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岱《槎河山庄图》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由清代著名画家唐岱于清康熙五十年
(1711年)绘制的《槎河山庄图》,
著名杰出画家王原祁作题。
现珍藏于山东博物馆。
笔者历经三个月的时间,对山东博物馆珍藏的唐岱《槎河山庄图》画卷里的书题进行抄录,反复进行了点校。
依书题顺序做以解析,供研究探讨。
山东博物馆珍藏的《槎河山庄图》,绢本设色,画心纵29厘米,横538厘米;画裱纵29厘米,横1590厘米。
《槎河山庄图》
唐毓东画 王麓台题 诸城刘氏家藏
槎河山庄诗有序
东坡诗中九仙山有二,其云在东武,奇秀不减雁宕者,余家实依其麓,曾大父西溪农部之别墅也。
以付大父青岑方伯,亦为别业。
传至第二伯父家焉,草堂有二,斋庐倍之。
楼为内室者三,先文正公尝读书其中之锦秋亭。
逮后,兄弟七人㭊而居之,鸡栖豚棚,略无隙地,食指渐多而产不加,昔势固尔尔。
由九仙而东为大劳小劳,前人谓荣成县之荣即劳字之误,盖劳山成山也。
又有五莲山,明神宗时山僧医目有效,敕建光明寺,其额尚在,游九仙者必游五莲,坡诗未及,殆以为一山耳。
图中苍翠绵亘可数百里,傍海诸峰,面目斯在。
唐生画此卷,王麓台前辈题,谓可为元明人后劲,是其生平合作。
向在第十六叔父善溪先生处,闲以授余,因为五诗附入书卷中,以求题咏,而叙其缘起如此,右人日为槎河山庄。
有墅颇萧爽,依山傍海滨。
相逢采药侣,仿佛种桃人。
服饵藷兼术,蚕丝槲又椿。
资生聊取具,俗朴未言贫。
两世作别业,闲中时一过。
藩篱从缺漏,书史自骈罗。
但觉幽栖好,宁论岁入多。
到今勤菽麦,无地借烟萝。
画里山容古,寻真日月长。
灵仙何缥缈,云海自苍茫。
僧舍钟鱼近,田家匕筯香。
锦秋亭畔路,陈迹未能忘。
故物今余几,丛残雪后鸿。
良工心独苦,哲匠语还公。
往事浮云外,流年逝水中。
园亭童稚见,华发已成翁。
唐岱《槎河山庄图》解析
郭公仕 程 红
编辑|屈梦夏820481337@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诸父一人在,年来稀信音。
平生惟笔砚,久矣谢朝簮。
付嘱知偏惜,流传意更深。
待求篇什富,持慰老人心。
乾隆甲辰十月廿六日
东武刘墉书大风声实被,旧宅画图垂。
食粟厅无马,为田世有诗。
春秋睠嘉树,本末具清时。
并美石门瀑,谁能专郁离?
