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14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A组基础达标
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
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A [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故A错误。
]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B [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意在考查学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
依据孟德尔实验过程及演绎推理,遗传因子在细胞中成对存在为假说内容,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关系,B项错误。
] 3.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 )
A.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B.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C.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D [本题考查对测交实验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对测交实验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难度中等。
用测交实验来检测F1是不是纯合子,是将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正确。
]
4.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
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
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C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学生在理解和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小。
鉴定显性表现型动物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的方法,即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如果后代全为黑色猪,说明该黑色公猪的基因型为BB ,如果后代中出现了白色猪,说明该黑色公猪的基因型为Bb 。
]
5.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 .3∶1
B.15∶7 C .9∶7
D.15∶9
C [根据杂合子自交n 代,其第n 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三年之后F 3的杂合子的概率为:1/23
=1/8。
则F 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7/16,隐性纯合子7/16)。
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1/8+7/16)∶7/16=9∶7。
]
6.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 1全部为灰身果蝇。
让F 1自由交配得到F 2,将F 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 .1∶1 B.2∶1 C .3∶1
D.8∶1
D [假设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为B 、b ,F 1自由交配,产生F 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分别为1/4BB 、2/4Bb 、1/4bb ,将F 2的灰身果蝇取出(1/3BB 、2/3Bb),让其自由交配,后代能出现黑身果蝇的只有2/3Bb×2/3Bb 交配组合,出现黑身果蝇的概率为(2/3)×(2/3)×(1/4)=1/9,出现灰身果蝇的概率为1—1/9=8/9,故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
]
7.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A 为红色,Aa 为粉红色,aa 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F 1,F 1自交产生F 2。
下列有关F 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B .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C .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 .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C [AA×aa→F 1(Aa ,粉红色)――→⊗
F 2,F 2中AA(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1∶2∶1,故F 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
8.苏格兰牛的耳尖V 形与非V 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V 形耳尖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 .Ⅲ3中控制非V 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D .Ⅲ2与Ⅲ5生出V 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3/4
C [由Ⅱ1、Ⅱ2都是V 形耳尖生出非V 形耳尖Ⅲ2,可知,控制耳尖性状的V 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是Ⅱ3是
非V形的,因此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错误;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均为杂合子,但是Ⅲ1是否是杂合子未知,B错误;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父母均提供一个,其母亲的非V形耳尖的基因也可能来自Ⅰ1或者Ⅰ2,C正确;用A、a表示相关基因,则Ⅲ2与Ⅲ5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因此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
9.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________,父亲________,母亲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4)如果该女患者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7号的双亲(5、6号)均为患者,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Ⅲ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
(3)多指男患者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所以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后代所有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
(4)正常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只有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时才会有正常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1-1/3=2/3。
【答案】(1)显(2)AA或Aa Aa Aa (3)AA、Aa、aa (4)2/3
10.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设: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
若该假设正确,则B组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设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为了测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解析】(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通过A组可以确定红花为显性性状,通过B组可以确定蓝花为显性性状,两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A+相对于A、a是显性,所以蓝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中没有A+,只有基因型为Aa与Aa的个体作亲本时,子代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3)红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A+a、A+A 4种,基因型为AA的植株是蓝色,所以用基因型AA的植株与上述四种基因型
的亲本杂交时,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为A+A+和aa。
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为A+A。
【答案】(1)A B (2)Aa×Aa(3)4 A+A+和aa A+A
B组能力提升
1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D [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无尾猫自交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有尾猫是隐性纯合子。
无尾猫与有尾猫的交配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各约占1/2。
] 1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即F1(W w)产生配子的类型。
]
13.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x—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A [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 b)对白化(C x)为显性。
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 c)对白化(C x)为显性。
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黑(C b)对银(C s)为显性,银(C s)对白化(C x)为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项正确;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
有10种,B项错误;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可以确定C b(黑色)、C s(银色)、C c(乳白色)、C 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C项错误;由于四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D项错误。
]
14.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 血型的基因。
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C、c ch、c h、c,C基因对c ch、c h、c为显性,c ch基因对c h、c为显性,c h对c为显性。
C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有________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Cc 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中有全色兔和青旗拉兔,让子代中的全色兔与喜马拉扬杂合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解析】(1)决定家兔毛色一共有4个基因,全色基因型可能是CC、Cc ch、Cc h、Cc,青旗拉基因型有c ch c ch、c ch c h、c ch c,喜马拉扬的基因型可能是c h c h、c h c,白化的基因型是cc,故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10种,其中纯合子有CC、c ch c ch、c h c h、cc 4种。
(2)根据全色兔和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特点,二者杂交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c ch基因只能存在于全色兔中,所以两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Cc ch、c h c h或c h c。
(3)基因型为Cc 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全色兔的基因型有CC(1/3)、Cc ch(2/3),与喜马拉扬杂合兔(c h c)交配,后代中只有全色兔和青旗拉兔,比例为2∶1。
(4)鉴定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最好选择测交,即让喜马拉扬雄兔与多只白化雌兔交配,若后代只有喜马拉扬兔,则该喜马拉扬兔为纯合子c h c h,若后代有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为c h c。
【答案】(1)10 4 (2)Cc ch c h c h或c h c (3)全色∶青旗拉=2∶1
(4)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后,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该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
c h c h,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为c 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