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延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的寓意。

可全⾯提升孩⼦们对于语⽂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纲的要求,经过教学⽬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语⽂A版⼩学五年级下册语⽂课件:《延安》,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教学⽬标
1.初读课⽂,理清⽂章的脉络,了解课⽂的⼤体内容。

2.学⽣字词。

重点掌握“窑”“渠”“梁”⼏个字的结构与书写,理解“丰⾐⾜⾷”“万古不朽”的含义,并能⽤其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延安的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
1.同学们,今天⽼师给⼤家带来⼀些图⽚,你们想看吗?看后要说⼀说,这是什么地⽅?(课件播放)
2.对,这⾥是⾰命圣地——延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延安》。

⼆、学习新课
1.初读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语。

2.⾃学⽣字词(学⽣利⽤⼯具书进⾏⾃学)。

理解“丰⾐⾜⾷”“万古不朽”的含义。

同时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解答。

3.让学⽣汇报课前查阅的有关延安的历史资料。

4.默读课⽂,边读边思考⽂中都写了哪些内容?从中找出⾃⼰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遍。

5.汇报学习情况,理清⽂章的脉络。

A.简介延安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然环境。

B.叙述延安⼈民与之间的亲密交往和亲⼈般的深厚感情。

C.描写延安美好的时光。

6.概括地说说全⽂的主要内容。

7.当作者踏上延安的⼟地,看到那⾥的⼭、⽔、亲⼈,⼼头会有怎样的感慨和期望呢?请你再仔细地读读课⽂,看看作者是抓住哪些⼈物和景物描写延安的美好时光的?
8.⼤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和⼩组同学交流交流。

9.学⽣汇报:
⼈物:⽂章的3、4、5⾃然段,体会⽑主席为什么深受爱戴?
景物:①最美的时⽇——夏秋之交。

②延安夜晚的美丽景⾊。

10.指名读⾃⼰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理由。

(课件出⽰)这些美好的句⼦,寄托着作者对延安的赞美和祝愿,我们应该记在⼼⾥。

请⼤家选择喜欢的句⼦记⼀记。

三、回读全⽂,进⼀步体会⽂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丰⾐⾜⾷”和“不朽”造句。

【篇⼆】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字新词。

(2)理解课⽂内容,了解⾰命圣地延安以及当年⽑主席在延安⽣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延安对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

过程与⽅法
以学⽣为主体,引导学⽣⾃读⽂本,通过⽂本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美,从⽽感受到作者对延安对的⽆⽐热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延安对的⽆⽐热爱。

(2)激励学⽣发扬⾃⼒更⽣、艰苦奋⽃的延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命圣地延安以及当年⽑主席在延安⽣活的情景
难点:感受⽂章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准备:
⽣字词语灯⽚。

搜集延安的图⽚资料以及当年⽑主席在延安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介绍延安,导⼊新课
1.教师板书“延安”: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在中国现代占有特殊的地位。

2.引导学⽣反馈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你们对延安有其他的补充介绍吗?(⿎励学⽣⾃由发⾔)
3.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杜鹏程⼀起⾛进⾰命岁⽉中的延安,⾛进我们的伟*⽑泽东。

⼆、提纲导路,学⽣⾃读
1.教师出⽰⾃读提纲,学⽣⾃读课⽂。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字新词,把课⽂读准读通顺。

(2)边读课⽂边想象画⾯。

(3)想⼀想作者抓住了哪些⼈物和景物来描写?
(4)画出⽂中你喜欢的句⼦,有感情地读⼀读
2.学⽣按要求⾃读。

3.集体反馈,检查字词。

(1)教师出⽰⽣字灯⽚,指名读。

特别是“滨、粱、窜”的读⾳。

(2)出⽰词语,多种形式读。

四季常青庄严美丽万古不朽丰⾐⾜⾷⼭清⽔秀青⼭绿⽔
朴实优美⼴阔深刻万丈⾼楼
4.指名分段读课⽂,检查学⽣的读通情况。

三、⼤胆想象,感受画⾯美
1.激发:同学们,这篇课⽂就像⼀⾸⼩诗,充满着诗情画意。

相信你们刚才读⽂的时候,脑海⾥已经呈现出许许多多美丽的画⾯。

能⽤⾃⼰的语⾔来描述⼀下吗?
2.学⽣⼤胆描绘⾃⼰想象到的画⾯。

教师适当评价,引导:
你是从⽂中哪些语句想象出这样的画⾯的?把这些语句读⼀读。

评议。

⼩结:延安的景物延安的⼈
学⽣⾃由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体会感情。

1.同学们了解了延安景⾊的美好,也了解了延安⼈民⽣活的情景以及党中央和⽑主席在延安坚持⾰命⼯作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讨论:作者写本⽂的⽬的是要表达⼀种什么样的感情?
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更⽣、艰苦奋⽃、实事求是、全⼼全意为⼈民服务。


五、课后作业
1.从课⽂中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

2.有感情地再次读读课⽂。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