乾隆壬子孟春
为石庵师傅题槎河山庄图
皇十一子身依魏阙念家乡,人望犹思岳降祥。
地独秀灵钟百里,墅余桑梓荫千章。
锦秋不断书香古,东海常留世泽长。
入眼清风佳句在,披图何异午桥庄。
壬子正月九日
题奉石庵师傅清教
皇次孙岱宗亘齐鲁,沧海郁东注。
岳脉驱游龙,鞭石有余怒。
奔马数百群,腾踔入海去。
且行或且峙,一一奇秀露。
其中九仙山,乃在洞天数。
荣成与五莲,颌颏相撑捂。
玉室金为堂,绛节六朝驻。
椿檞饱山茧,鸡犬辨遥渡。
胜地槎河庄,族姓百千布。
东望凌苍茫,空翠接跬步。
西顾矗万笏,森森媚云树。
荦确缘坡陁,草堂有余慕。
千载锦秋亭,文正读书处。
祖德培经华,相业宠金箸。
接武今冡宰,韦平起朝誉。
青箱发古馨,横陈得绘素。
六法肖天机,平远入神趣。
柿叶战秋风,依稀钓游具。
前辈志心赏,画手追目遇。
宗宝百年余,披图慨初晤。
我昔临东瀛,邮程羁官务。
未祷广德王,长诵东坡句。
亦过雁荡间,丹碧永嘉路。
眼前疑画中,今画忆昔觑。
新从王济叔,索咏山涛署。
所欣见未见,心开荣骥附。
衣香美同朝,揆席赞指顾。
雅量山海钦,令名介繁祚。
琅琊画锦堂,三槐列梐枑。
合在此山中,松篁协韶頀。
奉题石庵冡宰大人家藏槎河山庄图请政
吉林德保稿石庵属我题此图,催之隔岁一字无。
寻常不信着语艰,但为君故心踟蹰。
图中盘礴写九仙,其旁秀削矗五莲。
苍然绵亘百里外,蓬莱缥缈来期佺。
我乡亦有琅琊小越中飞来峰号小琅琊,飞来回望青齐杳。
冈分土断脉还联,元气蒙蒙青未了。
山庄数典闻农部,寻真岁久山容古。
池馆依稀弱岁游,高柯指点先人树。
金秋亭畔路迷茫,一起东山日月长。
幽墅待除松菊径,仙踪难问海云乡。
昨者缄图从海岱,山庄面目分明在。
遍求题咏我敢先,系以五言陈梗概。
往事侵寻忆倍真,
唐岱绘《槎河山庄图》局部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题词画笔两前尘。
云烟过眼纷何限,风雨高楼感又新。
画余行帐稀闻报,拈豪为怍粃糠导。
雪消冰泮春水生,呼童正好双鱼到。
梁国治题世居海岱旧名家,赫赫曾经天语嘉御赐石庵相国诗有海岱高门第之句。
一自沙堤连接武,便无余暇去乘槎。
当年文正此吟哦 槎河山庄为文正公当日读书之所,相国追思感倍多。
剩有画图堪把玩,故园其那隔关河。
麓台弟子列清班,退食公余意兴闲。
满腹烟霞收不住,遥从千里写仙山。
锦川亦有读书堂 关外锦州乃予之故里,松菊于今已就荒。
争似锦秋亭子畔,风光绝胜午桥庄。
题应石庵相国大哥命
世弟庆桂稿昔我常从文正游,为言家住东海头。
大劳小劳青不断,九仙五莲峭更幽。
其中高隐不可见,知名定非第一流。
方蓬万里亦咫尺,群仙若遇开尘眸。
五更绝顶一旷望,金轮红上天半浮。
贝阙珠宫自有在,厎事出没惊蜃楼。
山庄静朴似太古,药栏花圃老树稠。
佳处读书可得道,超然佺羡相朋俦。
一声长啸海水立,千言落纸山灵愁。
洛下讵宜耽独乐,吴中正尔殷先忧。
一弹指顷七十载,故山猿鹤孤鸣秋。
唐岱有笔写其概,岩壑盘互尺幅收。
不尽一重还一掩,尚记某水与某邱。
石庵继相雅有会,颂芬咏骏清而修。
公辅家声迈贤晏,过从宾侣仍羊求。
养生更慕陶贞白,适志深维马少游。
高山深林空想像,神往安能到十洲。
午桥众春共不朽,刻画点缀同浮沤。
二泉亦有数间屋,泉旁谁与为献酬。
双柑斗酒岂艰致,愧尔春林语栗留。
