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病虫害防治中烟雾载药技术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病虫害防治中烟雾载药技术的应用研究
包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广西南宁530033)
摘要:为解决桉树种植和管理期间存在的各类病虫害问题,首先对烟雾载药技术的发展历程做出研究,进一步分析桉树病虫害种类与原因。
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烟雾载药技术在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高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桉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烟雾载药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8-0163-03
0引言
烟雾载药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农药分散技术之一,在桉树、橡胶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借助烟雾发生装置,将预先配置好的化学农药,分散成有着良好分散性的粒子。
利用烟雾载药技术,还能确保药物在相应的空间范围内长时间的弥散、悬浮,进而对病虫害起到熏蒸、触杀的作用。
在使用烟雾载药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具有药剂粒径小、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同时药物能够抵抗雨水的冲刷,进而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烟雾载药技术发展历程
自20世纪30年代起,烟雾载药技术最先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
二战之后,该技术逐渐转为民用[1]。
其中,德国Sohn Gmbh公司所生产的烟雾机的使用最为普及。
该时期主要以小型手提卧式烟雾机为主,大多应用在卫生防疫相关工作中。
在同一时期,前苏联对于烟雾机的研制与使用也相对普及。
进入50年代之后,烟雾技术被引用到农业生产工作中,该时期烟雾机的规格、体积相对较大。
美国生产的脉冲式烟雾机,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在同一时期,日本农业发展较为迅速,植保工作中应用到一些小型、手提式或者是肩背式的烟雾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很多植保机械企业大范围的进行烟雾机的推广与生产,如LVH-78域型烟雾机,其设计较为精巧,被广泛应用于保护地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
我国对于烟雾机的研制与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由上海农业机械厂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小型的烟雾机,主要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但是,由于受到设备选型、设备质量以及配套农药的研究工作尚不成熟,导致了该时期的烟雾机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在此后的大约40年的时间里,虽然我国对于烟雾载药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始终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比于经典的喷雾技术而言,烟雾载药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别,该技术应用期间对于农药剂型的选择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2]。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烟雾载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烟雾机的功能也逐步完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设备的性能都得到了大幅的改善。
在可预见的未来,烟雾载药技术必将会在植保工作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2桉树的常见病虫害
桉树种植与后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病虫害种类相对较多。
其中,常见的病害主要以焦枯病、根腐病为主,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些生理性病害。
此外,对于虫害而言,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地下虫害、根部虫害以及叶部虫害、枝干虫害等,其中较为典型的虫害以白蚁、桉蝙蛾为主,下面对桉树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及其原因做出研究。
2.1桉树常见病害
首先,焦枯病(图1)在桉树种植与后期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
