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陶瓷的烧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辊道式窑
优点: 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 上下温差小于5℃; 易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 不用蓄热量大的窑车, 热量消耗小,操作简单。 适于扁平,小型制品 缺点: 不适合烧制高大的制品, 最高温度为1300℃,不适 合烧制高温制品。
第三节 烧成制度
烧成制度
温度制度
压力制度
气氛制度
一、烧成制度的拟订
烧成温度
保温时间 取决于坯体的应力状况 ①玻璃相多--高温快冷,低温缓冷 ②晶形转变多--转变温度附近缓冷 ③厚大坯体--缓冷防开裂
冷却速度
隧道窑煅烧日用瓷的温度曲线
实线-窑顶温度曲线; —· — 车面温度曲线; 虚线-设计温度曲线; —×—车下温度曲线
三、气氛制度
由烟气中游离氧和还原成分的含量确定
2、碳酸盐分解
850℃ 1050℃ MgCO3 500 ~ MgO CO 2 CaCO3 850 ~ CaO CO 2 950℃ MgCO3 CaCO3 730 ~ CaO MgO CO 2
3、碳素、有机质和硫化物氧化
2C O 2 2CO FeS2 O 2 FeS SO 2 4FeS 7O2 2Fe2O3 4SO 2
O 2 0.5CO ) 空气过剩系数 a 1/(1 3.76 N2
强氧化气氛: O2=8~10%, a=1.6~2.5 氧化气氛: O2=2~5%, a=1.2~1.5
中性气氛:
O2=1~5%, CO=1~2%,a=0.99~1.05
弱还原气氛: O2<1%, CO=1.5~2.5%, a=0.95 强还原气氛: O2<1%, CO=3~7%, a=0.90
烧成温度
1270
1310 1350
41 48
25 22
33 29
1 1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
烧成温度的确定,主要应取决于配方 组成、坯料细度和产品的性能要求, 同时还与烧成时间相互制约。
升温速度
在烧成温度或稍低于此温度的某一温度下保 持一定的时间,一方面使物理化学变化更趋 完全,另一方面保证组织结构均匀一致。
坯体烧成过程
低温阶段 室温~300℃
中温阶段 300~950℃
高温阶段 950~烧成温度
冷却阶段 烧成温度~室温
一、低温阶段 (室温-300℃)
水分蒸发期,为继续干燥阶段
物理变化-脱残余水分;坯体少量收缩,气孔率增大。
坯体含水量对坯体升温的影响 1、水量过大,蒸发引起过大内应力,导致坯体开裂。 2、坯体表面凝水,导致局部膨胀,造成水迹和开裂; 3、与SO2作用产生在坯体表面产生白霜;
④ 气氛对升温和窑内温差的影响 氧化焰→温差大;还原焰→温差小;
三、压力制度-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负压有利于氧化气氛 正压有利于还原气氛
隧道窑烧成曲线
第四节 烧成缺陷
开 裂
开 裂
1.入窑前已裂: 成型设计不合理;干燥速度过快;装窑不 当。 2.烧后坯釉同时裂开: 入窑含水量过大,升温快,水分排出过急, 开裂范围大,裂口规则,断面粗糙但不锋 利,色黄; 高温阶段升温过快,坯体收缩过大,裂口 平整,范围小,不锋利,白色泛黄; 冷却阶段降温过快,裂纹细长,裂口断面 光滑,锋利,色白;
四、高温保温阶段
1、促使物化反应完全;
2、使坯体内部的玻璃相,生成的新相和未熔融石英
可以进一步分散和反应,改善微区结构,保证固 相物质与液相能够均匀分布;
3、促进莫来石晶体生长,增强坯体强度;
4、减小窑内温差。

一般陶器:1150~1250℃,时间1小时;
精陶: 1220~1250℃,时间2~3小时; 日用瓷: 1280~1400℃,时间1~2小时;
生烧 过烧 釉裂 剥釉 釉缕 缺釉
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 保温时间控制不当 装窑不合理,窑内温差大 坯釉膨胀系数不适应。
烧成温度过高或釉的温度过低,或坯体 上有灰尘和油污,釉高温粘度和表面张 力过大。
变 形
原料: 塑性粘土多;挤泥颗粒定向排列, 溶剂过多; 成型: 成型应力;坯体密度不均;脱模 外力致应力; 烧成: 装窑不当;烧成温度过高,窑内 温差大,受热不均 坯泡:氧化泡似小米粒,断面呈灰黑色;
起 泡
还原泡比氧化泡大,断面发黄;
釉泡:较小,位于釉层表面,位于边缘或 棱角处又称水边泡,坯体或釉料 可溶盐过多造成。
硫酸盐分解释放二氧化硫在釉面玻化前排出。 CaSO4+CO==CaSO3+CO2 ,CaSO3==CaO+SO2 转变点低于釉料始熔温度150℃, CO浓度3%~5%
3.弱还原阶段(1150-烧成温度) 防止燃烧不充分造成残碳,趋于中性气氛 非晶态(玻璃相)增多,液相的表面张力使颗粒相互 拉近,坯体逐渐致密;熔解 Al2O3+SiO2 生成莫来石, 形成骨架,增加坯体强度。 高温阶段瓷坯的特点: 1)强度增大; 2)吸收率和孔隙率降低; 3)体积收缩; 4)光泽度增加。 避免升温过快,控制还原气氛的浓度,减小窑内温差
二、梭式窑和钟罩窑(现代间歇式窑炉)
新型的间歇式窑具有下列优点:
1)间歇式窑生产制度灵活,窑可靠近生产制品 的地点砌筑安装,缩短运输线路。
2)设备投资低。
3)燃料消耗比与普通间歇窑低,动力消耗少, 费用低,砌筑安装更加方便。 4)可以通过光电控制机构对温度和窑内气氛进 行调节,大大减少上釉产品的烧成缺陷。 5)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
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质时的 相应温度,即烧成时的止火温度, 实际上是一个允许的温度范围,称 为烧成范围
