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张兴海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学区735007张丽萍坫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丙洞学区735007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阵地。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要养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素养。
因此,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1)创设愉快情境。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特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愉快情境的创设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教态亲切,语言生动,情绪饱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正面评价,循循善诱,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②数学知识生活化。
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有机结合,设置悬念,制造惊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③评价方式以激励和鼓励为主。
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表现,特别是标新立异的想法、做法,认真关注,要毫不吝啬、满腔热情地予以积极评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亮亮今年12岁,己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却只过了9个生日。
亮亮问爸爸:
“你过的生H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这样的情景导入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易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牛.的创造性思维。
2.激活例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
例题教学后的探宄性质疑包括以下三方面:(1)冋问(强化性探究质
疑)。
既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又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对例题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对例题的理解。
(2)对比(辨析性探宄质疑)。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完整的新旧知识网络,教师通过及吋质疑,将易与例题混淆的或可与例题相互沟通冋化的旧知识放在一起抓艽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探究其异同与联系。
(3>发散(深化性探究质疑)。
例题教学后教师通过探宄质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掌握规律,同吋还可以促进其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加强思维的深度。
3.精心设汁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习题教学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数学4题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手段,是数学创新思维的载体。
(1)在习题教学中,注重发展发散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①一题多探。
要鼓励和诱导学生多方面探求、多角度认识和把握新知。
②一题多解。
针对一道例题让学生用不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不断迸发出的。
③一题多变。
对题中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度中认识数量关系。
(2)在习题教学中,加强直觉思维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数学猜想和创见,培养学生具冇直觉思维的惯。
一要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恰当地设置数学习题,促使学生做整体思考。
二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例题和4题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要教学要安排一定的直觉阶段,给学生留下直觉思维的空间。
四要鼓励学生人胆猜想,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J惯。
(3)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创造性思维。
学生很难单纯从数学课本中领略到数学中的许多有趣规律和迷人魅力。
实践证明,“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先展示生活中各种漂亮的钟表形状,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钟,认真观察后与同桌比一比,最后再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互相说说拨出的吋间是多少。
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等一系列活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1.课外开放作业的设置。
课外歼放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在设计开放性作业吋应注意以下问题:(1)解题策略的开放。
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策略优化的思想。
(2)题目条件的开放。
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条件做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所求问题的开放。
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自己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4)题0答案的开放。
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冋的题0,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吋间进行的数学学4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等活动促成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也可以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还可以指导学生搞些数学小创造等。
除此之外,创造性思维还应注意将学生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规则教学都要注重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产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独特性。
小学教育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萌芽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充满艰辛且富奋挑战的过程,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