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略阳县龙王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略阳县龙王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吉宝龙;康铁锁;郭斌;闫红强;刘众丹
【摘要】陕西省略阳县龙王沟铁矿是"勉略宁三角区"常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含矿地层为鱼洞子岩组第三岩性段,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等特点.通过总结龙王沟铁矿地质及矿体特征并进行类比,认为龙王沟铁矿具备与鱼洞子铁矿相似的成矿条件,成矿背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物探指示性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8(032)003
【总页数】5页(P455-459)
【关键词】龙王沟铁矿;沉积变质型;地质特征;找矿前景;陕西
【作者】吉宝龙;康铁锁;郭斌;闫红强;刘众丹
【作者单位】汉中西北有色七一一总队有限公司,陕西汉中 723000;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004;汉中西北有色七一一总队有限公司,陕西汉中 723000;汉中西北有色七一一总队有限公司,陕西汉中 723000;汉中西北有色七一一总队有限公司,陕西汉中 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31
0 引言
“勉略宁三角区”是陕南金、银、铜、铁、铅、锌等矿产的重要产地,历来为研究
南秦岭地区的地质学者所重视。
龙王沟铁矿位于略阳县东南方向约20km,属鱼洞子铁矿床东延,成因类型与鱼洞子铁矿床相同,为沉积变质型铁矿[1-3]。
笔者从
工作实际出发,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工作,整理归纳了龙王沟铁矿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主要控矿因素,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龙王沟铁矿位于“勉略宁三角区”北部,“三角区”为扬子板块西北缘的一增生地体,北以“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为界与秦岭造山带毗邻;南以汉江大断裂为界与扬子板块相接[4](图1)。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鱼洞子岩群(Ar3Y.)、元古界何家岩岩群(Pt1-2H.)、中
新元古界碧口岩群(Pt2-3BK.)、郭家沟岩组、东沟坝岩组,震旦系雪花太坪组
(Z1x)、断头崖组(Z2d),上古生界泥盆系荷叶坝组、石炭系略阳组,关地门岩组,金家河岩组,朱家山岩组,状元碑大理岩。
区内主构造线呈近EW向和NWW向,岩层总体北倾,总体表现为自北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褶皱主要为线形紧闭褶皱。
区内的侵入岩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产出。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概况
矿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鱼洞子岩群鱼洞子岩组、黄泥坪岩组。
太古界鱼洞子岩组(Ar3y.):为矿区的古老基底岩系,主要分布于鱼洞子—龙王沟
一带,地层厚度大于1285m,总体走向310°,龙王沟以南地层南倾,倾角57°~77°,龙王沟以北地层北倾,倾角50°~70°。
岩性主要有绢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绿泥斜长变粒岩、磁铁石英岩等。
鱼洞子岩组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黄泥坪岩组(Ar3h.):主要分布于金洞子—高家湾一带,地层厚度为300~1200m,呈NW向展布,46线以西总体南倾,倾角45°~70°,46线以东到田坎上,以纸
房沟为界,南侧南倾,倾角47°~68°,北侧北倾,倾角65°~73°。
岩性主要有斜长片麻岩、浅粒岩、混合岩化变粒岩等。
图1 勉略宁三角区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Fig.1 Schematic map of regional geology and structure in the Mianxian - Lueyang - Ningqiang triangle area1—勉略构造混杂岩带 2—震旦系碎屑碳酸盐岩 3—太古界绿岩 4—中部火山岩浆岩带 5—中~新元古界中酸性火山岩 6—基性岩体 7—闪长岩 8—中~古元古界何家岩岩群 9—中~古元古界大安岩群 10—基底拼合主构造线 11—超基性岩12—闪长岩 13—金矿床 14—铜矿床 15—多金属矿床 16-镍矿床 17-铁矿床18—古基底缝合带 19—工作区
