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周末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一八上语文周末练习
冻年货王彦
①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
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
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
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
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
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
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
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
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
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
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霜。
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
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
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
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
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
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
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1.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
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4分)
2.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答出两点即可)(4分)
4.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
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4分)
春寒①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②,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
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颔联中的和体现了“春寒”。
(2)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影响我一生的母亲莫言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
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
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
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
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
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选自《讲故事的人》)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享( ) (2)懒惰( ) (3)炫耀( ) (4)谆谆教导(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
....,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2)很快地,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
断地添油加醋
....。
3.莫言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作家,在文中前六段,他以独到的方式,讲述了与母亲相关的四个故事。
除了第一件事外,请概括其它三件事的内容及这三件事带给作者的感受。
4.打碎热水瓶一事,让作者“吓得要命”并“以为会受到打骂”,但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却是“长长的叹息”,这无言的叹息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5.多年之后,当“我”在集市上遇到当年看守麦田的人想要找他报仇时,母亲却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对母亲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6.“我”在由最初的听书、讲书直至根据听书编造情节,再进行讲书的过程中,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听众的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
7.在“我”做了自认为该打该骂之事时,母亲却以她的言传身教默默地影响着“我”,所以在作者获得的这枚诺贝尔文学奖勋章上,至少有母亲一半。
请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母亲准确的评价。
8.莫言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往日母亲的教导,母亲影响了作者的一生。
在你的生活中,母亲的点点滴滴也一定影响着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母亲影响你最深的一件事。
春日(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春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逐。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
(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汉字备考指南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
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
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
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
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
"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
(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
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
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
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
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
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
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
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
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
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
(三)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
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
左形右声:偏铜冻征硝城
右形左声:攻劲削瓢故雌
上形下声:管霜爸芳崖界
下形上声:慈斧贡忿凳膏
外形内声:固病阀园裹衷
内形外声:闻问闷辩
(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
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
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
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
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àn","壁"和"璧"都读"bì"。
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ó)和"烛"(zhú)。
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
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
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
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á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ó",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ò",是一种植物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