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的叙述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的叙述艺术
《过秦论》这篇文章虽然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通过叙事而说理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
一.铺排渲染、气氛热烈。
作者善于使用大量的铺排来夸张渲染。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气势何等壮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精神多么振奋!整个文章如同惊涛飞瀑,一倾而出,不可阻挡。
作者运用多组排比句,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气韵流转,增强了艺术效果。
二.同义叠句、气势恢宏。
《过秦论》中也用了赋中同义叠句的句法,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
”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
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四句也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
与秦相对比,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
徒也”,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
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也把陈涉的出身写得使人印象深刻。
这种叙述造成了语势上的强烈奔放,音节上的错落有致;意境上也顿显博大幽深,气势恢宏。
三.叙而不论、通篇蓄势。
首段先交代秦王朝势力的崛起,次段交代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全国,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如此叙写,尽管文势上呈汪洋恣肆之态,但事情的纹理却不蔓不枝,清晰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行文之中并没有插入适当的阐述与议论,这与政论文言事之中须述理的写法似不相符。
事实上,只要沿着作者的思路去窥知其匠心,我们便会发现文章通篇皆在蓄势,以事实间错杂的联系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直至文末提出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谓是水到渠成。
邓永祥,教师,现居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