桉树焦枯病也被称为落叶病,集中发生在桉树种植的幼苗期,尤其在4年生以下的幼林中,焦枯病的发病最为普遍。
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夏季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大,如果桉树种植期间存在排水不良的问题,或者是桉树种植的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且造林密度相对较大,也容易出现焦枯病。
林内的通风状况、透气条件对于焦枯病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桉树一旦出现焦枯病,轻则导致桉树枯枝、落叶,严重时会导致桉树出现大范围的死亡问题[3]。
其次,根腐病属于真菌性传染型病害。
如果桉树种植的土体有着较大的黏性,且土壤呈酸性,易引发根腐病。
同时,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的透气性、地下害虫的数量与密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旦桉树患上根腐病,将造成整株叶片发黄,直至干枯、死亡。
特别是在每年的3—4月,是根腐病的易发期,5月就进入根腐病的盛行期。
病
最后,桉树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病害,此类病害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类型。
桉树种植期间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营养元素,就会导致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此类病害集中出现在1年生桉树幼林中。
例如,在缺硼的条件下,桉树植株的顶梢位置会停止生长,并出现大范围的死亡。
同时,缺硼还将导致桉树的根系不发达、叶
色呈暗绿色,并且叶片会变得肥厚、皱缩,出现植株矮
化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桉树生长期间缺少磷元素,
将导致植株的生长速度放缓,且植株变得矮小、瘦弱,
地下部分的根系不发达。
随着桉树的不断生长,将出现
叶片变小、叶色暗绿缺少光泽的问题。
严重时,缺磷还
会导致桉树叶片枯死、脱落。
2.2桉树常见虫害根据虫害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桉树常见虫害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2.2.1地下虫害桉树种植与管理工作中,地下虫害的种类较多,如
大蟋蟀、蝼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着白蚁、蟒
蜡以及叶蛾等害虫。
对于上述类型的害虫,有的属于苗
圃害虫,也有的属于造林地害虫。
尤其是蝼蛄以及大蟋
蟀等害虫,在相关地区的危害程度极大。
相比较而言,
在采用种子育苗的地方,出现苗圃地下害虫的概率较
大,且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2.2.2根部虫害桉树根部害虫与地下虫害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现
阶段最为主要的害虫类群,大多以白蚁、蛴螬为主。
首
先,桉树根部最为主要的虫害就是白蚁。
在全国范围
内,有记载的白蚁种类超过了20种。
其中,危害程度达
到中等以上的为17种。
对桉树的根部危害最为严重
的,除了常见的黑翅土白蚁之外,还有海南土白蚁。
桉
树苗木生长期间,白蚁会啃食苗木的主根部分,并将韧
皮部作为食物,进而造成桉树苗木出现枯死的问题。
白
蚁在全年时间内均有活动,但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
每年的4—7月。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白蚁对巨
桉、赤桉以及小果灰桉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对于柠檬
桉或者是尾叶桉造成的危害较轻。
其次,蛴螬也是导致
桉树出现死亡的重要害虫之一。
蟒蜡属于食杂性害虫,
对于多种类型的桉树都有危害。
在桉树苗木定植之后
的半年时间内,很容易受到蛴螬的危害。
例如,在广西
地区的东门林场以及钦廉林场,不同程度受到蛴螬虫
害的影响[4]。
2.2.3叶部虫害桉树种植期间,食叶害虫的种类较多,但主要以鳞
翅目与鞘翅目为主。
在广西地区的合浦县乌家镇,早在2009年就普遍遭受到桉小卷蛾(图2)等害虫的危害,受虫害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一些幼苗,虫株率甚至超过
了98%。
其中,每株虫苞的平均密度超过了40个,所受
到的危害程度以前从未见过。
除了上述虫害之外,危害
程度达到中等以上的还有大袋蛾以及黄刺蛾。
除此之
外,青刺蛾以及螺纹袋蛾对于桉树叶部的生长也有重
要的影响。
2.2.4枝干虫害一方面,桉树生长期间易受到嫩枝和刹吸类害虫的危害。
其中,嫩枝害虫主要以半翅目和同翅目害虫为主,还包括直翅目昆虫。
对于直翅目昆虫而言,大多以蝗虫、蟋蟀等害虫为主,这些害虫通过啃食桉树的幼苗、嫩枝,使得桉树的生长状况受到影响。
同时,半翅目以及同翅目昆虫,
主要
通过吸
取嫩枝与嫩叶的汁液,使得幼苗的正常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幼苗的死亡。
另一方面,桉树生长期间还受到树干害虫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对树干、木材产生危害的害虫包括天牛、吉丁。
