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E出品]综合素质(中学)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
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 广延性
D.连续性
2.关于新课程的理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初中和高中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课程的基本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3.泰勒采用的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4.中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聘任。
A.国家教育部
B.省级教委
C.地市一级教育局
D.县级教育局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7.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8.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包括下列的()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生活教育
9.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A.《宪法》
B.《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0.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巴洛克
D.杜威
12.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期望效应
B.皮革马利翁效应
C.放大效应
D.预期效应
13.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14.下列哪项不属于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A.浙江普陀山
B.山西五台山
C.四川峨眉山
D.河南嵩山
15.请问世界最长的人工建筑中国的万里长城有多长()
A.一千三百多公里
B.二千三百多公里
C.三千三百多公里
D.四千三百多公里
16.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本书故事起源于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大批人物形象,极为大家所喜爱,这本书的名字是()
A.三国志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8.以下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文言别称,属于美术的是()
A.丝竹
B.墨宝
C.丹青
D.金石
19.中国著名古都之一,西周、西汉、隋唐曾在此建都的西安,古称长安,下列哪一种名胜古迹不在西安()
A.慈恩寺
B.秦始皇陵
C.明孝陵
D.碑林
20.旧称在台北盆地中乃新店溪和淡水河汇合处的城市是()
A.南港
B.万里
C.木栅
D.万华
21.我们常说的五湖四海中,不属于四海的一项是()
A.北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汉书》
C.《诗歌总集》
D.《尔雅》
23.五千年前中国服饰虽经时空因素不断改变,然而从外衣来看,传统服饰的基本造型可分为()
A.并服:上衣下裳
B.并服:长袍马褂
C.并服:长袍深衣
D.并服:旗袍礼服
24.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A.75年 B.76年 C.77年 D.78年
25.中国人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的原则,如果你家的房子就是这样,而你站在家里,朝着家外的大门,请问你的左手会是什么方向()
A.东
B.西
C.南
D.北
26.《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乐于奉献
27.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28.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2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
真是()
A.认真备课、辅导、批改作业
B.认真备课、上课、辅导
C.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D.认真备课、辅导、科研
30.教师的天职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31.师德的灵魂是()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终身学习
32.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3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
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4.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且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荣辱。
如果民知礼节或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
如果民强,则百业兴。
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
由此可以推断出()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
35.一位身穿警服的人从某公安局走出来。
根据这一陈述,可以做出判断的是()
A.这个人一定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B.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C.这个人一定不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D.这个人是来该公安局办事的警察。
3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A.操守
B.修养
C.内省
D.慎独
37.在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有权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体主要
指()
A.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各级政府
D.各级党政机关
38.在教师教学技能形成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的素质是()
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
B.教师的职业能力
C.教师的职业知识
D.教师的气质和性格
39.在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技能中,操作最简便,表达速率最快的是()
A.操作教学媒体
B.书面表达
C.体态表达
D.口语表达.
4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反映了()的关系。
A.教育与政治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与科技
D.教育与经济
41. 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2. 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A.道德形象
B.人格形象
C.财富形象
D.文化形象
4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存在三种教育势力,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的是()
A.新教教育
B.人文主义教育
C.天主教教育
D.耶稣会教育
44.卢梭提倡的教育中的最终培养目标是()
A.社会人
B.自然人
C.全面发展的人
D.雄辩家
45.《新教育大纲》是()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4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7.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48. 某一小学老师在教“岩”这个生字时,她指着上面的“山”问学生读什么,
学生读“山”。
接着老师又问山里面有什么(同时指着石),学生说山里面有石头。
然后告诉学生山里面的石头很坚硬,这个很坚硬的东西就读“岩”。
这
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理论联系实际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49.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0. 强调教师系统的讲授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某中学人数严重超标,每班超出标准30人,全体学生集中在一栋教学楼内上课,教学楼本来有两个楼提供师生使用,但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个楼梯被长期封闭,楼道里也没有应急灯,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当下晚自习的学生走到二楼时,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震了”,结果造成严重拥挤,有些学生被挤倒,受到踩压,造成多名学生受伤的严重后果。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事件中的相关法律责任。
2.材料二: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
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
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
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三、写作
请以“教师如何做到教育公平”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800字。
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ADDA BCDBA 11-20 DBADB DDCCD
21—30 AACBA DABAD 31-40 AADDB DCADA
41-50 BDABA DABCA
二、材料分析题
1. (1)学校违法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学校标准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学生不受人身伤害的责任和义务,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2)学校应承担对受伤学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给予学校负责人和事故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3)喊“地震了”的学生应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
“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
“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
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
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给学生的理由。
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
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三、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