拙修嵇璜题奉题槎河山庄图即和
石庵先生老前辈元韵书呈大教
东武仙灵窟,山椒脉水滨。
隐居求志地,精舍读书人。
鸣和在阴寉,根株上古椿。
清芬良可诵,清极不忧贫。
赤松游有欲,匪计隙驹过。
草色应同郑,兰英岂让罗。
经书藏不少,骨肉聚斯多。
两世苍生望,何能恋苏萝。
御笔标一第,恩偕海岱长。
莲峰真卓绝,蜃市任迷茫。
楼有毫光现,亭余手泽香。
原非筮嘉遁,述德自难忘。
草堂留妙迹,高致俨卢鸿。
以此方嵩少,宁论视上公。
画情丹碧外,诗兴钓游中。
济美衡前哲,惟应玉局翁。
承家超广受,謦欬溯清音。
展卷如函丈,联吟快壹簪。
箕裘名业重,酒羜燕私深。
后学欣晨夕,维桑感素心。
乾隆丁未八月十五日
嘉禾世侍谢墉稿
时年六十有九东海蕴精英,郁为奇山川。
魏巍而洋洋,气秀钟名贤,其地古青齐,起山曰九仙。
巑岏矗神异,下枕槎河湾。
昔有列仙儒,构亭理芸编。
沂国韦布时,相业推仔肩。
静岩老画师,胸怀结云烟。
经营绘山庄,得意其蹄筌。
元明之后劲,誉者心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非偏。
披图读序咏,琳琅满银笺。
昔从文正湘,杖履荣周旋曩余侍文正公湘最久。
再世继燮理,盛德辉后先。
藤厅忝协恭,掌治惭备员。
安敢辞不文,名附青云传。
桑绕诸尊庐,醴涌茫茫泉。
至今锦秋亭,浩气犹蓊然。
石庵相国命题即请钧正
世侍惠龄拜稿万山重迭翠生波,海岱烟云毓秀多。
指点旧游风景在,浓阴犹共仰乔柯。
水石平泉入梦思,何缘重整旧藩篱。
经纶再世推黄阁,正是苍生待泽时。
相公厅院才容马,处士衡门自有家。
数世传来茅舍好,眼前处处种桃花。
难酬青眼愧交深,晨夕追随是素心。
教我题诗留小句,依稀人在画中寻。
壬子五月
石翁大兄大人命题并请诲正
世弟瑛宝拜草石庵先生嘱题槎河山庄图即次元勋请政
傍海依山地,卜居胜络滨。
闲寻餐术客,静作读书人。
雨露滋嘉种,烟霞护老椿。
高风出尘表,乐此不忧贫。
海岱高门第 御赐句,曾经奉使过 丁酉岁,余奉命赴诸城审理冯子明控案,余官秋曹,文正公实为荐举藏。
事缓亲至墓拜谒,惟未至槎河山庄一瞻读书之锦秋亭耳。
看山青未了,望水碧成罗。
一径栖迟少,千村刈获多。
锦秋亭畔地,空自仰松萝。
台上超然处,山屏马耳长 台枕县城,马耳山实当其面。
槎河山庄在马耳山之外,故下云远舍。
近城环绣壤,远舍接溟茫。
地僻嚣尘静,林深草木香。
不缘耽独乐,世业镇难忘。
山庄图画里,竗笔爪留鸿。
云水思槎客,亭台缅鉅公。
松声延户外,花影入帘中。
清兴足朝夕,悠优羡主翁。
一幅佳山水,吟题尽雅音。
林泉欢道服,廊庙庆朋簮。
济美声华远,传家世泽深。
瓣香文正久,落笔更倾心。
意有未畅又赋长歌一首
海洋西岸泰岱东,琅琊古郡称雄封。
东武一
城据其胜,嵯峨马耳森屏风。
扶淇西流入潍河,
唐岱绘《槎河山庄图》局部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曲折转与北海通。
云蒸霞蔚苍莽外,岚光树色烟雨中。
山水争奇人物秀,高门刘氏族居右。
九仙之麓槎河滨,世有别业递相守。
草堂寂寂斋庐深,松菊绕门月到牖。
书田菽粟一心耕,幽僻无营傲谷口。
一园轩敞锦秋亭,清华满目芷兰馨。
文正幼时曾居此,讨论典坟穷六经。
立朝风采照今古,钟英岂徒笔砚灵。
有园勿居是敦睦,平泉午桥非亲亲。
