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小儿常用药物的选择
2、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3、小儿给药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
小儿用药护理
重点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时间分配、个性修改等)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第四节小儿用药护理
儿童用药特点:
1、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
2、小儿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3、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4、胎儿乳儿易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5、遗传因素
一、药物的选择
1、抗生素
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使用前先做药敏试验
预防二重感染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退烧药
6个月以下慎用退烧药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布洛芬
4-6小时一次,每天不超过4次
紧急:安乃近滴鼻,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
3、镇静止惊药
4:3:2含钠液:盐糖碱混合液,9份的量,其中有三份没有张力,故该溶液张力为2/3张。
三、液体疗法
目的:
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即补其所失、供其所需、纠其所偏。
(一)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补: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防惊补钙
三先: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
1.定量
口服法:依据年龄选剂型、依据病情选方法、小婴儿喂药的方法、不宜欺骗患儿或将药物与食物混合服用
注射法
外用药
其他
10'
20'
20'
20'
课堂练习
其他
小结与作业
10'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研组长签字:年月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药物应用护理课程电子教案
4.加强急诊文件管理
第二节住院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
1.迎接新患儿;(床位、病案、入院登记本、诊断卡、床头卡)
2.入院护理评估;(护理体检,生命体征)
3.清洁护理;(24小时内完成)
4.环境介绍;
5.危、重症患儿入院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
(一)健康史
(二)住院护理常规
1.清洁卫生护理;
常用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
不用吗啡、可待因
4、镇咳、祛痰、止喘药
祛痰和雾化为主
不主张使用强镇咳药
氨茶碱止喘,但新生儿和小婴儿慎用,引起惊厥。
5、泻药与止泻药
6、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药物剂量计算
计算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体重(kg)×每日(或每次)每公斤所需剂量
按年龄计算
按成人计量折算
按体表面积计算
三、给药方法
5%和10%的葡萄糖溶液(无张力)
(二)电解质溶液
(三)混合溶液
(四)口服补液盐(ORS液)
常用的补液盐有如下几种:
2:1含钠液:生理盐水与1.4%碳酸氢钠溶液以2:1的容积比进行混合配制,为一种等张溶液。
1:4含钠液: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以1:4的容积比进行混合配制,为一种1/5张溶液。
2:3:1含钠液:盐糖碱混合液,6份的量,其中有3份没有张力,故该溶液张力为1/2张。
备注(时间分配、个性修改等)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总量及分布特点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间质液所占比例越大
(二)水的摄入与排出特点
年龄越小,水的交换率越高,不显性失水越多。
(三)体液调节特点
年龄越小,肾脏调节能力越差
二、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
(一)非电解质溶液
2.病室消毒护理;(紫外线)
3.饮食护理;
4.休息护理;
5.给药及安全护理;
6.基础护理(测量体温、体重、脉搏、呼吸、血压)
7.心理护理。
(三)出院护理常规
1.办理出院手续;
2.健康指导;
3.征求意见;
4.记录及整理有关文件;
5.床单位消毒。
第三节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
一、住院患儿心理反应及护理
药物应用护理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课题:住院患儿的护理授课教师:NO:
授课班级
护理班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了解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
2、掌握住院护理常规
3、熟悉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住院护理常规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时间分配、个性修改等)
2.营养不良伴腹泻时的液体疗法
量宜减1/3,张力宜高,速度宜慢
3.新生儿的液体疗法
量不宜多,张力不宜高,速度宜慢
课堂练习
其他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1、婴幼儿住院后有哪些住院心理反应?
2、简述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
3、补液时,累积损失的补充如何定量、定性、定速?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2.定性
3.定速
4.纠正酸中毒
当pH<7.3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
用量(ml)=(-BE)×0.5×体重(kg)
稀释成1.4%碳酸氢钠溶液
先给予计算量的1/2
5.纠正低钾血症
6.纠正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
(二)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
1.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量不宜多,张力不宜高,速度宜慢
授课课题:住院患儿的护理授课教师:李杨NO:11,12
授课班级
2013秋护理班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学时数
4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
2、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
3、熟悉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
教学内容
小儿液体疗法
重点难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二、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5'
15'
15'
15'
10'
课堂练习
其他
小结与作业
10'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研组长签字:年月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药物应用护理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课题:住院患儿的护理授课教师:李杨NO:10
授课班级
2013秋护理班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
一、小儿门诊
(一)设置
1.预诊处
设置:设在儿科门诊的入口处,出口设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向门诊候诊室,一条通向隔离室
目的:减少交互感染、及时抢救危重儿
预诊方式:简明扼要问诊、望诊、体检
2.挂号处、测量体温处、候诊室、诊查室、治疗室、化验室等
教研组长签字:年月日
二、小儿急诊
(一)设置
抢救室:呼吸机、心电监护、气管插管、供氧设备、吸引装置、物化吸入器、洗胃用具;各种穿刺、切开包、导尿包等治疗用具。抢救车1台,急救药品和物品。
观察室(辐射台)、治疗室、小手术室
(二)护理管理
1.急救五要素:人、技术、药品、设备、时间
2.执行急诊岗位责任制度
3.建立并执行各科常见急症的抢救护理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