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核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
核查报告
2014年12月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
核查报告
核查单位法定负责人:
核查单位技术负责人:
核查工作项目负责人:王新贵
核查单位名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 12 月 18 日
目录
一、矿山概况 (1)
1、矿山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 (1)
2、企业性质、隶属关系 (4)
二、矿山建设概况 (5)
1、矿山建设历史 (5)
2、矿山现生产概况 (5)
三、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概况 (9)
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概况 (9)
2、主要建设方案 (17)
3、矿床开采方案 (18)
4、防治水方案 (25)
四、环境及安全 (30)
1、环保专篇编制及实施情况 (30)
2、安全专篇编制及实施情况 (36)
五、核查工作 (49)
1、核查目的、任务 (49)
2、核查方法 (50)
3、核查内容 (51)
六、结论及建议 (66)
1、核查结论 (66)
2、问题及建议 (69)
一、矿山概况
1、矿山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
1.1矿山位置和范围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大同市288°方位直距约16km处,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矿区范围地理位置:东经113º06′57″-113º07′52″,北纬40º07′02″-40º08′42″。
中心位置:东经113º07′24″,北纬40º07′52″。
2012年10月2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2841,批准生产规模90万t/a,批采开采2#-12#煤层,矿区面积4.0179 km2。
开采标高从1080m到860m。
表1-1井田拐点坐标表
批采煤层号点
号
(3º带)1980西安坐标系
X Y
2-2-12-21 4446050.59 38424597.49
2 4446037.71 38425893.73
3 4442941.02 38425863.18
4 4442953.89 38424563.29
5 4443039.29 38424564.14
6 4443039.24 38424567.05
2-11 44460650.59 38424597.49
2 4446042.1
3 38425614.81
3 4445742.17 38425611.68
4 4445738.72 38425891.63
5 4442941.02 38425863.18
6 4442953.89 38424563.29
7 4443039.29 38424564.14
8 4443039.24 38424567.05
井田东及东北部为同煤集团晋华宫矿,西及西北部为同煤集团云
岗矿,南部为云岗石窟保护煤柱。
详见井田四邻关系位置图1-1。
图1-1 四邻关系示意图
1.2交通条件
井田南有大同至旧高山铁路及109国道,矿井工业广场至109国道不足1.5km,东距大同市仅16 km,交通十分便利(附里程表1-2及交通示意图1-2)。
表1-2 大同站至有关车站里程表(km)
线路
京包线
北同
蒲线
大秦线
二连北京呼市集宁太原平旺西韩岭湖东阳原茶坞秦皇岛
距离460 382 285 127 355 12 15 39 103 344 655
图1-2 交通位置示意图
2、企业性质、隶属关系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9号文《关于大同市直和左云县、大同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名称不变,现为股份制企业。
二、矿山建设概况
1、矿山建设历史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吴官屯煤矿)始建于1968年,1971年正式投产。
初期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1979年达产。
第一次改扩建从1980年至1984年,设计能力45万t/a;第二次改扩建从1988年至1992年,年产量由45万t增至60万t,1999年实际年产量上升到75.3万t,2003年由有关部门核定,生产能力为75万t/a,当年实际生产76万t。
目前由该矿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1402111621)载明,批准生产能力为90万t/a。
2、矿山现生产概况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公司现采矿许可证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10月25日颁发,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2841,批采2-12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t/a,矿区面积4.0179km2,有效期壹拾贰年,自2012年10月25日至2024年10月25日。
煤炭生产许可证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于2010年12月20日颁发,证号201402111621。
批准开采煤层7-1、11-3号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设计采区回采率:中厚煤层80%,薄煤层85%,有效期2010年12月20日至2022年12月20日。
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2年11月7日颁发,编号(晋)MK安许字[2012]D080Y3号,有效期2012年11月7日至2015年11月7日。
矿井为斜井开拓,全井田现有井筒4个,井田南部3个,井田中央1个(水泉风井)。
全矿井分为两个水平开采,一水平开采2、3号
煤层,水平标高+1000m。
二水平开采7-1、11-3、12-2煤层,水平大巷设在11-3号煤层内,井底车场标高+920m。
目前2、3号煤层除剩余部分煤柱外基本采完,现正在开采7-1、11-3号煤层,水平之间由暗斜井连接。
7-1、11-3号煤层以11-3号层南北向水平大巷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盘区,以东者称为东盘区,以西者称为西盘区,并冠以煤层名称以示区分。
7-1、11-3号煤层均采用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7-1、11-3号煤层同时开采,7-1号煤层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11-3号煤层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一个掘进工作面。
