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蛾眉(é méi) 寂寥(jì liáo) 谚语(yàn yǔ)
心旷神怡(xīn kuàng shén yí)
轻描淡写(qīng miáo dàn xiě)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目不忍睹(mù bù rěn dǔ) 信手拈来(xìn shǒu niān lái)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 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
思索,就能写出来。
激趣导入
无言之美是什么呢? 无言之美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无言之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言之美是“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无言之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无言之美是陆游和唐婉沈园相遇的”错,错,错“......
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明确观点
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找出表明作者 观点的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涕。







段落
内容
话题导入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 )—( ) 由孔子与弟子的一段话,引出

”话题
( )-( ) 阐述( )与( )的关系,文学能 不能,要不要言尽其意。
7—12

列举( )( )( )( )实例,论证无言 之美。
13
归纳: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借助批注和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填写表格。 (2)小组合作互助完善表格,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第三章
请输入您的标题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 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课堂小结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 美。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 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 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 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 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拓展思维
1.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表现“无言之美”的例子吗?
图画
文学
音乐
雕刻
2.回归部编版教材中体现“无言之美”的例 子,并说说美在哪里?试着写一些文艺美 学评论。 注:此题可作为课内讲解的课外延伸作业。
谢谢
念前陈登
天不子幽
地见昂州
之古

悠人

悠,
,后
独不

怆见

然来

而者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思路
2.作者从图画、文学、音乐和雕刻四个方 面来阐述了“无言之美”,他分别用了哪 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1)学生展示交流。 (2)课堂小结。
请输入您的标题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 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圈点勾画。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3.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思路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并绘出简 要的思维导图。
(1)学生阅读课文,自己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小组合作交流,限时2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思维导图。
层次
无言 之 美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 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 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 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 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 学习中。
3.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 系” , 深入理解,体会“ 无言之美” , 提 高 审 美 修 养。
预习检测
意蕴(yì yùn) 附丽(fù lì) 姑且(gū qiě)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思路
思维导图绘制




孔子与子贡的
“无言”的话题
对话
绘画
言与意的关系。 以言达意的文学 为例,说明文学 乃至一切艺术都 是尽量以言表意, 而不能也无需全 然用言表意。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 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
结 论
越大越深越真切。
文学 音乐 雕塑
无言 之美 的论 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