除此之外,还有木蜂、小蠢以及长蠢等。
尤其是长势较为衰弱的树干、树皮,容易受到上述几类害虫的影响。
其中,柠檬桉、窿缘桉以及葡萄桉的受害程度较为严重。
3烟雾载药技术的应用3.1烟雾机性能与作业方式一方面,应用烟雾机进行药液的喷洒,可以充分保
图1焦枯病图2桉小卷蛾虫害防治
障药液的均匀性,且扩散效果更加。
同时,药业施放过
程中,烟雾粒径较小,能够随着气流进行充分的扩散、
弥漫,有着良好的穿透效果,保证药液能够附着在叶
片、枝干的表面。
此外,可以减少药液的用量,减少农药
残留,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成本、效率等方面也
有着一定的优势。
另一方面,具体作业期间可以结合病
虫害防治地区的实际地形条件,灵活调整作业路径。
比
如,要结合地形、气流与风向条件,使尽可能多的药液
在林间扩散。
烟雾机作业方式可细分为固定法、移动法
两种。
例如,桉树种植区地形相对复杂,操作人员无法
到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气流、风向状况,使用固
定放烟法进行作业(图3a )。
具体来说,需要结合作业区
的实际情况,设置几个固定的放烟点,并合理的延长作
业时间,使得作业区的整体烟量增加。
如果作业区地势
较为平坦,且地表的植被稀少,便于操作人员行走,这
种情况可以采用移动放烟法(图3b )。
操作人员需要沿
着逆风方向缓步行走,提高作业效果[5]。
3.2防治成本烟雾剂需要结合病虫害的种类、严重程度进行自行配制。
同时,还要考虑到害虫的虫龄的等因素。
因而,所配制的烟雾剂浓度不一,所需的成本也不相同。
通常情况下,烟雾剂中还需要掺入一定量的柴油等物质。
在防治成本方面,柴油、汽油以及劳动力、农药成本,是烟
雾机应用期间的最主要的费用。
从总体上来看,烟雾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成本大约是67.5元/hm 2,但会随着药剂、油品等价格的波动而存在差异。
3.3防治效果确保烟云层能够在林间滞留足够长的时间,是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需要保证烟雾的停留时间达到10min 。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施作时的气压、风力、地形等条件,是影响烟云层滞留时间的重要因素。
为此,要选择病虫害有利的防治时间,充分利用地形、风向以及气压等条件,做好病虫害的防
治工作。
3.3.1防治时间在防治时间方面,宜选择温度逆增的时段来施放烟雾,可显著提升烟雾的熏杀效果。
换言之,温度逆增主要出现在日落之后至第二天清晨的这段时间。
如果在傍晚时段施放烟雾,那么烟雾将会随着气压下沉,并在较低层进行飘浮,这一时间适宜在矮林中作业。
在清晨的这段时间,烟雾会随着气流上升,药剂容易在高层飘浮,这一时间适宜在高林中作业。
另外,晴天气压相对较高,烟云容易发生上飘的现象,药液相对分散、淡薄,不利于提高防治效果,因而不宜放烟。
在阴天条件下,气压相对较低,烟云会出现下沉、凝聚的现象,此时放烟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
3.3.2风力施放烟雾时,最好保证风速控制在1m/s 以内,如果风速超过了1.5m/s ,那么烟云在林间停留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这种情况不宜作业。
3.3.3郁闭度如果桉树的林相较为整齐,郁闭度较高,那么烟云在林间的滞留时间将会增加,使得防治效果大大提升;
反之,需要适当的延长放烟时间。
3.3.4地形在地形平坦、地势坡度较小的环境中,烟云不容易
飘散到林外,这种情况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反,如果林
地坡度较大,往往难以留住烟云。
为此,要适当的延长
放烟时间,确保作业区的烟量满足病虫害防治的要求。
4结语
烟雾机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植保机械,它以脉
冲式发动机作为动力,并可以保证施放烟雾的效果。
目
前,烟雾载药技术在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其重量较轻,操作相对简便,作业效率
较高。
我国引种的桉树品种超过300余种,种植区域达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县。
在开展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期间,要积极应用烟雾载药技术,并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桉树种植的效益。
参考文献[1]刘学辉,左锐,吴石平.烟雾载药
植保技术研究进展[J].农技服务,2016,33(14):76-77.[2]王绪靖.烟雾载药技术防治桉树森林虫害初探[J].绿色科技,2011(3):72-73.[3]蒋慧.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18(8):85,98.[4]廖锦秀.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9):54-55.[5]周宏平,许林云,崔业民.6HY-25系列烟雾机的研制开发及推广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1999(6):52-53.
作者简介:包晗(1989—),女,汉族,广西浦北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桉树生产经营管理等相
关工作。
图3烟雾载药技术的应用a.固定放烟法 b.移动放烟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