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1号副井为矿井主要进风井,2号副井和主井为辅助进风井,水泉风井为全矿井回风井。
2号轨道暗斜井为二水平主要进风井,2号皮带暗斜井为辅助进风井,水泉回风暗斜井为二水平回风井。
3号煤层排水系统为矿井主排水系统,在3号煤层井底附近设置主排水泵房及水仓,主、副水仓容量3400m3。
在2号副井铺设1趟ø150mm、2趟ø200mm排水管,矿井水由两路排水管排至地面,二水平在11号煤层设置主排水泵房和水仓,11号煤层主、副水仓容量为2000m3。
7号煤层积水汇入东盘区临时水仓再用两台D型多级离心泵D85-45X2,两趟4吋排水管排入7号煤层轨道大巷,然后沿暗斜井流入11号煤层主水仓。
管路沿大巷、轨道暗斜井敷设;二水平井下涌水通过11号煤层主排水泵经ø150mm排水管排入3号煤层运
输大巷排水沟,自流入3号煤层主水仓,由3号层排水系统接力排至地面。
矿井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有探水钻机,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开展探放水工作。
井下生产区域各积水点均设置小水泵排除积水。
主井提升系统担负全矿井提煤任务。
提升方式为双钩箕斗提升,提升机为2JK-3/20型双滚筒绞车,配JR158-10型电动机,电机功率310kW,电压等级为6KV,电动机转速为588转/min。
提升钢丝绳为6×7+FC型光面圆股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34.5mm,公称抗拉强度为1670MPa。
提升机电控系统已改造为PLC型,各种保护完善,操作方式有自动、半自动和手动三种方式,目前采用自动操作方式。
提升容器为8吨标准箕斗,采用斜井箕斗装载闸门定量装载。
1号副井装备有JK-2.5/20型提升机,配JR158-10型电动机,电机功率310kW,电压等级为6KV,电动机转速为588转/min。
主要担负矿井人员升降、运输大型设备等任务,兼作矿井主要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人车型号为XRB15-6/6型抱轨式人车。
提升钢丝绳为6×
7+FC型光面圆股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30mm,公称抗拉强度为1670MPa。
井下运煤3号层+1000m水平大巷、7号、11号层皮带巷及皮带暗斜井均采用胶带输送机进行运输,回采工作面及其顺槽采用刮板运输机配合胶带输送机进行运输,掘进工作面采用胶带输送机进行运输。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方为大同市生光供电有限责任公
司,供电方采用双电源架空线方式,由供电方10kVⅠ段母线、10kV Ⅱ段母线分别经48211、48212开关出线向用电方供电,供电电压为10kV,线路采用185mm2的架空铝线,供电距离0.25km。
其中吴矿一回线(48211)为备用电源,吴矿二回线(48212)为主供电源。
目前有三个机掘队和两个综采队,其中机掘一队在11#层东盘区掘进顺槽,机掘二队和机掘三队在7#层东盘区掘进顺槽;综采一队在11#层西盘区工作面回采,7#层西盘区采掘工作已经结束,现综采二队已搬至东盘区第一个工作面进行回采工作。
三、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概况
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概况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9号文《关于大同市直和左云县、大同县煤矿企业兼
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文《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10)66号文《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采矿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5月委托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兼并重组后的《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从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矿产资源概况、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矿床开采、选矿及尾矿设施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设计,最终编制完成了《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得出了一下结论和建议:
1)、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根据矿床规模确定的设计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⑴、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2010年9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察院编制的《山西省大同煤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及2011年7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539号《山西省大同煤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储量核实报告对批采范围内的2-12号煤层内的可采煤层2-1、2-2、3、7-1、8、11-3、12-2号煤层做了资源储量估算。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井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83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3667万吨。
⑵、根据兼并重组文件确定的矿井井型为90万t/a。
⑶、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1526万t,储量备用系数1.4,矿井服务年限12.1a。
2)、产品方案
本矿井已建设洗煤厂。
入洗原煤经斜井箕斗提升出井,经转载胶带输送机送到筛分楼,经一台双层筛振动筛将原煤分为三个粒度级(+100mm,50~100mm,-50mm),+100mm的块煤入手选带式输送机手选拣矸后,经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待外运销售。
50mm~100mm块煤经人工拣矸后经带式输送机运至煤场储存待外运销售。
+50mm大块煤的手选矸石筛分楼外临时堆放场地,由装载机装入汽车外运至永久矸石场。
-50mm混煤入主洗车间进行分选,主洗设备为一台X2432型跳汰机,小时处理能力300t,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洗精煤脱水后经胶带输送机运至精煤储煤场,由装载机装车外销。
