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理解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调动你的知识积累,在它后面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恰当,句式一致。
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致美?【答案】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神秘美?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续写和仿写能力的考查。
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组织答案。
首先,要注意句子要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其次,涉及的内容应该为自然科学中具有美感和诱惑力的东西。
比如”还有什么比数学中的九宫格更具魔幻美?“
【点评】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
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
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
(2)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
我读《我与地坛》: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
【答案】(1)《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2)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解析】【分析】(1)通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
据此概括作答。
(2)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仿照句式“我读……,……的某某,选择了……”,结合名著知识完成即可。
示例:我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渴望光明的海伦•凯勒,选择了乐观。
我读《海底两万里》,勇于
探险的尼摩船长,选择了无畏。
故答案为:⑴《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⑵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
具体方法是: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点;
⑵材料阅读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材料阅读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模仿艾青诗作《伞》(节选),用对话的形式写一首6—8行的小诗(句式可以不同)。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答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朗读艾青的诗作《伞》中对话的一段,模仿对话的形式,仿写6—8句,注意要有诗情画意。
故答案为: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诗歌的能力。
根据艾青的诗作《伞》的写作特点可知,本诗应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并且通过物品自述法,在诗的结尾升华了主题思想,即卒章显志。
伞代表了社会中无私奉献的人,诗歌歌颂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仿写时可以从形式上保持高度一致,而内容则可以用象征手法赞美一种高尚的品质。
4.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
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
【答案】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取较熟悉的词,确定一个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联想作答。
解答时,先了解句式上的特点,选取一“古老”事物,采用“看到XX”开句,然后结合事物特点表达一种情感,揭示一定的文化内涵。
故答案为: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点评】补写的句子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能描述出于词语相关的情景;能揭示出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流畅优美。
5.仿照加下划线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________;
乡愁是________;
乡愁是________。
【答案】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原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乡愁”形象化,仿句要一致。
故答案为: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6.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________,读书然后________。
【答案】未琢之璞;成稀世之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本题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
故答案为:未琢之璞;成稀世之珍
【点评】考生要注意比喻要运用得体,要寻找新鲜、恰当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同时要注意仿句和原句结构一致,字数大致相等。
7.小说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
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写法分析】句①是刚去哲尔塞岛旅游途中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欢快心情;句②是在船上遇到了穷困落魄的于勒之后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灰暗的心情。
在运用环境描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情说得太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另外,景物的色调与人物的心情最好形成呼应。
【答案】【参考例文】窗外,夜色迷人,凉风习习;窗内,灯光明亮,安静和平。
同学们正认真地温书复习,脸上满是轻松和愉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片段写作。
景物描写注意事项:1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
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
3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故答案为:窗外,夜色迷人,凉风习习;窗内,灯光明亮,安静和平。
同学们正认真地温书复习,脸上满是轻松和愉悦。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片段写作。
答题时应注意,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8.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明扫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解析】【分析】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传统节日的习俗来仿写。
故答案为:清明扫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
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9.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中的修辞,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
【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答案】示例一:月亮: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伴我走那夜路。
示例二:枯叶: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示例三:小溪: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仿写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的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句式、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注意“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仿写也要运用拟人。
故答案为:示例一:月亮: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伴我走那夜路。
示例二:枯叶: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示例三:小溪: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0.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闻一多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
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
示例: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
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
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
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
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
如: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结合材料,按照要求作答,注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句连贯,具有鼓动性。
11.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________;幸福是父亲一次简短的安慰,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________。
【答案】黑夜中熠熠闪烁的一盏明灯;老师一句亲切的问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横线前后的句子都是“幸福是……”的句式,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所以仿写时应运用比喻的修辞,可将“幸福”比喻为“黑夜中熠熠闪烁的一盏明灯”“老师一句亲切的问候”。
故答案为:黑夜中熠熠闪烁的一盏明灯老师一句亲切的问候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注意句子格式,准确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12.阅读下面的例句,根据提供的材料,依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长句。
无论是六岁能文的初唐杰出诗人王勃,还是七岁就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奥地利神童莫扎特,无论是十七岁就名噪世界足坛的巴西球王贝利,还是十八岁就统率东吴千军万马的帅才周瑜,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①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付出了一生的辛劳才完成文学巨著《人间喜剧》。
②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地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终于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答案】不论是付出了一生辛劳才写出文学巨著《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还是几十年如
一日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终于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不论是不怕挫折、反复实验上千次才发明了灯泡的爱迪生,还是风餐露宿、矢志不渝、徒步旅行、笔耕不息地理学家徐霞客,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句子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也就是”意要谐“,形式上也要与例句相同,比哪本题内容上都要举出历史上伟人成功的来之不易的事例。
在形式上都要用到”无论……,还是……“这样的句式,并且结尾要有议论性的语句作出结论。
比如”不论是不怕挫折、反复实验上千次才发明了灯泡的爱迪生,还是风餐露宿、矢志不渝、徒步旅行、笔耕不息地理学家徐霞客,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
【点评】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13.“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两个句子。
示例:①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②“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答案】①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②父母把子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③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解析】【分析】本题其实是让学生在理解“摆渡”一词的基础上,展开联想,用“摆渡”造句,仿照示例的格式“把……摆渡到。
”仿写的关键是对“摆渡”一词比喻意义的真正把握。
因此也不难联想到类似例句中“作家”“希望工程”“健康乐园”的“摆渡者”:教师、父母、医生等。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先要根据语句的内容,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考虑语句之间的连贯性等。
能力层级E
14.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难题,如何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宣传标语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间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①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②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
斑马线的温馨提示:________
【答案】①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②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提示语的拟写能力。
一要扣住穿越斑马线时的交通安全这一内容;二要“以斑马线的口吻”;三要体现“温馨”二字;四要语言简洁、醒目,句式工整。
【点评】按要求仿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
能力层级D
15.依照下面的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悲伤”和“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不超过60字)
【答案】悲伤是一场下在你心头的雨快乐正是那雨后的彩虹。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仿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组织答案。
内容要与原题中的语境相衔接,在形式上要按照指定的形式去仿写。
比如本题,在形式分别以“悲伤是……,快乐是……”开头,并且要用到比喻句。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答案不求一致。
【点评】仿写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仿写时一定要首先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看是否选用修辞手法,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格式上的一致、内容上和上下文的衔接。
16.根据下面语句格式,仿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
例: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
【答案】①航船破浪前进,是因为有导航的罗盘,理想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
②列车高速行驶,是因为有强大的动力,理想就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解析】【分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仿写句子,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
如本题要求仿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式。
故答案为: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方向的罗盘,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列车奔弛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前进的铁轨,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车的铁轨。
【点评】仿用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做仿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
②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
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同。
③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④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7.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
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答案】①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②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先要弄清题目要求: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选取两个仿写,句式是“如果害怕……那它永远不能……”,还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点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操作技能。
本专题复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提高解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能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8.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答案】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解析】【分析】这道题,例句在内容上讲的是书籍对人的作用,因此,仿句在内容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