2.2 构造
何家岩背斜位于何家岩—龙王沟一带,为紧闭陡倾、向南倒转的线型褶皱。
褶皱轴向100°~110°,向东倾伏,倾伏角18°~25°,两翼整体北倾,倾角70°左右。
核部为鱼洞子岩群龙王沟岩组,两翼为黄泥坪岩组、鱼洞子岩组。
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产于南北两翼的鱼洞子岩组中。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是沿何家岩背斜南、北两翼边缘发育的与大断裂带。
它们切穿了基底层与盖层。
由晋宁期形成以来具有多次活动特点。
2.3 岩浆岩
矿区超基性岩体为两期侵入的复式岩体,早期主岩体期次为晋宁期,多已深变质,晚期南、北两个分枝岩体期次为加里东~海西期,以自变质为主。
2.4 地球物理特征
1∶5000高精度磁测剖面在矿区中部的龙王沟铁矿区圈定了8个磁异常,编号
L1~L8。
其中L-1、L-3规模较大,异常明显,形态规整,为矿致异常(图2)。
图2 磁异常地质综合图Fig.2 Comprehensive map of magnetic anomaly and geology1—磁铁矿体及编号 2—ΔT负等值线(nT) 3—ΔT正等值线(nT) 4—ΔT零
等值线(nT) 5—异常编号
L-1号异常:该磁异常位于矿区南部。
异常西起60线,东至76线,长约800m,呈条带状分布,范围大,形态规整,连续性较好,异常中心明显,强度高,整体呈SE走向。
异常自西向东宽度由大变小,西段最宽处达250m,负异常伴生在正异
常的北侧,范围较小。
异常ΔT值一般600nT,极大值达2656nT,极小值-
982nT。
ΔT磁异常的平面特征分析,引起异常的磁性体延深较大,向南倾斜,深
部规模变大。
L-3号异常:该异常位于矿区中部78线~82线间。
呈似椭圆状,南北向延伸,长220m,宽180~300m,异常中心明显,正异常北侧伴生负异常,ΔT极大值1038nT,极小值-1654 nT。
ΔT正异常范围宽缓,引起异常的磁性体延深较大,
向南缓倾。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赋矿层位地质特征
太古界鱼洞子岩群鱼洞子岩组绿泥斜长变粒岩为赋矿岩性层,工区出露宽500m
左右,长2500余米,整体产状220°∠70°。
层内夹有斜长角闪岩、浅粒岩透镜,受区域性构造作用的影响层内局部褶曲片理发育。
矿体呈透镜状、似条带状与围岩整合产出。
3.2 矿体特征
矿区内赋矿层位中圈定磁铁矿体25条,编号Mt1~Mt25,矿体相互平行展布,
长度20~1200m,厚度0.23~8.93m,其中Mt1、Mt2、Mt3、Mt11矿体规模较大,现以Mt11号矿体为例(图3)。
图3 龙王沟铁矿80勘探线剖面图Fig.3 Sectional map of prospecting line No.80 in Longwanggou iron mining area1—浅粒岩 2—绿泥斜长变粒岩 3—
磁铁矿体及编号
Mt11号磁铁矿体地表出露于72线~96线,控制长度1200m,厚度1.03~
8.93m,平均厚度2.87m;全铁品位23.84%~37.77%,磁性铁品位18.24%~32.70%,平均全铁品位28.81%,平均磁性铁品位22.89%,矿石自然类型以磁铁石英岩型为主,个别矿体为角闪岩型;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及倾向上具一定的膨缩变化,产状190°~230°∠47°~78°。
80线760m标高矿体被后期脉
岩穿插,但对矿体形态、稳定程度破坏不大;地表9条工程控制,工程间距50~300m;深部2条剖面2个钻孔控制,工程走向间距600m;矿体地表出露标高928~1001m,控制最低标高760m,控制最大高差168m,控制最大延深216m。
3.3 矿石质量
3.3.1 矿石物质组分
磁铁石英岩型矿石矿物成分以磁铁矿为主,含量25%~40%,其次为假象赤铁矿
含量1%~5%,少量黄铁矿等;组成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量50%~60%,其次为方解石、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磷灰石等。
角闪岩型矿石矿物成分以磁铁矿为主,含量25%~35%,少量黄铁矿等;组成矿
石的脉石矿物为角闪石,含量40%~45%,斜长石,含量10%~15%,其次为绿泥石、黑云母等。
3.3.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变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其次为他形不等粒花岗变
晶结构和压碎结构。
磁铁矿粒度以细粒为主,粒径一般小于1mm;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似条带状构造,其次为浸染状构造。
3.3.3 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可知矿石的化学成分较简单,以硅、铁的氧化物(SiO2、Fe2O3和FeO)及铁镁硅酸盐为主,其次为Al2O3、MgO、CaO等。
3.3.4 矿石风(氧)化特征
本次勘查工作主要集中于地表,矿石风(氧)化带局部发育,无规可循。
矿区位于鱼洞子大型铁矿床东延,处于同一赋矿层位,矿石自然类型均以磁铁石英岩为主,初步参考矿鱼洞子铁矿床石风(氧)化特征,矿石风(氧)化深度多为0~10m。