唐生胸中有蹊径,下笔写图心手应。
苍翠淡远各肖形,高低木石皆清润。
百里风光尺幅中,麓台曾许称后劲。
有此真境有此图,过眼烟云心不兢。
我昔奉使到县城,展谒祠墓竭夙诚。
槎河远在县之野,驱车未得窥轩楹。
胜地虚过哲人逝,披图感我无限情。
山高水长世济美,安得结庐作比邻。
世弟胡季堂稿
一 千迭云岚四面开,原非无地起楼台。
如何画里莱公宅,只似孤村傍水隈。
二 数重老屋是家赀,还自西川宦槖遗。
指点空亭读书处,清风一榻忆吾师。
三荒园渐渐种桑麻,犹说裴公旧杏花。
可是萧然徒四壁,只凭画卷向人夸。
敬观槎河山庄图,缅然有作兼戏。
恼石庵参知书名震天下,无敢代存余书者,不得已而自书之,亦一奇也。
癸丑十一月
河间纪昀题并识槎河山庄方伯筑,平泉绿野名争芳。
过庭文正读书处,锦秋亭古云苍茫。
世美卿公讵惭尹,石庵书笔尤雄强。
携图示我索我咏,惭我腕弱嗟老荒。
麓台手题唐岱画,峰峦近远疑庐匡。
神山画锦那并取,黄鹄回首天一方。
忆昔丁年谒东合,美皙公子惊仙郎。
授毫竞韵搏狻虎,并驱肩牡嗤亾羊。
中间离合五十载,衰皤风泊蓬瀛航。
文章功德两何有,肉食苦鄙蔬笋香。
先忧独乐昔贤志,调燮风雨难甘祥。
逃禅学道不可得,萝幻未觉空
鲐黄。
君家琅邪九仙胜,夜半观海暾扶桑。
劳成刘墉题《槎河山庄诗有序》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自是聚仙窟,白云深处帝所乡。
大书刻石公独擅,炼神拔宅吾未忘。
乘槎相约晤何所,骑鲸不着织女裳。
嘉庆己未且月下弦
石庵相国世讲属题
盘陀居士珪五岳惟岱尊,旁支华不注。
二劳与九仙,郁起势如怒。
云气荡溟蒙,神真自来玄。
其下见高门,天笔垂雨露。
笃生命世英,上应星数辰。
世世为国桢,大厦相榰捂。
自昔农部公,买山此延驻。
方伯后归田,亦在槎河渡。
巍巍文正公,声名六宇布。
衮职冠岩廊,锵然龙虎步。
少有读书亭,即傍乔柯树。
文清继相业,展卷终身慕。
更念诸父行,当时族居处。
筑室借烟萝,尝稻思匕箸。
唐生早传神,麓台非溢誉。
云岚亘渺绵,清苍发缣素。
山杏及溪柳,秀色成野趣。
何当策杖游,呼僮为携具。
今诵诗五篇,此境梦中遇。
我出文清门,相赏始一晤。
后与公犹子,同寮赞朝务。
惜哉遽骑箕,愁赓蒿里句。
玉树欣两郎,骅骝方得路。
示我故山图,儿时记曾觑。
琅琅三百言,名押先人署。
弁首有帝子,其余鉅公附。
大笔尽许燕,妙绘亦张顾。
藏弆动百年,已足验门祚。
愿毋隳旧业,列㦸重施枑。
我作瓦釜鸣,敢继咸与頀。
谨题槎河山庄图 敬依先文庄公元韵
英和家世继韦平,山庄竹树清。
平泉无异卉,独乐有书城。
按武南斋后,高名北斗倾。
百年图画在,仰止企劳成。
道光丙戌如月
黄钺谨题
时年七十有七右图为诸城刘氏世守之名迹,元与大司马文恭为同年,于文正公为小门生。
文清公为阁师,三代皆有师友渊源。
昔文恭屡言有此图,元外任时,曾栽寄旧纸尺许,属元题之,元因此图未经寓目,无以下笔。
道光十七年,文恭子喜海为汀州太守,入京始持此卷相示。
遍读卷中诸贤词翰,肃然兴敬。
元年衰心忡,不克韵语,畧书数行以识颠末。
回忆文清、文恭如在目前,怆悢之情,老眼泪矣。
阮元
时年七十有四当代调羹手,起从槎水滨。
即今开㢧日,长忆结庐人。
郁郁神明柏,迢迢太古椿,流连思往迹。
珍重贵能贫。
已阅三辛卯 康熙辛卯至道光辛卯,还经岁六过 今年丁酉。