升温速度 升温速度
烧成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
长石质瓷坯不同温度下的相组成
升温速度
烧成温度 (℃) 1210 相 组 成 (%) 玻璃相 36 38 莫来石 19 23 石英 42 37 气孔体积 (%) 3 2
4、石英的晶型转变和少量液相的形成
三、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
玻化成瓷期,坯体开始烧结,釉层开始熔化
1. 氧化保温阶段(950-1020 ℃) 促使中温阶段各反应反应完全,使窑内温度均匀;
2. 强还原阶段(1020-1150 ℃) 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硅酸铁。 FeO+SiO2==FeSiO3(1150℃)
终冷
第二节 烧成设备
火焰与制 烧成作用 烧成过程 品的位置 素烧窑 釉烧窑 烤花窑 间歇式窑 连续式窑
燃料
固体燃料窑 明焰窑 液体燃料窑 隔焰窑 气体燃料窑 半隔焰窑 电为能源窑
一、倒焰窑(老式间歇式窑炉)
特点:生产方式灵活,结构简单,温差小,但周期长, 劳动强度大,热效率低,适合多种制品的烧制 。
三、隧道式窑(连续式窑炉)
隧道窑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热利用率高,燃料消耗低; 3.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4.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不足之处:
1、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一次投资较大。 2、烧成制度不宜随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生产和对 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轻差。 3、隧道窑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放不尽造成微
细针孔,釉泡破裂后不能填平釉面。
色黄 火刺 黑斑 烟熏
发黄:升温太快,Fe3+未能全部还原 火刺:匣体密封不严,火焰直接与制 品接触,边缘呈黄色或褐色; 黑斑:烧成气氛控制不当,有机物中 碳素在高温下沉淀而显黑色。 烟熏:碳素,有机物沉积而未被氧化
坯釉料配方不合理
烧成过程中常用的烧成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掌握烧成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预 防措施。
第一节 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烧结类型 气相烧结 固态烧结 扩散 物质迁移机理 蒸发-凝聚 驱动能 蒸汽压差 自由能或化学位差
液相烧结
反应液相烧结
粘滞流动、扩散
毛细管压力、表面张力
粘滞流动、溶解-沉淀 毛细管压力、表面张力

釉面砖: 1150~1250℃,时间1分钟;
五、冷却阶段
烧成温度~850℃;降低成本,防
急冷
止析晶和低价铁再氧化,提高坯体 强度,速率为150~300℃/h;
缓冷
850~400℃;注意石英相变,冷却 速率不宜过大, 速率为40~70℃/h; 400 ℃ ~ 室温 ; 可以快冷,含有大量 方石英的坯体应缓冷 , 速率可大于 100℃/h;
防范措施: 水分含量>3%, 严格控制升温速度; 水分含量<1%, 可以加速升温;一般控制在2%; 加强通风,提高干燥速度;控制烟气温度,防止凝水;
二、中温阶段(300-950℃)
分解氧化和晶型转化期
1、结构水的排除
600℃ Al2O3 2SiO2 2H2O 400 Al2O3 2SiO2 2H2O
目的:最佳热工制度,达到高产低耗
⑴ 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
⑵ 坯体形状,厚度和入窑水分
薄壁小件-快烧;厚壁大件-缓烧
⑶ 窑炉结构,燃料性质,装窑密度 是实现烧成制度的重要因素。
⑷ 烧成方法
同一种坯体采用不同的烧成方法时,
要求的烧成制度各不相同。
二、温度制度-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取决于热应力与抵抗热应力的能力
①气氛对陶瓷坯体过烧膨胀的影响
②气氛对坯体的烧结温度和收缩的影响
③ 气氛对坯的颜色和透光性及釉层质量的影响 a. 影响Fe,Ti的价数,氧化气氛下析出胶态 Fe2O3使坯体显黄色;还原气氛下FeO形成 玻璃相坯体呈淡青色; 还原气氛下,TiO2→Ti2O3显蓝或紫色;
b. 在还原气氛下SiO2和CO分别还原为Si和C, 使制品表面产生黑斑。
第十二章 烧 成
6/1
12/2
烧成是指坯体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 应,使坯体矿物组成与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外形尺寸固定,强度提高,最终获得某种特定 使用性能陶瓷制品的过程。
学习要点
掌握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各温度段所经 历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 了解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与 釉层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