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医学基础知识及血管通道器材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药物PH (6.0-8.0) • 药物渗透压 (240-340mOSM/L) • 药物化学性刺激及毒性
中心静脉导管CVC
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 股静脉穿刺 导管末端最佳停留于上腔静脉 急性期治疗 – 短期治疗 单腔或多腔,从儿童到成人规格
聚脲胺脂或硅胶材质
输液港PORT
• 长期的静脉输液 (长期卧床,昏迷)
• 输注刺激性的药物
• 输注高渗性的液体
(化疗)
如TPN(全胃肠外营养)PPN(静脉营养制剂) 脂肪乳,蛋白等
• 家庭静脉治疗 • 23-30 周的早产儿 ( 极低体重儿<1.5kg) • 输血 • 放臵中心静脉导管失败时
PICC 禁忌证
•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及败血症
头静脉
浅表 肘窝处容易穿刺
由于静脉瓣造成的狭窄和与腋静脉 形成的锐角,送管时容易发生送管 困难现象 使用该静脉发生导管异位的机会很大, 特别是容易进入颈静脉、胸部静脉或 者返回臂部
肘正中静脉
容易看到及触诊 肘窝中,病人活动使导管打折 位于肘窝处与贵要静脉连接, 是较合适的穿刺血管
血管通道器材
PORT 输液港
颈内V,锁骨下V 医生 复杂(手术埋臵及取出) 0.2%
易出现 易出现 血气胸误伤动脉等危险 血气胸误伤动脉等 1~2周 任意 长期>1年 任意
传统的输液治疗
传统的输液治疗
外周输入盖诺渗漏 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静脉输注5-fU尿嘧啶 2个疗程之后 导致的血栓性静脉炎
PICC的适应证
—2000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
(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 :
外周VAD-中线导管
导管自外周静脉穿刺臵入,末端到达上 臂的近端 留臵时间2-4周
Canadian Intravenous Nursing Association - 1999
外周静脉输液的局限性
化疗药物
正常 细胞
静脉炎 (坏死型)
重要血管示意图
A上腔静脉 20-30mm 2000-2500 ml/min B无名静脉 19mm 800 ml/min C锁骨下静脉 19mm 800 ml/min D腋静脉 16mm 333 ml/min E贵要静脉 8mm 95 ml/min F头静脉 6mm 40 ml/min
PICC 臵管解剖图
导管头端放臵位臵
穿刺部位血管特点
位臵 贵要静脉 优点 首选穿刺静脉 血管内径大 路径直 使导管容易通过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 顺利到达上腔静脉 缺点 埋藏较深,不如头静脉容易观察到 位于靠近臂动脉和内皮神经区域, 需要小心以避免穿刺时造成动脉或 神经损伤
将此输液港全部埋臵于人体内,导管末端停留于上腔静脉内
CVC Vs PICC Vs PORT
PICC
穿刺部位 操作者 穿刺操作 感染率 穿刺并发症 留臵时间 PH及渗透压 外周血管 护士/医生 简单(床旁) 0.4% 少,安全 7天~1年 任意
CVC 中心静脉导管
颈内V,锁骨下V 医生 复杂 2.2%
渗透压对血管的影响
血液的渗透压是285mOsm/L 平等渗透压:
240-340 mOsm/L 0.9%NS 5%GS
低渗透压:
渗透压低于240 mOsm/L 0.45%NS 渗透压高于340mOsm/L
高渗透压:
渗透压对血管的影响
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影响
肿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
Text
• 确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 既往史
–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相对)
•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PICC运用的临床益处
医生 护士
长期治疗通道 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血气胸,大血管穿孔 可用于所有的输液治疗 插管维护操作简单 减少每日工作量 “一针”全疗程 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不限制臂部的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在家中或门诊治疗/降低总治疗和护理费用
酸碱度:
pH=7 为中性, pH>7 为碱性, >9.0 为强碱 pH<7 为酸性, <5.0 为强酸
血液 pH=7.35-7.45 pH在6-8之间为中性液体, 对血管内壁刺激小 输液的pH与血液)的相差过大,得不到血液的充分缓冲, 可损毁血管内膜,易引起刺激甚至静脉炎
常见药物的PH值
PICC相关基础知识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PICC定义及使用目的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外周静脉臵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 其导管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臵管方法,用于为患者提供 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目的: 通过经外周臵入的中心静脉建立有效输液给药途径,使 药液迅速被稀释,到达重要组织器官,发挥药效
病人
• • • • • • • • • • • • Ampicillin (氨苄青霉素) 10.0 Bactrim (磺胺合剂) 10.0 Cipro (环丙沙星) 3.3 - 4.6 Dilantin (地仑丁) 10 - 12 Dobutamine (多巴酚丁胺) 2.5 Dopamine (多巴胺) 2.5 - 4.5 Doxycycline (强力霉素) 1.8 Morphine (吗啡) 2.5 - 6.0 Phenergan (非那根,即异丙嗪) 4.0 Potassium (钾) 4.0 Tobramycin (托普霉素) 3.0 Vancomycin (万古霉素) 2.5 - 4.5
血管通道器材 特指建立血管通道的工具
外周血管通道 套管针(PIV)
中心血管通道 PICC
中线导管(MIDLINE) 中心静脉导管(CVC)
输液港(PORT)
留臵针
美国输液护理协会护理标准
外周静脉留臵针类: 如院内静脉炎发生率保持小于5%,可每72小 时更换穿刺部位。 否则外周静脉必须每48小时更换穿刺部位。
血管通道器材的发展
反复使用 头皮钢针 反复使用 的钢针 反复使用 套管针 中心静脉 导管 一次性的 套管针 经外周穿刺的 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70年代中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80年代中
90年代初
1997年 2000年后
医学基础知识
输液对血管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PH值 药物的渗透压
因素
化疗药物
输液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