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电磁波(B)-2021年高考一轮专题复习及单元双测卷(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创卷·一轮复习单元测评卷
第十四章电磁波
B卷培优优选提升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可以用手机打车、叫外卖,汽车也在向着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但它们的基本工作方式都离不开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一些电器设备同时具有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功能,但也有些设备只能发射或只能接收电磁波,下面所列设备在工作时只是用来接收电磁波的是()
A.手机B.雷达C.微波炉D.收音机
2.太赫兹辐射是指频率从0.3 THz(1 THz=1012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4.4 THz的T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如图所示,关于4.4 THz的T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C.与红外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与X射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表现出粒子性
3.在LC回路中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
A.从电容器放电开始计时,当π
k=0,1,2,…)时,振荡电流最大
t k LC
B.当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增大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与振荡电流方向相反
C.向电容器充电是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的过程
D.电容器在相邻的充、放电时间内,电流方向一定相同
4.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5.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电磁波速为C=3×108m/s)()
A.120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6.最近北京的马路边出现了某种新型的共享单车,如图甲所示,这种单车外观结构简单,没有链条,但单车质量比普通自行车大,达到了25 kg.如图乙所示,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模块和SIM卡等,便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实现防盗.同时手机APP上有定位系统,也能随时了解单车的实时位置;手机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动开锁,关锁后APP就显示计时、计价等信息.此外,单车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为车内电池充电,满足定位和自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单车比普通自行车运动状态更容易改
B.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通讯卫星定位确定的
C.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
D.单车和手机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7.收音机中的调谐电路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台信号,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至(c为光速)()
A.λ/2πLc B.1/2πLc
C.λ2/2πLc2D.λ2/4π2Lc2
8.如图所示,L为一电阻可忽略的线圈,D为一灯泡,C为电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灯泡D正常发光,现突然断开S,并开始计时,能正确反映电容器a极板上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图中q为正值表示a极板带正电)()
A.B.C. D.
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下图所示甲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A.12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10.某同学在学习了LC振荡电路知识后,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先将双掷开关打到右边,再将开关打到左边,利用示波器记录电容器两端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图像的周期为T且电感存在一定的内阻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0.25T 时间内,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B .在0.25T ~0.5T 时间内,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增大
C .在0.5T ~0.75T 时间内,电容器放电
D .线圈的瞬时热功率一直在减小
11.LC 振荡电路在1t 和2t 时刻自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和电容器中极板带电情况如图所示,若
212
t t LC π
-=
,则( )
A .在1t 时刻电容器正充电
B .在2t 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正在增强
C .在1t 时刻电路中电流正在增大
D .在2t 时刻自感线圈中磁场正在增强 12.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是纵波
B .单摆摆动时,摆球所需的回复力就是摆球所受的合力
C .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是因为各质点的振动均可看做在其相邻的前一质点驱动力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D .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正(余)弦函数变化规律
E. 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
13.某居住地A 位于某山脉的一侧,山脉的另一侧P 处建有无线电波发射站,如图所示。
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400kHz 的中波和400kHz 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8310m/s ,求:
(1)该中波和微波的波长各是多少?
(2)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还是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 处的? (3)若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不同,请说明哪一种波的接收效果更好。
为什么?
14.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 .根据热辐射理论,λm 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 的关系近似为Tλm =2.90×10-3m·K.求: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
15.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故称为热辐射。
热
辐射具有如下特点: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 m,求出相应的频率范围。
16.如图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的示意图,K为阴极钨丝,发射的电子初速度为零,A为对阴极(阳极),当A、K间加直流电压U=30 kV时,电子被加速打到对阴极A上,使之发出伦琴射线,设电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伦琴射线的能量,试求:
(1)电子到达对阴极的速度是多大?
(2)由对阴极发出的伦琴射线的最短波长是多大?
(3)若AK间的电流为10 mA,那么每秒钟对阴极最多能辐射出多少个伦琴射线光子?
(电子电量e=-1.6×10-19 C,质量m=0.91×10-30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