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度短暂平 第8课 《非战公约》学案 岳麓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非战公约》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
1923年1月11日清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法国、比利时士兵出现在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街头,德国鲁尔区大量企业停工,出现了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现象,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
德国首都柏林工人罢工,政局动荡不安。
这就是“鲁尔危机”。
为什么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鲁尔危机的爆发对德法两国和凡尔赛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它能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本节课我们学习《非战公约》。
●教法案例
1.“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三个要点:(1)一战后德国与法国的外交目标;(2)鲁尔危机及其影响;(3)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及其影响。
讲述鲁尔危机时,教师可联系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危机的影响,说明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到英美国家手里。
道威斯计划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应讲清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集团在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政策变为复兴德国政策。
2.“《洛迦诺公约》”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三个要点:(1)《洛迦诺公约》签署的背景;
(2)《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3)《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教师可结合教材插图和“解析与探究”栏目,重点分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洛迦诺公约》是继道威斯计划后,协约国集团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调整,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3.“《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作用”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非战公约》签署的背景;(2)《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3)《非战公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讲述时教师可补充史料,结合教材插图重点分析其未能制止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1.鲁尔危机
(1)历史背景
①法国的外交目标以维护法国的安全为核心,德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②赔款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
(2)主要目的:法国极力削弱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德国采取各种方式对抗。
(3)直接原因:1923年1月,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
(4)各方反应: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英、美反对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事占领。
(5)最终结果:鲁尔危机造成政治经济形势严峻;法、德两国放弃各自的政策,寻求缓和。
(6)影响:鲁尔危机使美英两国获得赔款问题的主导权。
2.道威斯计划
(1)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人针对德国赔款问题提出。
(2)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3)实质: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
(4)影响
①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
③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知识点二《洛迦诺公约》
1.背景
(1)长期对抗导致法德两败俱伤,迫使两国开始探索和解的道路。
(2)1925年德国建议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公约,法国表示同意。
(3)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签署
1925年10月,德、比、英、法等国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包括《莱茵保安公约》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
3.内容
(1)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2)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
(3)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相互保证条约。
(4)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4.实质
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5.影响
(1)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
(2)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知识点三《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历史作用
1.背景
(1)《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寄希望于美国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2)美国倡议签署多边非战公约。
2.签署
1928年,美、英、法、德、日、意等1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
3.内容
(1)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4.评价
(1)进步性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二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2)局限性
①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
②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③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④未能对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在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进行的第一次重大调整,有利于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为德国重新成
为政治大国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奠定了基础。
3.法国丧失了在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宰地位,使美、英两国取得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进一步打击了法国削弱德国、称霸欧洲的计划,是一战后法国地位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4.美国通过美元流入德国→德国赔款流入协约国→协约国偿还战争债务的三角债关系,在经济上迅速渗透到欧洲,既有利于美国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争债务,又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欧洲开辟了道路。
1.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道威斯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把握。
道威斯计划后,英美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法国计划遭到重创。
以上内容均符合史实。
【答案】 D
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2.对英国: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在欧洲搞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
3.对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4.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没有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妥协。
综上所述,《洛迦诺公约》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只能给欧洲带来短暂而相对的和平局面,不可能带来永久和平。
2.《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
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
”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宣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 )
A.符合实际
B.对公约的作用有所夸大
C.毫无道理
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
【解析】《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但它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因此材料中三人的观点是夸大了公约的作用。
【答案】 B
(1)西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
《非战公约》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2)《非战公约》是宣示性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惯例。
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动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1)《非战公约》笼统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2)《非战公约》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为其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3)《非战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
三国先后发表备忘录和声明: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因而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
3.《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解析】 《非战公约》对列强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B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C 项说法错误,D 项不符合事实,皆排除。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
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
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
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它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自《非战公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
它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思路分析】
【尝试解答】
(1)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保留条件: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
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它们没有约束力。
借口是“自卫”或“防御”。
1.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两国是死对头,在“一战”后继续进行较量,而此时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是( )
A.海军军备B.陆军数量
C.赔款D.铁路
【解析】“一战”后法国竭力按和约规定让德国交付赔款,力图掏空德国腰包,而德国则千方百计拖延交付,故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是赔款问题。
【答案】 C
2.道威斯计划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德国经济复兴B.不利于法国削弱德国
C.加快美国对欧洲渗透D.提高了德国政治地位
【解析】道威斯计划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复兴,D项指《洛迦诺公约》。
【答案】 D
3.对德国而言,《洛迦诺公约》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德国的经济复兴B.巩固了德国的边界安全
C.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D.消除了法德两国的矛盾
【解析】《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承认德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
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重大调整,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答案】 C
4.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洛迦诺公约》
C .《拉巴洛条约》
D .《非战公约》
【解析】 《非战公约》第一次提出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答案】 D
5.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图二 德国外长(左)和法国外长(右)出席洛迦诺会议
图三 签署《非战公约》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
(2)《国联盟约》和《非战公约》出现的共同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在基本宗旨上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国联盟约》、《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不能真正地维护和平?
【解析】 第(1)问根据对三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分析,都是一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都在反思战争的痛苦,要求世界和平。
第(2)问注意审清题目,准确选定比较项。
第(3)问深化对维护世界和平活动的认识,这些活动实质上反映了大国世界霸权的争夺,并不能真正起到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答案】 (1)一战后人们反思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维护世界和平。
(2)共同的背景和原因:一战后,饱经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渴求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平;世界大国希望建立相对和平的国际秩序。
基本宗旨的相同点:维护和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不同点:前者并不放弃战争,后者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3)从根本上来说,各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放弃战争。
具体说,《国联盟约》
规定的“全体一致”的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洛伽诺公约》为德国恢复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铺平了道路,随着德国力量的增长,必然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非战公约》缺少对侵略者的约束力,英、法、美等国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