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课时 法不可违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类
定义
民事违法 指违反民事法律标准,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 指违反行政法律标准,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 分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 指违反刑事法律标准,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 如成心杀人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 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标准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课堂小结
违法无 小事
1、法律的标准作用 2、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 的行为。
镜头一
镜头一适用治安管理处分法第二十五条 〔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镜头二
镜头二适用治安管理处分法第三十五条 〔属于妨害公共平安的行为〕;
镜头三
镜头三适用治安管理处分法第四十三条 〔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一、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无论是一般违法 还是犯罪都要承
一般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 害相对轻微〕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担法律责任
犯 罪〔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最严重〕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 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标准的总称。
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 国家的根本大法。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动真格!出游不文明被拉黑 上“黑名单
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我国治安管理处分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 为应予以处分。
行政违法
镜头三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
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平安。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 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刑事违法
三、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 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法行为
2、如何做到 遵章守法
法标准自己的行为。 〔2〕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 遵守法律规定。
〔3〕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
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二、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那么,不违 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三、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
主索要报酬。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 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
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镜头一
镜头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 产上的损失,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 、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违约责任。〞
镜头二 镜头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第一百条规定:公民 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 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 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标准平等的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 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1.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 2.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那么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1 违法无小事
运用你的经验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 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防止吗?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 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 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抱歉,并 可以要求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以下侵权行为的,应 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抱歉、 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 其作品的。
3、什么是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
法 不
〔1〕根据违反法 〔2〕行政违法行为
4、违法行 律的类别:
〔3〕刑事违法行为
为的种类 〔2〕根据对社会 〔1〕一般违法行为
可
的危害程度:
〔2〕犯罪行为
违
〔1〕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
1、身边违法行为的 行政违法行为
警惕身 主要表现
〔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边的违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
『提示』
〔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行为。 〔2〕可以,只要学法、懂法、守法,做到不违法, 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防止。
一、法律的标准作用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 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
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
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