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08T07:31:09.41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杜家锌[导读]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能够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工作人员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土质条件,然后选择合适的软弱地基施工技术,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下去。

杜家锌
身份证号码:41142119850207xxxx
摘要: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能够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工作人员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土质条件,然后选择合适的软弱地基施工技术,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下去。

关键词:软弱地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具有的特点
(一)孔隙较大
一般来讲,软土地基的土壤较为松散,土粒彼此间的间隔大,其产生的空隙同一般的土壤地基来讲有一定的差别。

(二)含水率过高
对于离河流较近的土体来讲,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较多,长期遭受地下水的浸泡,很容易演变成软土地基。

(三)易于压缩
同正常地基相比,软土地基不能够承受太多的压力。

一旦外界给的施压过大的话,土粒之间的孔隙将会被压缩,与此同时土壤当中的多余水分被挤出去,进而土体体积明显变小。

如果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遇到这种土体,将有可能引发道路变形甚至是开裂。

(四)排水性能差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已经含有较多的水分,一旦赶上强降雨天气,土壤无法吸收地表积水,以至于道路积水严重。

(五)拥有较强的灵敏性
由于软土地基内部蕴含大量的水分,导致地基体积长时期处于一种状态,一旦承载一定重量之后,将会因为受力不均造成土体体积发生改变。

二、软弱地基的存在对桥梁施工建设造成的危害
(一)路面出现下沉
如果在开展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以前,没有对路面中的软弱地基进行凝固和相应的处理,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当路面经受一定的压力时,就会因为软弱地基不能够承载过多的压力从而导致路面下沉,甚至会有淤泥堵塞底部。

施工人员若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将会破坏整个底部的土体能力,以至于路面全部下沉,从而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路基以及路面本身也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

(二)解决方式不科学,将会造成凹陷
在全方位研究了道路的具体承载力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旦没有选择科学有效的软土地基设计处理方法,那么随着路面沉降次数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整个路面中间塌陷下去,路面无法保持平整。

与此同时,对路面整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果路面发生这种状况的话,就会导致雨天路面积水严重,甚至是堵塞。

(三)道路上相邻两节容易错台
在路面下沉过程中,如果是路面地基两个挨着的部分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沉,就会导致错台。

错台的程度不够显著的话,就会影响后期路面的正常使用。

而且错台问题也不利于软土地基进行设计处理工作。

如果土体的纵向承受力已经不能够继续承受过大压力了,就会影响相邻阶段的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从而发生地基沉降错台的事情。

而若是这两个地方的基地承受力还是不能保持一致,那么将由于土质压缩效果的不同,进一步加剧错台程度。

(四)整体路面遭受破坏严重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地基若没有均匀下沉,将会提高路面预应承载力。

一旦承载力超出某个范围之后,就会造成路面开裂。

而如果是路面地基发生状况的话,就会导致临界点进行刚性接触,从而促使应力汇集到某个地方,进而加剧路面的破坏程度。

三、解决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前行过程中,离不开道路和桥梁发挥的重大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少不了道路桥梁的支持。

而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位便是地基。

地基如果没有打好,那么整个工程施工将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地区经济之间的交流互动。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在开展道路桥梁施工项目时不得不经过软弱地基,为了保障施工质量,确保道路桥梁稳定,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优化改进。

而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其实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手段,通过改变软弱地基的物理属性,从而增强土体的承载力。

通常情况下,都是针对土体的沉降性和渗水性进行有效的改善。

在处理软弱地基时,所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便是增强地基的抗震能力、谨防道路变形、提高排水性能,从而保证土体稳固。

四、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解决软弱地基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加固管桩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固管桩的方式来解决软弱地基问题。

当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此方法是对地基进行加固时所采用的最新方式,需要在施工现场操纵专门的机械设备浇筑钢筋混凝土。

这是因为管桩和土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摩阻力,利用机械设备操作能够将土体和管筒的内部紧密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提高摩阻力,以便于加强管桩的承受能力。

在处理软弱地基问题上应用管桩加固法优势十分明显,首先管桩本身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可以长期使用且价格实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工程进度。

而且这种方法对于土层的要求不多,一般情况下都能够使用,对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筋法
现阶段,加筋法也是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

但是在施工阶段,要求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规定开展施工作业。

加筋技术是指在人工进行填土的路段内铺设一些材料,包括钢带、人工合成材料、钢条等。

将加筋技术应用于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人工复合的手段,从而达到保护土层的目的。

另外,这种方法的抗弯性能极好,同时提升了地基的抗压能力,从而有助于地基承载更重的压力。

(三)加固塑料排水板
这是一种新兴的用于解决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的方式。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层当中,在插入时不但需要选用特定的机械设备,而且不同的软弱地基,对于插入深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然后经过预压荷载的方式,检测土层所具备的承载力。

而且通过这个方式也可以把软弱地基当中的多余水分挤出来,并且顺着塑料板不断上升,最后水分会排放到砂垫层。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不但强化了软弱地基的性能,同时提升了地基的实际承载能力。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而且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当前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当中颇受欢迎,甚至在水上工程建设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应用次数的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施工效果。

五、处理软土地基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解决软弱地基问题时,应当考虑到桥梁的等级。

桥梁不一样的等级,对于工程建设所提出来的要求大不相同。

这也就造成在解决软弱地基问题时,所需要完成的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于等级高要求多的道路桥梁项目,应当选择工艺水准高的施工技术来处理软弱地基问题,从而防止道路路面出现裂缝或者下沉。

对于低等级的桥梁,在处理软弱地基时可以先铺设路面,等到软土土层沉降结束,进而进行铺设桥梁工作。

其次,软弱地基的施工也与道路桥梁施工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软土层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呈现出来的土质情况大不相同。

所以在处理软弱土基问题时,首先需要分析软土属于哪种土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众所周知,道路桥梁建设在工程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加倍小心。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而探讨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在处理软弱地基上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栾佳亮.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20(10):66-67.
[2]张继超.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手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9):60-62.
[3]万家豪.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人民交通,2020(01):76-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