五莲相映发,八叶此森罗。
名相传薪地,世臣乔木多。
锦秋风月好,夜夜照松萝。
百里坡陁护,千源接引长。
九仙好风景,一㡧写苍茫。
王绂夸皴法,唐寅得瓣香。
画图名德在,肯把钓游忘。
门庭才旋马,霄汉各仪鸿。
宅已推裴楷 公之先文正相国让兄居此,墩长保谢公。
劳成钟秀近,齐鲁炳灵中。
他日云礽接,韦家几孺翁。
渣倒师门下,滥竽曾赏音 余为公小门生。
后来难楮墨,先辈盛缨簮。
谷口烟霞老,平泉岁月深。
岱宗青未了,东望讬遐心。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道光十七年正月十八日补和石庵相国太老夫子原韵 为燕庭太守世
长属吴荣光
时年六十有五九仙山容九仙骨,笃毓人物皆坚芳。
下有邃宇树奇古,上眺海若烟冥茫。
文正读书比文强,扫秋不使三径荒。
文清继起相两世,揖让燕许包韦匡。
江湖魏阙天一方,谢墩付与鸟衣郎。
人多屋少笑语閧,图书鸡犬兼牛羊。
何人政成谢名航,甘棠五亩留馨香 山庄为方伯公所筑。
一屋几敌百孙院,累世遂获三公祥。
仙庄水石集元白,妙笔烟景超倪黄。
披图迭见瑞室颂,并海先问麻姑桑。
卥豪里门郑公乡,清芬旧息胡可忘。
屋官墙仞记先友,君其肻构追黄裳 柳子厚先友记杜黄裳宏大人也,作相有墙,仞泽于太宰。
文恭公为奉家子,是先友也,今燕庭能继美不胜欣庆。
道光丁酉年二月二日追和朱文正公韵 应燕庭太守大兄雅属即正
世小弟程恩泽天语表门第,岿然东海滨。
皋夔钟奕世,中外识端人。
屋傍扶淇水 槎河即水经注扶淇水也,山盘太古椿。
百年图画在,宰相几清贫。
闻说神仙窟,劳成道侣过。
岱宗衍支干,海国入包罗。
是有哲人出,感兹灵气多。
傥非申甫降,何羡此烟萝。
亭爱锦秋古,相公书带长。
后先辉燮理,神圣契微茫。
三代台衡少,千秋国史香 文正公家法不乞人作志传。
韦平应不数,姚宋更相忘。
观察承家学,秋情俪远鸿。
吉金装万卷 君收藏钟鼎甚富着金石苑将成,华阀忘三公。
高厚恩难报,精神日正中。
披图时悚惕,勉作主人翁。
读画怀师表,如亲大雅音。
源分香一瓣,山看碧千簮。
鼎鼐家声旧,桑田世泽深。
芳规殊不远,长此景行心。
道光己亥夏六月
燕庭观察世讲属题槎河山庄图卷谨用
文清师相自题元韵五首
北平杨振麟清德怀东武,传家旧有庄。
河流沧海近,山脉九仙长。
父子称名相,诗书续古香。
高风仰乔木,桑梓亦生光。
道光辛丑九月
古平寿陈官俊谨题旧传海上多仙山,虚无明灭穷跻攀。
谁知九仙在东武,仙家窟宅留人间。
槎河之槎仙所系,阴崖茆屋相回环。
锦秋亭前读书处,古木葱郁苍苔斑。
山中宰相本仙种,出山高压群仙班。
当其徜徉弄云水,径欲长卧深林湾。
真灵位业帝所眷,肻使稷契投宽闲。
朝阳鸣凤在阴鹤,世有霖雨旉尘寰。
故山颇恐猿隺怨,欲寻画里扁舟还。
作诗征题付来弥,归梦长结云松关。
世家奕叶尽圭组,至竞岩壑缘仍悭。
此图珍重志仙躅,卧游坐对怡心颜。
吾家亦邻九仙侧 闽中亦有九仙山,在会城东南隅,曾见玉女披烟鬟。
在山清泉洗我耳,至今犹似聆湲潺。
披图自慨归未得,空使山灵嗤我顽。
道光丁未天中节后路经成都燕庭三兄大人属题此卷,倚襄应命,愧不成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章。
此卷五百年后必为萟林藏弆,惟拙墨不称,割而弃之何?