矸石运至矸石场,再经装载机装车后运至永久矸石场。
3)、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⑴、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选择
原吴官屯煤业的工业场地地形较平坦,宽阔,地面生产系统、生活建筑比较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可以满足兼并重组后90万t/a生产能力的要求。
利用原吴官屯煤业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作为兼并重组后的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⑵、开拓方式
本次设计划分两个主水平两个辅助水平开拓全井田煤层,第一主
水平开采3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00m;第二主水平开采11-3号煤层,水平标高为+920m;第一辅助水平开采7-1号煤层和8号煤层,水平标高+980m;第二辅助水平开采12-2号煤层,水平标高+895m。
⑶、提升和井下运输方式
①井筒提升
主斜井:为三心拱料石砌碹,净宽4.8m,墙高1.8m,净断面14.2 m2,井筒倾角26度,斜长488.057m(到3号煤层),装备8t双钩箕斗,担负全井田煤炭提升任务,兼作矿井主要进风井。
1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4.2m,墙高1.8m,净断面12.6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48.336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及人车,担负全矿井大型材料、设备、人员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2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3.5m,墙高1.8m,净断面9.8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80.32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担负全矿井小型材料、设备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②大巷运输
矿井大巷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
⑷、外运方式:
外运为载重汽车运输。
4)、采、选工艺方案
⑴、采煤工艺
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7-1号煤层和11-3号煤层均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⑵、选煤工艺
本矿井已建设洗煤厂。
入洗原煤经斜井箕斗提升出井,经转载胶带输送机送到筛分楼,经一台双层筛振动筛将原煤分为三个粒度级(+100mm,50~100mm,-50mm),+100mm的块煤入手选带式输送机手选拣矸后,经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待外运销售。
50mm~100mm块煤经人工拣矸后经带式输送机运至煤场储存待外运销售。
+50mm大块煤的手选矸石筛分楼外临时堆放场地,由装载机装入汽车外运至永久矸石场。
-50mm混煤入主洗车间进行分选,主洗设备为一台X2432型跳汰机,小时处理能力300t,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洗精煤脱水后经胶带输送机运至精煤储煤场,由装载机装车外销。
矸石运至矸石场,再经装载机装车后运至永久矸石场。
5)综合回收及综合利用方案
⑴、井下水综合利用
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9m3/d,最大为1118m3/d,涌水经井下排水泵排至地面,经净化处理,水质指标为:⑴SS含量20mg/L<30 mg/L,悬浮物粒径0.2mm<0.3mm,PH=7.3(6.5~8.5),每100mL 水样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水质符合井下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⑵《生活杂用水质量标准》(CJ/T95-2000)标准;可作为井下消防、洒水、井下各用水设施用水水源及井下防灭火黄泥灌浆用
水水源。
剩余部分可做为绿化用水、道路撒水等。
⑵、提高煤炭回收率方案
矿井7-1号煤层为薄煤层,11-3号煤层为中厚煤层,井下巷道沿煤层布置,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6)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⑴、资源条件
①7-1煤层
位于大同组的中上部,上距3号煤层23.45-34.97m,平均28.00m。
东北部间距变化较大,西北部较小,煤层厚度0.50-4.00m,平均1.30m,多数地段在1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含夹石一层,全井田赋存,属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多为砂质泥岩,其次为粉、细砂岩。
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其次为粉砂岩,偶见泥岩、细砂岩。
②8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部,上距7-1号煤层15.49-28.29m,平均24.00m,煤层厚0-1.55m,平均0.78m,煤层结构简单,属不稳定煤层,井田东北角可采。
顶板为中砂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③11-3煤层
位于大同组的中下部,上距8号煤层20.62-46.89m,平均33.80m,煤层厚1.80-4.81m,平均2.68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全井田赋存,属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
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等。
④12-2煤层
位于大同组下部,上距11-1号煤层11.62-23.58m,平均16m。
煤层厚度0-2.55m,平均1.38m。
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石,只在南部53431钻孔见三层夹石;中部有一不可采带,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其次为砂质泥岩。
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其次为细砂岩。
本井田构造为简单类型。
⑵、外部建设条件
①电源
