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体?何为水体污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是河流、湖泊、沼泽、⽔库、地下⽔、冰川和海洋等“贮⽔体”的总称。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体不仅包括⽔,⽽且也包括⽔中悬浮物、底泥及⽔中⽣物等。

从⾃然地理的⾓度看,⽔体是指地表被⽔覆盖的⾃然综合体。

⽔体可以按“类型”分区,也可按“区域”分区。

按“类型”分区时可以分为海洋⽔体和陆地⽔体;陆地⽔体⼜可分成地表⽔体和地下⽔体。

按区域划分的⽔体,是指某⼀具体的被⽔覆盖的地段,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是三个不同的⽔体,但按陆地⽔体类型划分,它们属于湖泊;⼜如长江、黄河、珠江,它们同为河流,⽽按区域划分,则分属三条⽔系。

区分“⽔”和“⽔体”的概念⼗分重要。

如⾦属污染物易于从⽔中转移到底泥中(⽣成沉淀或被吸附),⽔中重⾦属含量⼀般都不⾼,仅从⽔着眼,似乎未受到污染,但从整个⽔体来看,则很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

重⾦属由⽔转向底泥可称为⽔的⾃净作⽤,但从整个⽔体来看,沉淀在底泥中的重⾦属将成为该⽔体的⼀个长期次⽣污染源,很难治理,它们将逐渐向下游移动,扩⼤污染⾯。

⽔和⼤⽓⼀样有⼀定的组成成分。

⼀般来说,天然⽔中含有三⼤类物质:⼀是溶解物质,包括钙、镁、锰、铁、硅、铝、磷等的盐类或其它化合物;⼆是胶体物质,包括硅酸、腐植酸胶体等;三是悬浮物质,包括粘⼟、微⽣物等。

未受污染的天然⽔体所含各种成分(即所谓“本底含量”)也会由于地区、季节的不同有⼀定的变化。

适于⼈类及其它⽣物⽣存和⼯农业⽣产的⽔质,对其各种成分的要求都有⼀定范围,超过⼀定限度,特别是有毒物质超过⼀定数量,就会给⽣物的⽣存环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体污染是指排⼊⽔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体中的本底含量和⾃净能⼒即⽔体的环境容量,从⽽导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不良变化,破坏了⽔中固有的⽣态系统,破坏了⽔体的功能及其在⼈类⽣活和⽣产中的作⽤。

造成⽔体污染的因素是多⽅⾯的:向⽔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和⼯业废⽔;施⽤化肥、农药及城市地⾯的污染物被⽔冲刷⽽进⼊⽔体;随⼤⽓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沉降或降⽔过程⽽进⼊⽔体等。

污染⽔体的物质成分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机⽆毒物、⽆机有毒物、有机⽆毒物、有机有毒物、⽯油类污染物、病原微⽣物、寄⽣⾍、放射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机⽆毒物如:砂、⼟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它们⼀般和有机颗粒性污染物混合在⼀起,统称为悬浮物(SS)或悬浮固体,使⽔变浑浊。

还有酸、碱、⽆机盐类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

⽆机有毒物主要有:⾮⾦属⽆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CN)、砷(As),⾦属毒性物质如汞(Hg)、铬(Cr)、镉(Cd)、铜(Cu)、镍(Ni)等。

有机⽆毒物如⽣活及⾷品⼯业污⽔中所含的碳⽔化合物、蛋⽩质、脂肪等。

有机有毒物,多属⼈⼯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农药DDT、六六六等、有机含氯化合物、醛、酮、酚、多氯联苯(PCB)和芳⾹族氨基化合物、⾼分⼦聚合物(塑料、合成橡胶、⼈造纤维)、染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