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城市生态新地标:明湖湿地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2013年8月正式开园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是六盘水市在市区投资新建的地标性建筑。
公园建设面积474亩,其中人工湖占319亩,湖间蜿蜒全长1113米的异型飘带钢构桥。
园内空气清新,花草树木丛生,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
一水绕城,平添凉都灵性;两山相揖,品评明湖秀色。
明湖湿地就像一颗美丽的“凉都绿肾”,不断地吸收吐纳,不断净化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明湖湿地公园建设规模和水域面积堪称贵州地区之最。
而湖的周围为湿地和景观绿化区域,与自然山体连为一体,
是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生态公园。
青山、绿水、五彩钢桥交相辉映。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地球之肾”。
“在高原地区能有一个湿地公园是难能可贵的事情,明湖湿地公园建成后,对城市将起到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等作用,从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代云盘说,市、区两级投入4.5亿元建设湿地公园,就是发挥产业聚集的功能作用,给市
六盘水城市生态新地标:
明湖湿地公园
□文/晓国
Minghu Wetland Park The Urban Ecological
New Landmark of Liupanshui
湿地经纬 Survey of Wetland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77
投稿信箱 greenchina_b@
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提升城市形象,为建设“五个六盘水”做贡献。
明湖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东起水红铁路,西至窑上水库,南抵六盘水师范学院,北达明湖路,为六盘水市西出口的地标性建筑。
明湖湿地公园2012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
步入湿地公园,徜徉在绿荫小道,一幅经济理性和环境价值相融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美卷正展现在人们眼前。
依山打造的8台跌水、13座栈桥,小桥流水,水声潺潺,灵动秀美;蜿蜒秀美长达1113米的异型飘带钢构桥,既是一条景观长廊,又是一条游览通道,犹如一条凌空起舞的彩带,蕴含着“水舞钢城”的设计理念,为西南最长的异型钢钩桥;湿地公园南侧和西侧是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和生态公园,南北呼应,相得益彰……“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在这里,都市生活的烦嚣挥之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安逸、倦鸟归林的悠然。
凉都美景别有一番风味,毫不逊色于烟雨江南。
明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对于调节水城河水量、净化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意义,给城市居民带来独一无二的高品质湿地生活体验。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动物植物种类繁多,区内共分布有微管植物98科209属259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4属19种,种子植物88科195属240种;野生脊椎动物151种,其中鱼类14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19种、鸟类82种、哺乳类17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贵洲疣螈、白腹锦鸡、普通•、红隼等11种。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保护、恢复湿地生
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2010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明湖湿地回复建设工程,通过修堤筑堰、建设生态驳岸、建立湿地浮岛群、湿地植物种植、园区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湿地38.2公顷。
明湖湿地公园从2010年7月开始建设,已于2012年5月1日起,开始向凉都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前来游玩。
2013年,作为第八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的明湖湿地公园又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修建完成旅发大会的主场馆、美术展览馆等设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
8月18日,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新建的主会场拉开帷幕。
作为六盘水市的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明湖湿地公园不仅是中心城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最佳场所,也是改善凉都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凸显城市特色和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象征。
因此,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以明湖湿地公园为中心,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整个明湖片区作为“凉都会客厅”加以精心打造,将明湖湿地公园打造成为贵州乃至西部地区旅游度假胜地。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是建设乌江上游水源保护样板区,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和理想之地;是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打造“中国凉都”避暑旅游胜地的一张名片。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