本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方为大同市生光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方采用双电源架空线方式,由供电方10KVⅠ段母线、10KV Ⅱ段母线分别经48211、48212开关出线向用电方供电,供电电压10KV,线路采用185mm2的架空铝线,供电距离0.25Km。
其中吴矿一回线(48211)为备用电源,吴矿二回线(48212)为主供电源。
电力供应基本满足。
②外运条件分析
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大同市西北方向约16km处,著名的云岗石窟就在其正北方向,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市南郊区云岗镇。
井田南有大同至旧高山铁路及109国道,矿井工业广场至109国道不足1.5km,东距大同市仅16 km,交通十分便利。
③水源
井田内无经济、可靠的地表水可利用。
目前该矿取用地下寒武系
岩溶水,已建管井一眼,根据资料含水较丰富,水质较好,可做为矿井永久水源利用,可以满足本矿整合后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需要。
矿井建成后,井下排水可作为井下消防洒水及地面防尘洒水用水水源,经处理后使用,不足部分由地面供水系统供给。
④建材及劳动力供应情况
Ⅰ建材
寒武系石灰岩,深灰色,致密厚层状,为良好的石料及水泥原料,本溪组、太原组石灰岩也可作建筑石料使用。
砖、矸石砖、料石、石子、白灰、水泥等土产材料可由当地供应。
钢材、木材、五金材料由外部供应。
Ⅱ劳动力
本区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当地劳动力充裕,所需工人可当地招工解决,工程技术人员可从邻近的矿区招聘。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安全管理等方面均具备条件,在安全上、技术上、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
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⑴、煤尘、煤的自燃倾向性资料不全,今后应采样化验,目前开采的7-1、11-3号煤层煤尘具爆炸性,煤层也具有自燃倾向性,井下也曾多次自燃发火,故应加强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方面的监测工作,防止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⑵、井田内2、3号煤层采空区有积水,开采时应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
⑶、注意按开采程序开采,避免煤层蹬空。
⑷、12-2号煤层属于不稳定煤层,井田内钻孔资料较少,煤厚变化大,建议矿方对此煤层加强勘探,提高勘查程度,以确保该煤层开拓方案的可靠性。
⑸、建议尽快编制并报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⑹、建议尽快开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设计,以上两项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
⑺、矿井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应及时补充完善煤尘、煤的自然倾向性及瓦斯等资料,防止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2、主要建设方案
2.1建设规模
根据目前国家对煤炭开发的方针、政策,经多矿井、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9号文件确定的矿井规模为90万t/a。
2.2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原吴官屯煤业的工业场地地形较平坦,宽阔,地面生产系统、生活建筑比较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可以满足兼并重组后90万t/a生产能力的要求。
利用原吴官屯煤业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作为兼并重组后的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2.3井筒位置和井筒数目
1)、井筒位置
据开拓布置,达产时布置有4个井筒,即主斜井、1号副斜井、
2号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为三心拱料石砌碹,净宽4.8m,墙高1.8m,净断面14.2m2,井筒倾角26度,斜长430.44m(到3号煤层),装备8t双钩箕斗,担负全井田煤炭提升任务,兼作矿井主要进风井。
1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4.2m,墙高1.8m,净断面12.6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88.057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及人车,担负全矿井大型材料、设备、人员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2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3.5m,墙高1.8m,净断面9.8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80.32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担负全矿井小型材料、设备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3.4m,墙高1.8m,净断面9.3m2,井筒倾角28度,斜长347.396m(到3号煤层)。
井口安设两台风机并设台阶、扶手,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2)、井筒数目
矿井采用四个斜井的方式开拓。
全井田前后期共设置4个井筒。
本矿井为单独保留的生产矿井,以上提及的场地选择和矿井开拓系统以及其他各大生产系统,均早已形成,符合生产矿井的要求。
无需制定新的建设方案和进行新的建井工程。
3、矿床开采方案
3.1确定开采储量
1)、资源/储量
根据2010年9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察院编制的《山西省大
同煤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及2011年7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539号《山西省大同煤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储量核实报告对批采范围内的2-12号煤层内的可采煤层2-1、2-2、3、7-1、8、11-3、12-2号煤层做了资源储量估算。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井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83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3667万吨。
