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放69年来,我国通信事业的巨大变迁。
解放时北京电信局载波室情况;京石专线;增电缆电路;
煤炭部多方通信;目前情况。
二.我国建立的第一条长距离有线国际电路;北京至莫斯科。
培顺维护人员;东北及北京装机;苏联专家来京开通。
三. 我国通信网上安装使用的第一套架空明线12路载波设备。
收集分散库存的12路载波设备;京,保,石安装12路设备;调基建科;增装长途台。
四. 筹建北京电信局新的长途载波第二机务站。
二站海军司令部内原址设备的调整;新址的选定;调计划科。
五.建设北戴河西山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暑期办公地的通信站。
1。
通信站的建设
1.1 紧急的选址任务
1.2 快速的调集3路载波设备
1.3 北京二站至中南海线路的方案选择
1.4 安装至中南海的专用3路载波设备
1.5 一次惊险的游泳
1.6 杨尚昆同志的赞赏
1.7 增装3路载波设备
1.8 电报故障第的一场虚惊
2.1955年北戴河西山通讯站的扩建
2.1 北戴河西山通讯站增建400门市话自动交换机;载波设备移装
2.2 周总理的电话
2.3 朱总司令的教导
3.北戴河西山通讯站增装12路载波设备
3.1 筹建中南海电话会议室
3.2 增装12路载波设备
六。
通信兵部主任王铮将军的蓝图
七。
北京长途电话大楼的建设
1.筹建北京长话大楼
2.京汉沿线勘察
3.北京长话大楼房屋建筑的建设
4。
北京长话大楼设备安装的工艺设计
4.1 北京长话大楼的楼层分配
4.2 北京长话大楼安装交换设备的论证
4.3 苏联专家对我们自行研制长途自动交换设备的热情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4.4 北京通讯网长市中继的设计
5.一个小插曲;
八。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套大型人工长途台
1.邮电设计院组织研制大型人工长途台
2。
四部门成立联合领导小组,组织邮电设计院及二机部有线电厂合作进行我国大型人工长途台的研制设计试制生产
九。
自主研制我国第一代的纵横制长途自动交换设备
1 京沪长途电话自动化试验
2 配合研制纵横制长途电话自动化交换设备的有关工厂的变动。
3 组织有关单位集中到长春邮电器材厂共同协作研制长途自动化交换设备。
4 组织在京津两地电信局,进行邮电设计院和长春邮电器材厂共同研究试制的长途自动交换机和对端设备的安装设计及安装调测工作。
十.研究制定我国长途电话自动化通信网的技术体制
1.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之一:
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及路由选择方式。
2.研究提出我国长途电话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之二:
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的编号制度。
3.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之三:
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的信令系统
4.研究提出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的技术体制之四:
研究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的长话计费方式。
5.审定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部分内容的扬州会议十一。
引进瑞典爱立信公司的长途自动化交换设备
1.商谈引进和签订合同
2 组织从瑞典爱立信公司引进的纵横制交换机的对端设备的安装设计。
3 ARM-20纵横制长途自动交换机的设备检验及安装调测试验
.4 派工程技术人员前往瑞典爱立信公司实习。
.5 进行从进口瑞典爱立信公司的ARM—20长途自动交换机的设备中,抽出一个完整系统设备的安装调测试验工作。
以及国内自行配套完善的研制工作。
6 一次进口会计中心设备的争议。
.7 引进的瑞典爱立信公司的纵横制长途交换机及对端设备在西安及陕西省一些地市正式安装使用。
十二。
第二代纵横制长途自动交换设备的研制
1.与研制长途自动交换设备有关的几项工作
1.1参加编制全国科研规划,负责编写通信部分,长途电话自
动化通信网的长远发展规划。
1.2 编制组建长途电话自动化研究所的计划
1.3 培训邮电研究院派来参加长途电话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及长途自动交换机研制工作的同志。
1.4 邮电部决定采用编码纵横接线器作为今后研制生产我国长途电话自动交换机的主要器件。
2.1965年中参加邮电部组织的“6401”会战工作。
2.1 邮电部组织“6401”会战
2.2 抽调长春邮电学校两个毕业班同学,支援长春邮电器材厂试制生产工作。
2.3 一次难忘的协作。
2.4 一次艰辛的研制第二代长途自动交换机样机的检验工作
2.5 一次快速发展我国通信主要设施计划的高速编制;
3.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二代长途自动化交换设备研制生产和在现场安装试验使用的情况
3.1 文化大革命刚开展时的一段经历
3.2 组织京津两地安装第二代长途自动交换机的安装调测工作。
3.3 参加邮电部军管后组织的“五,七干校”学习
3.4 参加由邮电527厂直接安排分配的一段具体工作。
3.5 1971年邮电研究院组织2109工程,继续进行京津两地之间的中同轴600路载波及微波600路载波设备和长途电话自动化接续的调测开通工作。
3.6 1974年初,完成邮电部组织的京津两端纵横制长途自动交换设备正式试用的鉴定工作。
十三。
70年代前期经历的几件事情
1.文化大革命中邮电部军管改电信总局后,积极推动电子交换的发展。
1.1参观上海半电子交换机
1.2牡丹江拟研制万门电子交换机
2.日本政府邮电代表团访华邮电部拟调我参加全国通信设备情况的调查工作。
3.参加中日海缆通信业务的研究
4.英国48家集团公司访华的接待
5.电信总局拟抽调我参加全国通信设备情况的调查
6.引进美国话音插空设备
7.参加编制邮电部邮电通信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工作
十四。
邮电部组织“二,四会战”
十五。
我国北京首先签订合同引进采用程控全数字交换的技术及设备
1.交换技术发展方向会议,
2.赴瑞典考察
2.1 赴瑞典考察代表团的组成
2.2 我国过去与瑞典在通信方面的交往
2.3 瑞典电信总局及爱立信公司对我们这次出访非常重视
2.4 参观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有关电信部门
2.5 参观瑞典爱立信公司的有关通信工厂
2.6 与瑞典爱立信公司交流引进程控交换设备的技术问题
2.7 瑞典政府和爱立信公司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2.7 瑞典政府和爱立信公司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2.8 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订合同,引进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
十六。
我国福建省福州市首先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机组网,为我国城市通信网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1.引进数字交换机认识的统一
2.福州市引进通信设备组网的规划设计
3.与福建军区通信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
4.福州市通信网规划设计的论证
5.福州市引进采用富士通提供的通信设备
6.邮电部组织全国各地邮电管理局领导赴福州市现场观摩引进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组网的效果
十七。
改革开放初期的几项重大举措
1.向用户收取初装费
2.合资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机及微电子器件的生产线
十八。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的通信建设
1.邮电部成立把北京建设成具有一流通信技术和设施的办公室
1.1抓紧解决北京通信交换机房不足的问题
1.2组织北京市话通信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1.3审定北京通信网的发展规划
2.北京引进市话十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设备
2.1 引进设备的技术谈判
2.2 引进设备不同制式的技术分析
2.3 引进设备制式的确定
2.4 北京引进设备后的部署问题
散记1—4
十九。
天津电信局引进程控数字交换设备
二十。
协助其他部门了解或引进通信设备
1.协助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建设首都宾馆的通信设施
2.与国防科工委,航天部,总参三部,航空部等交流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技术问题
二十一。
邮电事业至2000年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
二十二。
参观国际通信展览
二十三。
秦皇岛引进通信工程
二十四。
与东北军区引进通信设施的技术交流
二十五。
大连引进移动通信设备的变动
二十六。
王老的关怀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