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下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下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XX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经济和XX的,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当今高度的XX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
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XX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XX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XX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
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础构建的人力**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
传统的“实验室XX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XX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XXXX势在必行。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XXXX 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XX教学,先后被评为“**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普通高等学校XX教学示范中心”。
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
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XX实验教学平台。
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XX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XXXX 1.打破学科界限。
XX XX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
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XX性强的学科。
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XX的关键是XX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XX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XX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XX、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XX 服务实施与评价、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设计实验项目。
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湘江水体污染与居民健康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等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
通过使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XXXX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XX
根据当今公共卫生形势变化,整合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常用实验方法、XX 技能以及数据和信息处理方法,打破传统“实验课程按理论课程分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网络与社区XX”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期参与科研创新”,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XX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逐步实现启发式、
互动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XX实验教学与公共卫生XX训练紧密结合,交叉进行、互为补充的XX教学新格局.XX
3.拓展“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理论教学与XX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探索公共卫生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理念-思维—知识—技能—素质",XX了“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拓展“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平台的功能。
XX师生互动,促进交流,传道—授业—解惑。
今后进一步通过培训教师的创业与创新理念和技能,转化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拓展“教与学”和“理论与XX”两个对接的内涵,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作为两个对接的结合点。
拓展“早期接触XX,早期了解XX,早期服务XX"的XX活动内容,在三个早期活动中激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的选题灵感。
通过XXXX活动,培育并养成学生强烈的XX责任感和XX服务意识,培养并鼓励学生立志用所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从而走出一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色之路。
4.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外。
XX
XX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将教师研究课题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科研课题引入理论与实验教学XX之中,开展XX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XX,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常规教学。
XXXX 5.与时俱进,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条列的教育。
XX XX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时代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疾病谱的变化,不断补充修改教学内容。
SARS、高致病性XX、手足口病的流行暴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流行病学教
学中XX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重要性。
将《XX国传染病防治法》、《XX 国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与公共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纳入流行病学等实验课程的常规教学之中,同时增设消毒和灭菌、流行病学思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等内容,以期达到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公共卫生服务XX,与时俱进,使学生不仅掌握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而且熟悉疾病防控的相关XX策、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解决问题的能力.XX
6。
紧追学科前沿,注重实验技术研究,保持实验内容与技术与时俱进.
XX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时代性强,要求注重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现代技术手段或具有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案例讨论的同时,结合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如核酸电泳分析、PCR、核酸杂交以及核酸点突变分析技术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追踪与判定中的应用与重要意义。
XX 7.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XXXX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参与情况及参加XXXX调查和科研活动情况与表现,这对于综合衡量学生真实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的形式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总之,我们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导,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抓好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XX
:
XX [1]夏茵茵,冯翔字,王应雄,邱景富.从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浅析公共卫生教育方向[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8(278):633-634。
XX
[2]徐缓.XX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的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22(2):95-97.XX
[3]罗文海。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XX[J].医学研究与教育,2021,28(1):102-105.XX
[4]李乐,何淑雅,唐双阳,廖力,谢红卫,李良,让蔚清.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9):12—13。
XX
[5]曾怀才,贺性鹏,贺庆芝,黄炼,单晓云,宋凤梅.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1,(27):144—145.
[6]肖方竹,黄波,李乐,唐艳,何淑雅。
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医学生创新XX能力[J]。
基础医学教育,2021,(10):960-962.
XXXXXX
预防医学写作要点
导语:科研是作者的科学思维, 通过科学XX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后,按论点和论据所写成的论证性文章。
预防医学写作要点都有哪些?以下是**为大家搜集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预防医学写作要点XX XX第一:思想性。
医学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
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医学同样要体现党和XX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XX 策,XX理论与XX、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
XX
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L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XX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XX 第二:创新性。
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XX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
所谓“创”,是指医学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
所谓“新”,是指医学所提供的信息是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
XXXX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
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
.XXXX 第三:科学性.衡量医学水平的首要条件是的科学性。
在评价医学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
XX 医学写作的科学性分类:XX
(1)、分为原著和编著两类;XX
(2)、按写作目的分类:学术和学位两类;XXXX(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四类;XX XX (4)、按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资料分析、经验体会五类;XX (5)、按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等。
XX XX 所以,作者必须根据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资料的内容,选择相应体裁的表达形式。
XXXX1、坚持严肃的态度:有一种观
点认为“态度决定一切"。
医学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对待科学严肃认真,不夸大其词,不掺杂水份,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
XX 2、坚持严谨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心浮气躁,沉入不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当中去。
XXXX 3、坚持严密的方法:每一项实验或者临床观察,均应有严密的计划和步骤.在应用严密的操作和相关的程序当中,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设计和论证。
XX 由此,一篇好的医学诞生,既要有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又要有具体的实施和认真的总结,我们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到“严肃、严谨、严密”。
XX XXXXXX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