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章末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P2活动思考
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1-3||,图1-4;图1-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条件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教材P3
活动思考
~4
第一个是天灾||,第二、三是人祸||。

教材P5活动探究
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
(1)地形:河口三角洲地形||,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会造成洪涝灾害||。

(3)河流:流经该国最大的河流是恒河||。

河流纵横||,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加重水灾||。

(4)位置: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

教材P6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所以灾害发生次数有上升趋势||。

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但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也不断增大||。

教材P6活动思考
1.不是||。

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某种灾害的概率是2%||。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

教材P7活动探究
1.存在联系||。

水汽少将导致气候变化激烈||,吸收长波辐射的热量减少将导致寒冷||。

2.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直接导致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情形称之为灾害链||,也叫次生灾害||。

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流行等就是典型的灾害链||。

教材P7活动思考
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

教材P8活动探究
材料一:区域性;材料二:联系性;材料三:周期性;材料四:不可避免性、严重性等||。

教材P9活动思考
教材P10图1
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教材P10活动思考
土壤缺水导致根部缺水||,叶片蒸腾的水分多||,引起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失调;空气缺水导致空气蒸发作用强||,蒸腾消耗的水分很多||,植物吸收的水分不足以弥补这种支出||,就会引起水分亏缺||。

教材P11活动思考
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教材P13活动思考
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

教材P14活动探究
1.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

2.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

教材P17活动思考
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教材P17活动探究
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九州岛和北海道||。

3.A、B两地震级相同||,A由于离震中近||,所以烈度大||。

教材P18活动探究
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

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

3.(1)伊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地震可以摧毁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造成人员伤亡||,诱发其他地质灾害共同影响人类||,比如火山、海啸等||。

教材P18阅读“美国旧金山的地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教材P24活动探究
1.
2.洪峰流量减小而水位却上升||。

说明河道、湖泊淤积使河道湖泊调峰能力下降||。

教材P25活动思考
1.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甲基汞、重金属粉尘、镉、多氯联苯、光化学烟雾等||。

2.公害事件:如: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

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

教材P26活动探究
因地而异||。

比如:南北方的差异:气候变暖||,对于北方有利的是农业生产的积温值可能增加||,但是可能降水减少||,造成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教材P27活动思考
氟利昂作为氯氟烃化合物中的一类||,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极难被分解、不可燃、无毒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发泡剂等都使用了氟利昂||。

氟利昂在使用中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了它将长时间滞留于此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由于氟利昂不能在对流层中自然消除||,只能缓慢地从对流层流向平流层||,在那里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分解后产生的原子氯将会破坏臭氧层||。

教材P28
活动思考
~29
水库大坝越高||,地震概率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