3.4 矿体围岩
太古界鱼洞子岩群鱼洞子岩组绿泥斜长变粒岩为龙王沟磁铁矿体赋矿岩性层,矿体上、下盘围岩主要为绿泥斜长变粒岩,局部为斜长角闪岩、浅粒岩。
绿泥斜长变粒岩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绿泥石组成;斜长角闪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绿泥石组成;浅粒岩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组成。
3.5 找矿标志
(1)层位标志:矿体受层位控制,鱼群状产出,太古界鱼洞子岩群鱼洞子岩组绿泥斜长变粒岩是找矿的岩性标志层。
(2)地球物理标志:磁异常峰值至零值线间经槽探、钻探验证,见磁铁矿体,峰值下限为800nT。
4 龙王沟铁矿与鱼洞子铁矿对比分析
龙王沟铁矿与鱼洞子大型铁矿同属太古界鱼洞子岩群第三岩性段,从区域上来看为鱼洞子铁矿的东延,两者赋矿岩性层相同,矿石自然类型均以磁铁石英岩为主,成因类型与鱼洞子铁矿床相同,为沉积变质型铁矿(表1)。
表1 龙王沟铁矿与鱼洞子铁矿对比表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Longwanggou iron deposit and Yudongzi iron deposit矿区名称龙王沟铁矿鱼洞子铁矿[5]古大地构造环境华北地台变质基底华北地台变质基底赋矿层位鱼洞子岩组第三岩段鱼洞子岩组第三岩段含矿岩性绿泥斜长变粒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绢云石英片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长英质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石英绿泥斜长片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变质相高绿片岩-角闪岩相高绿片岩-角闪岩相原岩建造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系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系矿体形态层状、似层状、浸
染状,局部呈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层状、似层状、浸染状,局部呈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石类型以磁
铁石英岩型为主,其次为角闪岩型;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脉石矿物以黑云母、石英为主,少量绿泥石等;矿石组构为粒状结构或粒变晶结构,条带状、似条带状、侵染状构造矿石类型以磁铁石英岩型为主,其次为角闪岩型;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脉石矿物以黑云母、石英、阳起石为主,少量绿泥石等;矿石组构为粒状结构或粒变晶结构,条带状、似条带状构造矿石质量全铁平均品位26.70%,磁性铁平均品位20.81%,其磁性铁占有率为77.95%。
全铁平均品位31.64%,磁性铁平均品位25.63%,其磁性铁占有率为81.01%。
5 前景分析
龙王沟铁矿产于鱼洞子岩群内,鱼洞子群形成于太古宙时代,为华北陆核形成重要时期,当时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薄、热流值高,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铁质[5]。
在工作区内,负异常伴生在正异常的北侧,范围较小。
正、负异常明显,曲线不对称,南翼正异常宽缓梯度变化小,北翼负异常窄小梯度变化大,表明引起异常的磁性体延深较大,向南倾斜,深部规模变大;龙王沟铁矿与鱼洞子大型铁矿铁矿同属太古界鱼洞子岩群第三岩性段,从区域上来看为鱼洞子大型铁矿的东延,两者赋矿岩性层、成因类型均相同。
综上,工作区内铁矿深部具有寻找大型铁矿的前景。
【相关文献】
[1] 陈剑祥,吴新斌,张海峰,等.陕西略阳中坝子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J].西北地质,2013,46(2):111-118.
[2] 王林芳,吴玉田,彭石逸.陕西省略阳县何家岩铁矿区鱼洞子铁矿床地质勘探最终总结报告[R].1965.
[3] 石小峰,吉宝龙,冯力.陕西省略阳县煎茶岭矿田金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2017.
[4] 李福让,王瑞廷,高晓宏,等.陕西省略阳县徐家沟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地质学报,2009,83(11):1752-1761.
[5] 石小峰,段保平,余红波.勉略宁地区鱼洞子群鞍山式铁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评价[J].甘肃科技,2013,29(1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