资源储量见表3-1
表3-1源储量结果汇总表
单位:万t
井田范围煤层号煤类
保有储量
动用
储量
累计查
明资源
储量探明的经济
基础
储量
(111b)
控制的经济
基础
储量
(122b)
推断的经济
基础
储量
(333)
合计
吴官屯井田
2-1RN 0 0 160 160 2-2(21-2) RN 707 707 1259 1966
3 RN 619 619 770 1389
7-1RN 525 525 74 599
8 RN 240 240 240
11-3RN 1137 1137 153 1290 12-2RN 439 439 0 439 合计3427 240 3667 2416 6083 2)、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计算方法: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井田边界、构
造、河流、村庄等永久煤柱。
井田境界煤柱宽度按20m留设,变电所煤柱按60m留设, 333资源储量可信度系数按0.9计算。
矿井设计
资源储量计算见表3-2。
表3-2矿井设计储量计算表
单位:万t
煤层编号
工业资源/储量
111b+122b+333×0.9
永久煤柱损失
设计
储量
井田
边界
采空
区
蹬空区村庄断层小计
2-2(21-2) 707 74 255 329 378
3 619 55 70 40 11 7 183 436
7-1525 27 21 33 5 11 97 428
8 216 8 6 14 202 11-31137 56 26 15 19 116 1021 12-2439 8 8 431 合计3643 228 117 334 31 37 747 2896 3)、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及井下主要巷道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回采率。
矿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煤柱按维护带宽度15m,表土移动角45°,岩层移动角72°留设;
主要巷道两侧各留30m,巷间煤柱按30m加以留设;
采区回采率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确定,采区回采率:本矿井3号为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0%,7-1号煤层为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5%,8号为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5%,11-3号煤层为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0%,12-2号煤层为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0%。
可采储量计算表3-3。
表3-3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表
单位:万t
煤层编号设计
储量
开采煤柱损失
开采
损失
设计可
采储量工业场地及井筒
大巷煤
柱
小计
2-2(21-2) 378 182 196 378 0 0
3 436 115 138 253 37 146
7-1428 70 47 117 47 264
8 202 30 172
11-31021 150 98 248 155 618
12-2431 23 23 82 326
合计2896 517 502 1019 351 1526 4)、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T=1526/(90×1.4)=12.1(a)
矿井可采储量1526万t,储量备用系数1.4,矿井服务年限12.1a,其中3号煤层可服务1.2a,7-1号煤层可服务2.1a,8号煤层可服务1.4a,11-3号煤层可服务4.9a,12-2号煤层可服务2.6a。
3.2矿床开采方式
1)、井筒位置和井筒数目
⑴、井筒位置
据开拓布置,达产时布置有4个井筒,即主斜井、1号副斜井、2号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为三心拱料石砌碹,净宽4.8m,墙高1.8m,净断面14.2m2,井筒倾角26度,斜长430.44m(到3号煤层),装备8t双钩箕斗,担负全井田煤炭提升任务,兼作矿井主要进风井。
1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4.2m,墙高1.8m,净断面12.6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88.057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及人车,担负全矿井大型材料、设备、人员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2号副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3.5m,墙高1.8m,净断面9.8m2,井筒倾角20度,斜长480.32m(到3号煤层)。
装备单钩串车,担负全矿井小型材料、设备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为矿井辅助进风井筒和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碹,净宽3.4m,墙高1.8m,净断面9.3m2,井筒倾角28度,斜长347.396m(到3号煤层)。
井口安设两台风机并设台阶、扶手,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⑵、井筒数目
矿井采用四个斜井的方式开拓。
全井田前后期共设置4个井筒。
2)、井下巷道布置
⑴、3号煤层开拓方案:
由于3号煤层只剩余111b-7块段、 111b-8块段和111b-9块段这三个块段可以布置正规回采工作面,且原有生产系统保存较好,只要经过修补即可使用,故本次设计利用原有3号煤层的巷道回采这部分资源。
划分为三个采区。
⑵、7-1号煤层和8号煤层开拓方案:
由于7-1号煤层和8号煤层间距仅24m,且8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故本次设计将这两层煤联合布置分层开采,即各主要大巷均沿7-1号煤层布置。
现7-1号煤层开拓系统已全部形成,设计全部利用。
主斜井见3号煤层后,设下卧式井底煤仓,并与3号煤层集中运输大巷相连,同时通过暗斜井、溜煤眼与7-1号煤层的运输大巷联络。
井底煤仓上口开在3号煤层下10m,煤仓净直径6m,垂深25m,容量约600t;1号副斜井和2号副斜井均落底于3号煤层,并在3号煤层设井底车场和主水仓、水泵房、主变电所等硐室;3号煤层集中轨道大巷也通过暗斜井与7-1号煤层的轨道大巷联络。
回风斜井见3号煤层后也通过暗斜井与7-1号煤层的回风大巷相联络。
在井田中部布置一组东西方向的开拓大巷,将全井田7-1号煤层划分为一个双翼采区,8号煤层也划分为一个采区,8号煤层采用顺槽斜巷与7-1号煤层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