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做好大学社团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做好大学社团负责人
一、作为社团负责人,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必须懂得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与规律。
当条件不具备是,我们不要勉强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情。
但如果从现有条件出发,能够改变达不到条件,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从而办成某一件事则要迎难而上,鼓足干劲,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面考虑,增强大家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地去争取完成。
所谓的不利条件都是客观为主的,例如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习,社团的活动开展就要从“学习”这个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盲目的探索,违反这个规律。
故而要联系地看问题,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主次,有总结地工作,以达到活动的最佳目的。
因而要强调,人不能在客观田间面前无能力,从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我们面临的机遇或者挑战就好比一个舞台,很多时候就必须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各类的问题才能做好一场表演。
作为一位社团的负责人更应该明白到这点。
因为你就是这场表演的决策者,正确指挥好才会成功。
古语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社团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因为人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乃至身心健康程度等往往都会使办社办刊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说的非常好。
譬如作为文学社的负责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到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开展一些有益于社员乃至全校文学爱好者的创新活动,并学会从活动中积累办社办刊的经验,使社团的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也就是说,社团负责人在统筹安排的过程中,要发挥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成员的潜力。
而社团负责人做到亲历亲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这是其模范作用的展现。
这就要求社团负责人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上级领导、社团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正确处理社团和所在班级之间的事务;学会培养自己以礼待人、积极办事、灵活处事的作风;学会从个人综合素质层面上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等等。
而更深入的,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自然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学校的社团就俨如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学生在其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领导、被领导、设计活动、带领活动等,从中学会了适应社会大坏境的能力。
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增加,类别日渐齐全,呈蓬勃发展的势头,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日益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
但是,我校社团的群体各组织者管理能力还不强,社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团效益还不明显,社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待于进一步加强。
这里向社团的组织者提几点建议。
1、作为组织者本身要认清自己,处事有原则。
如果组织者在社团里找不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就找不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工作起来也就找不着“感觉”。
社团组织者,围绕着学校为中心工作,上协调领导,下联系广大学生,各个社团,各个部门的组织者要把握好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
2、会长要善于长袖善舞,作好各部门之间的“润滑油”。
首先要协调好上下的关系。
陈云爷爷说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
”可在实际工作中,不看领导眼色是不可能的,况且社团还是一个小组织,许多事情都是领导一句话决定了社团的活动。
待下:以礼,以诚,以情。
不要盛气凌人,不要乱指挥。
别以为自己是部分学生的头头,就可以处处管,处处强。
不管是担任什么职务,组织者本身还都是学生。
3、要处理好工作的分配。
善于“分身”,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该让干事、会员“代劳”的事,要分解任务到人,一旦分工,要少插手,多支持干事大胆工作。
不要事无巨细,事必亲为之。
不该为之事,“亲自”未必就好,还往往会挫伤干事和会员的积极性。
4、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增加个人魅力。
组织者自身素质强,就会产生个人“魅力”和影响力。
要当好一名好的组织者,要注重发挥自身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因为拥有高尚人格、丰富知识、高超才干的组织者往往在学生群里最受欢迎,展开工作也就容易得多。
5、要制订并完善社团规则。
我校社团内部很少有具体的社团规则。
“无规不成方圆”,所以组织者应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求,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根据社团规则,奖优罚劣,表扬、奖励好的,批评、惩罚坏的。
有规则才能建立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社团。
6、要努力营造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
我校社团常会出现,会员半路退出社团的现象。
组织者应努力用良好的环境去留住学生、影响学生、改造学生、约束学生。
积极倡导、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努力开拓、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良好环境,增强社团整体效能。
组织者要把创造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作为工作的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搞好宣传,努力创造一种用兴趣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情感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
大学的学生社团,拓展了素质教育阵地,延伸了学生工作手臂,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了积极的组织引导作用。
现今的社会,公司机关录取人才的标准,不再仅仅是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的表现也成为选择人才的考量因素。
而学生的课
外活动表现优越与否,往往与其他参与的社团本身是否健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结构完整的社团,其团员在活动方面的表现也必然较为突出。
所以,作为社团的组织者有责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让社团有稳定与健全的发展,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