如弟林则徐识扶与间气淑且清,磅礴郁积含精英。
鱿中东武最雄厚,九仙缥缈山嶙峋。
扶淇倒流汇渊谷,二劳东走连沧溟。
孕奇毓秀事非偶,乃有位业传真灵。
空斋萧槭燃藜读,夜半书声出山麓。
锦秋亭畔槎河庄,云是韦平旧时屋。
群峰合抱林杈桠,槎河谁系仙人槎。
郁葱佳气萃于此,海岱门第温纶夸。
静岩老叟画奇绝,华阳宰相神仙窟。
挥毫染作嘉陵图,传家比似文贞笏。
披图争羡钓游乡,叶叶貂蝉画锦堂。
中有大云作霖雨,能令山泽生辉光。
当年坡老来游处,曾将雁宕矜奇露。
泼墨应参摩诘诗,装池休蚀羽陵蠧。
石庵相国天仙徒,蛟螭郁律亲题书。
更有燕许大手笔,霓裳合咏云璈俚。
遂使吴门一匹绢,百年呵护同璠琠。
始知厚德乃积福,青囊仙术胡为乎。
古来平泉花木擅第一, 赞皇罢相增萧瑟。
裴令东都绿野堂,繁华过眼即沧桑。
尔时富贵势莫比,顷刻空花一弹指。
已将钟鼓委荒榛,谁惜云烟珍片纸。
岂如世泽传清芬,坐对仙山瑞霭凝。
上应星辰下河岳,地灵人杰看蒸蒸。
君不见尚书持节来。
湖滨髫龄公子今中丞文恭公视学浙中时,燕庭方伯尚在髫年。
燕庭大兄年大人属题即请正之
道光戊申八月廿六日
弟赵光拜稿机致纯熟,下笔胸有苍翠之气,此养到之候也。
毓东于六法中苦心烹炼,遂为元明之后劲。
此卷笔墨雅润,无愧古人,就正高明或亦不为所吐弃耳。
麓台祁题《槎河山庄图》款识:楂河山庄图。
青岑老
先生属写,时辛卯春日,静岩唐岱。
引首印:静湖广总督林则徐书题大学士纪昀书题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岩书屋(朱);题后钤“唐岱之印”和“毓东”两方朱文印。
槎河山庄故址在今山东省五莲县户部乡大刘家槎河村,是清槎河山庄故址在今山东省五莲县户部乡大刘家槎河村,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家族的别业所在。
槎河山庄的创立者为刘墉的曾祖刘必显。
刘必显,清顺治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
刘必显辞官后,隐居于九仙山北刘家槎河村,在此构筑别业,名曰“槎河山庄”。
且一直在山庄中教育子孙力学苦读,他曾说:“教子之道莫要于读书,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功名。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4子中有2个中进士,他的17个孙子中,有12个中举人。
当他的第三子即刘墉的祖父刘棨中进士时,刘必显高兴之余便把槎河山庄交给了这个学业有成的儿子。
刘棨不负父望,他为官后,清正廉明,官至四川布政使,为清代著名的廉吏,曾受到康熙皇帝的多次褒奖,康熙亲笔题写“清爱堂”赐予刘棨。
从此,刘家以“清爱堂”为堂号,声名远播。
刘棨共有10子,刘统勋是第五子。
刘棨继承父志,对子孙甚为严厉。
刘统勋兄弟们6岁就随师傅读书,后衣着饮食皆同于穷苦人家子弟,以至雍正年间曾执教于槎河山庄,后来成为咸安宫教习的安丘人李漋不
无感慨地说:“近世言家法者,首推东武刘氏。
”在刘家严格家法的教育下,刘统勋兄弟们先后有8人中举人,中举者中又有3人中进士。
8子登科,为清代兄弟登科之冠,令江南青箱世家望尘莫及。
以至刘墉登进士后,乾隆皇帝赐诗
“海岱高门第,
成亲王永瑆书题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
