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题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D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宣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各种差异。
而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个是说明人们在对相貌的看法中存在( C )差异。
A.文化 B.个人 C.关系 D.时代
3.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 B )
A.自我防御机制 B.理想化偏见 C.自利性归因 D.自我效能感
4.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D )
A.抑郁情绪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5.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 C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6.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 C )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B.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脂力
7.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 A )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8.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 ( C )
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
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D.对于同事外人的议论并不在意
9.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D )
A.见人都热情相待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 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10.当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时,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想的而且伴有被迫感觉痛苦感觉,我们称之为 ( B )
A.强制思维B.强迫观念C.妄想D.虚构
11. 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B ) A.否认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 A )
A.我爱我B.我是我C.我要我
13. 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D ) 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
14. 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15. 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D )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16. 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 D )
A.睡房较暗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 D.临睡前运动
24.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C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
17.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D )
A.家庭内部B.社会环境C.人际关系的处理D.自身的内部冲突
18. 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D )
A.精力旺盛 B.感情丰富 C.渴望独立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19. “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 A )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20. 强迫观念指的是( C )
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B.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
C.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D.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
21. 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
制的哪一种表现?( C )
A.补偿 B.分离C.幻想D.升华
22.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D )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C.抑郁症 D. 强迫症
23. 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 C )
A.刻板印象B.社会吸引C.从众D.服从
24. 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 D )
A.“成人感”出现B.独立性增强C.评价能力提高D.身体发育快25. 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
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 B )
A.明适应 B.暗适应C.色弱D.视觉后像
26. 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
因的是( D )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D )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
28. 考试焦虑主要属于( A )方面的问题。
A.情绪B.气质C.性格D.行为
29.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 D )。
A.真诚 B.尊重 C.接纳 D.同感
30. 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D )
A.兴趣B.性格C.知识水准D.价值观念
31.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
是( C )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激情
32. 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 C )
A.焦虑B.恐惧C.情感脆弱D.情绪低落
33. 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 D )
A.接近性B.相似性C.外貌D.自尊
34. 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35. 利他主义的表现( C )
A.人不为我,我不为人B.人为财死
C.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D.逃避责任
36. 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D )
A.情绪稳定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
37. 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 C )
A.焦虑B.恐惧C.情感脆弱D.情绪低落38. 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 D )
A.接近性B.相似性C.外貌D.自尊
39. 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40. 利他主义的表现( C )
A.人不为我,我不为人 B.人为财死
C.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 D.逃避责任
41.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D )
A.情绪稳定 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
42. 通过接受各种科学的心理锻炼以解决自己在认知,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
活动是( A )
A.心理训练 B.心理教育 C.心理服务 D.心理补偿
43. 本来是别人做过的事,回忆成自己做过的事,这属于( A )
A.错构B.虚构C.错觉D.记忆减退
44.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为多少以上的记忆( B )
A.几秒钟 B.一分钟 C.数分钟 D.数小时
45. 气质类型( D )
A.有好好坏 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46. 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讲小话.做小动作,这是( C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起伏
47. 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
色,这种现象属于( C )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48. 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D )
A.喝酒B.吃大量的东西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49. 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D )
A.功能固着B.幻觉 C.思维定势 D.错觉
50.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最根本的动力是( B )
A.自我 B.本我 C.想象我 D.超我
5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 B )防御机制的表现。
A.退化 B.投射 C.固着 D.反向作用
52. 因情绪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会转向发泄另一个对象,这被称为( A )。
A.置换 B.投射 C.抵消 D.退行
53. 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 B )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54. 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 C )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55. 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A )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56. 巴甫洛夫在铃声一唾液分泌实验中提出( B )的概念。
A.强化 B.条件反射 C.联想 D.模仿
57.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B )
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强迫症
18.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B )
A.注意力不集中 B.脑部器质性疾病 C.情绪因素 D.思维障碍58.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变得灰蒙蒙一片,没有生气,似乎隔着一层膜,这种症状最可能为( B )
A.幻觉 B.非真实感 C.交替人格 D.双重人格
59.正常遗忘的规律为( A )
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
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
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
D.近事及远事都不易回忆
60. 自杀是个体的一种带有什么的冲动行为?( A )
A.自我毁灭性 B.自我调节性
C.社会性偏差 D.动机
61. 睡眠规律的形成与下列哪项的关系最为密切?( C )
A.体温 B.身体健康程度 C.人体生物钟 D.性别
62. 因为第二天上午的一场重要考试,小明失眠了。
这是一种因什么而导致的睡眠障碍?
( C )
A.错误认知 B.不良睡眠习惯 C.生活应激 D.内心冲突
63.从心理学角度,人格和以下哪项的内涵出入最大( C )?
A.气质 B.性格 C.人品 D.个性
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人格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小于环境因素
B.个人的价值观或信念受遗传的影响非常大
C.个人的体态.容貌,也会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
D.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不同会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65. 气质类型为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 A )
A.活泼型 B.安静型
C.兴奋型 D.抑制型
66. 酒精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A )
A.肝脏B.肾脏 C.脾脏D.胃肠道
67.下列不属于阿片类物质的是( C )
A.海洛因 B.吗啡 C.苯丙胺 D.美沙酮
68. 喜.怒.悲.恐等基本情绪是( B )
A.后天学习得来的 B.与生俱来的 C.不同动物不同 D.不同人种不同69. 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 )
A.情绪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二、填空题
1.看一个人的行为变态行为是否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以此判别心理是否正常的方法称之为社会规范标准。
2.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遵循快乐原则的是本我,而遵循现实原则的是自我。
3. 心理治疗要求来访者充分信任治疗师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允许治疗师探询
极端个人的隐私和秘密,目的是使病情好转或创伤愈合;同时也要求心理治疗师遵守保密原则,理解和尊重来访者的情感,不得把在治疗过程中获取的资料泄露给第三者。
4.心理咨询的形式按途径分为门诊.电话.信函.现场.新闻媒介(专栏)咨询等。
5.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6.心理咨询的形式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7.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服从于__快乐__原则,自我服从于__现实___原则,超我服从于_道
德__原则。
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实验是_操作性_条件反射。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_
年,在_莱比锡__大学,由_德_国心理学家_冯特_所创立。
9.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认知、情绪和情感三方面来理解一个人的心理。
10.办事优柔寡断.顾虑重重.患得患失的人是缺乏意志果断性的表现。
11.办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缺乏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12.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13.判断千个人心理是否正常,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一是与社会认可的__行为常模_ 比较,
二是与个人以往一贯的__心理状态_____和_行为模式_____ 相比较。
14.行为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__社会学习__的结果。
15.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三、简单题
1 什么是心理学?
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3、你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1)要自知自爱:
选择对于合适的生活目标,不要因为力不能及而长期焦虑和不快。
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2)要能够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生活总是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因此,应该以现实为基础来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整,确立可行的理想和抱负,使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不要好高骛远。
(3)要劳逸结合:
热爱劳动虽然是一种美德,但是也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让机体超负荷运转。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要郁郁寡欢,自我封闭,应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热情坦诚与人交往,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5)善于解脱:
要善于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及早的从中解脱出来。
4、你身边的人际关系如何?
5、你的性格是什么样,是如何形成的?
6、你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