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间传统印糕版图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民间传统印糕版图案设计
作者:闵娟
概要:民间印糕模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雕
刻工艺和艺术图案上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通过本文笔者对印糕版图案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形式无论是在图案种类、形象特征还是构图规律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并能很好运用到艺术设计中。
印糕版图案种类丰富,它不仅是制作糕点的模具,同时更多的包含着许多文化
内涵。
一块糕版、一个图案,包含了丰富的民风习俗,折射出我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众多的图案为印糕版增添了意趣色彩,印糕版图案的主要类别有以下几种:
1、祈福求财
祈福求财是人们追求幸福和财富的一种诗意表达方式,千百年来人们创造了喻
意丰富、造型多样、图文精美的格式圖形,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人们通过各种吉祥图案表达美好的祈愿。
这类图案是印糕版诸多图案中,表现最丰富的内容题材。
首当其冲的是人物图案财神,赵公明,秦时人,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祭之以求财。
年年有余、双鱼吉庆,因“鱼”同“余”同音,寓意收获丰富,连年富余。
花开富贵,以牡丹为主要图形,牡丹为花王,为富贵之花,喻大富大贵,美满如意,在各式糕点中常用。
双龙戏珠,龙为传说中的神灵,可翔于天,行于水,珠为夜明珠。
寓意庆丰收、祈吉祥。
平升三级,在瓶内插三支戟,喻步步高升,加官进爵。
独占鳌头,一人立于熬鱼头上,寓意状元及第,勇夺第一。
黄金万两,以元宝为基本形态,由文字、双钱、宝蓝、如意等组成,寓意财富。
聚宝盆,一巨鼎盛满金钱、元宝、珍珠、珊瑚等,以祈求好运发财。
如意由云纹、灵芝纹组成,借喻称心如意。
团花,以花卉组成的圆形适合纹样图形。
还有摇钱树、佛手、和合二仙、四君子、五蝠、五德、七宝、八仙、回纹等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表现内容。
2、婚丧嫁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婚庆的日子里,糕点增添气氛,以赠宾朋。
常以圆形为主,有龙凤围绕喜字的纹样,寓意龙凤吉祥,喜结良缘;有桂圆、枣子纹样,喜称早生贵子。
并蒂同心图案由两个莲蓬组成,并蒂而生,寓意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白头偕老。
宜男多子图案,以萱草、石榴构成,萱草又称宜男,多生贵子意思。
送子观音,大慈大悲世音菩萨,普济众生,怀抱男童。
常有的还有佳偶天成、麒麟送子、榴开百子、欢喜童子等。
主要以人物、植物图案表现。
3、延年益寿
对健康长寿的向往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因此对健康长寿的庆贺成了生活
中的重要一部分,表现为一年一度的生日和大寿。
在寿筵上寿桃、寿糕、寿面是主要的寿贺之礼。
有以人物图案为主的寿星,寿星是健康老人形象,慈眉善目,必须飘逸长过腰际,脑门高凸、一手执龙杖,一手托仙桃,又称南极仙翁、南极老人。
有以植物图案为主的寿桃、富贵寿考、鹤寿松龄等。
有以动物图案为主的五福捧寿、鹤寿延年、鹤鸣九皋等都无不表达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4、祭祖祈神
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今都以祭祀的形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在村寨祠堂、庙宇
寺观,年节之时,人们总要以不同方式祭祀先祖,供上供品,三叩九拜,现以成为习俗。
在供品中,本意猪头、鸡、鱼三牲为主。
而小户人家只能以由米面所制三牲取代。
祭祖祈神的印糕版图案以动物为主,有庆贺和祈求五谷丰登的猪头、鸡、鱼组合的三牲图案;有除魔辟邪的蝎子、蟾蜍、壁虎、蜈蚣、蛇组成的五毒图案。
八卦图案也是祭祖祈神常用的图案,阴阳太极、乾坤天地、神通广大、威震邪魔之用。
一、印糕版图案的特征
印糕版中的图案形象真实,重点突出,疏密得当,即使像榴开百子糕版这类图案,也不是生搬硬套地单纯临摹范本,而是有益地借鉴、合理地取舍和创造性地雕刻。
下面笔者就图案的造型、构图二方面详细分析其特征。
1、图案造型
图案中造型既生动又逼真、简括凝练、大胆夸张,特别是那些头大身小的人物、人大物小的衬景,夸而有节。
在人物造型上,更多的是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寓意,洋溢着幸福、吉祥的意味。
图案造型千姿百态,即实用又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性。
2、图案构图
图案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
见大的艺术效果,如“凤穿牡丹”,以神传形、风格朴实、布局合理、构图简洁。
二、结语
民间印糕模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雕刻工艺
和艺术图案上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通过以上笔者对印糕版图案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形式无论是在图案种类、形象特征还是构图规律方面
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并能很好运用到艺术设计中。
作为当代美术、设计工作者,我们要汲取印糕版图案的养分为当代艺术创作增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杨光宇.《中国传统印糕版》[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10月。
[2]张觉民,仲美文.《民间糕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9月。
[3]“印糕版:行将消失的木刻艺术” [J].宁波美术报2009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