瀛洲新翰林”,以示嘉奖。
据刘墉《槎河山庄诗有序》得知,由刘棨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请当时著名宫廷画家唐岱绘制了《槎河山庄图》,由王原祁(号麓台)为之作题。
刘棨晚年,将槎河山庄交付其次子刘纮熙。
刘纮熙早卒,三弟刘绶烺设馆于槎河山庄,教育子侄,刘统勋、刘墉父子都曾在槎河山庄之锦秋亭读书用功过。
刘统勋显达后,对槎河山庄关爱有加,亲笔题写他当年读书的“锦秋亭”匾额。
山东博物馆珍藏的唐岱绘制的《槎河山庄图》曾为刘绂焜所藏,后归刘墉收藏,此后刘镮之、刘喜海父子收藏,之后此画卷一直被刘氏后人代代相传。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1961年),刘氏后人才因自然灾害,饥饿难忍,不得已而出售这件藏品,由著名藏墨大家周绍良慧眼购得,后又被其堂兄周震良索去,由他捐赠给山东省博物馆。
在《槎河山庄图》画卷中,唐岱大多采用黄公望的浅绛法,把笔墨和色彩融为一体,继承了王原祁的“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色中有色,墨中有墨”的做法,设色时各种颜色互相映衬,同一种颜色也能分出层次。
在用墨时,通过用水的多少和笔力的强弱,达到浓、淡、深、浅各不相同的效果。
山庄在群山环绕之中,崖畔古木参天,涧底飞流成瀑,山门高挑,房舍青灰,锦秋亭、望山楼等插列庄内,山间云岚缥缈。
它不仅展现了五莲山、九仙山的全貌,而且还展现了马耳山、常山,甚至大劳、小劳二山的逶迤连绵之势,为雅士造园和绘画艺苑留下一段佳话。
《槎河山庄图》构图布置绵密,所画崇山叠嶂、霭横晴峦、飞瀑曲溪、茂林葱郁、石桥孤立、水榭山居,为正统派山水的常见格局;其画法也出于其师王原祁,山石用干笔皴擦,浓墨横点,画面略以赭石罩染及淡青绿点染,色墨浑融一所,烘托出悠远苍润的山水意境。
图中圆浑的大小山体叠积高耸,凸凹感较强,满身沟壑,明暗分明,显然是参照了郎世宁的西洋画法,使得巨石的质感以及形体结构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有着中西融合的因素。
山崖上丛生的植物运用了中国的渲染技法,翻卷的茎叶,明暗向背分明,微微有深浅之别。
古松苍劲挺拔,满树松针舒展,其松树画法颇一致,皆作伞形。
该图格调典雅静谧,宛如空山流泉,幽谷听风,观之、赏之,心旷神怡。
《槎河山庄图》由唐岱绘画,王原祁题跋。
为求题咏,刘墉作诗5首并作《槎河山庄诗有序》,皇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皇次孙恭亲王爱新觉罗·绵恩、礼部尚书索绰络·德保、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梁国治、协办大学士纪昀、湖广总督林则徐等22位帝子、矩公为此图咏题。
《槎河山庄图》共留有24位名人墨宝,书题绵延百余年,实属罕见,堪称清代绘画史上的奇迹。
该画卷为研究清代绘画艺术以及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郭公仕,山东省五莲县博物馆研究馆员;程红,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