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7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合集下载

Nature:重大突破!let-7缺失是神经母细胞瘤产生的关键

Nature:重大突破!let-7缺失是神经母细胞瘤产生的关键

Nature:重大突破!let-7缺失是神经母细胞瘤产生的关键人们已在治疗神经母细胞瘤上取得巨大进展,其中神经母细胞瘤是在婴幼儿中最为常见的癌症。

然而,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经常是致命性的,而且存活下来的儿童经常面临着终生的与他们的治疗相关的体能挑战和智力挑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和德国科隆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let-7的microRNA(微RNA)在抑制神经母细胞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有助人们集中精力发现一种靶向的非毒性的化疗替代疗法。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ltiple mechanisms disrupt the let-7 microRNA family in neuroblastoma”。

论文第一作者、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血液学/肿瘤学科John Powers博士说,这项新的研究将几种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理论统一起来,而且也对缺乏let-7的其他实体瘤---如维尔姆斯瘤(Wilms tumor, 一种肾脏肿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宫颈癌---产生影响。

已知let-7 microRNA家族参与干细胞分化和肿瘤发展。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抑制let-7成熟的LIN28B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发挥作用。

但是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分析患者数据,发现LIN28B只是几种参与let-7抑制的癌症机制中的一种。

Powers说,“我们证实抑制let-7在这种疾病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的关键在于神经母细胞瘤使用至少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消除let-7。

”Powers和同事们首先证实MYCN癌基因增殖(oncogene amplification)---产生数千个它的mRNA拷贝---允许神经母细胞瘤扣押let-7,并将它清除。

Powers说,“发生MYCN癌基因增殖事件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具有最差的预后,其中在大约25%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中发生这种增殖事件。

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内和咽喉后壁的鳞状上皮细胞。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大进展,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该疾病治疗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机制,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和讨论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机制,并对目前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机制在研究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机制时,研究人员发现多种因素可能对此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首先,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被认为是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例如,T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癌细胞的不受控制增殖,并增加其转移能力。

其次,上皮间质转化(EMT)也被认为是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机制。

EMT是细胞从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可以增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此外,炎症反应和免疫逃逸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可激活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相关信号通路,而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功能不足可导致癌细胞摆脱免疫监视。

二、治疗研究进展为了解决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治疗研究。

以下是一些目前取得进展的治疗方法。

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利用特定的分子靶点来干扰癌细胞的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控制其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HER2就是广泛应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一些新的靶向药物也开始应用于鼻咽癌治疗,如PD-1抑制剂和EGFR抑制剂。

2. 放化疗联合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这种组合治疗可以通过放射疗法杀灭癌细胞,同时使用化疗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放化疗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例如,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阻止癌细胞逃逸免疫监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修复或改变人体遗传物质的方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与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血涕、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及治疗副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介绍。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1.二维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根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规的二维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放疗方式。

但是二维放射治疗的同时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

现在三维适形治疗运用CT图像对肿瘤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了放疗的有效率。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剂量学分布优势,即在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降低邻近器官辐射剂量,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

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脊髓的最大照射剂量下降了10Gy,腮腺的照射总剂量也下降了18Gy,能提高对腮腺和脊髓的保护。

3.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

VMAT 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型精准放疗技术,可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的CT扫描监控,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弧形射野数目及入射角度,准确调整射线的照射范围,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与IMRT 相比,VMAT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高,优化后的剂量分布更准确。

4.质子治疗(IMPT)。

miR-498_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miR-498_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miR-498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袁洛花1,李文丽2,刘海兵2,范嘉佳2,彭中华2,邹剑1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都610041;2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498(miR-498)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CNE-1、HNE-1、SUNE-1,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细胞miR-498表达,选择miR-498表达最低的鼻咽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鼻咽癌细胞,随机分为miR-498 mimics组和NC mimics组,分别转染miR-498 mimics、NC mimics。

转染6 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

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MT相关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达。

结果 CNE-1、HNE-1、CNE-2Z、SUNE-1细胞miR-498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P69细胞(P均<0.05)。

以CNE-2Z细胞miR-498相对表达量最低,故选择该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

经验证,miR-498 mimics组miR-498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P<0.05)。

miR-498 mimics组培养0、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NC mimics组(P均<0.05);miR-498 mimics组集落形成能力以及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NC mimics组(P均<0.05);miR-498 mimics组Vimentin、Fibronectin、HMGA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 mimics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P均<0.05)。

乳酸脱氢酶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价值

乳酸脱氢酶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价值

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和代谢旺盛,常常伴随 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上调。
研究发现,乳酸脱氢酶与肿瘤细胞 的侵袭、转移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乳酸脱氢酶在转移性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转移性鼻咽癌是鼻咽癌病情发展的一 个重要阶段,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和治 疗至关重要。
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可以反映肿瘤细胞 的生长和代谢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 和诊断转移性鼻咽癌。
探索联合预测模型的开发
结合其他可能的预后因素和生物标志物,开发更准确的联合预测模型,以更好地预测患者 的预后和指导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的异构体。
乳酸脱氢酶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
乳酸脱氢酶的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 、电泳法、免疫学方法和生物传感器法 等。
生物传感器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 高等优点,但稳定性、重现性和使用寿 命有待提高。
免疫学方法发展迅速,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抗体来源有限且制 备成本较高。
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灵敏 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 昂贵的仪器和繁琐的操作。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乳酸脱氢酶(LDH)与转移性鼻咽癌的预后密切…
高水平的 LDH 预示着更差的预后,表明 LDH 可能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LDH 的活性与肿瘤负荷和疾病进展相关
LDH 的活性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学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进一步证实了 LDH 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采 集患者血清,检测乳酸脱氢酶水平。
实验设计
以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生存期等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健康成年体检者血清EB病毒检测结果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分析健康成年体检者血清EB病毒检测结果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属于潜伏于机体细胞内的一种γ疱疹病毒,目前研究认为,EBV 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相关[1]。

关于EBV 与NPC 的研究较多,已确认EBV 属于NPC 的发病高危因素[2]。

EB 病毒核抗原1(NA1)IgA与EB 病毒Rta 蛋白抗体IgG 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血清EB 病毒抗原抗体检查,在临床诊断NPC 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

为进一步研究血清EB 病毒核抗原1(NA1)IgA 与EB 病毒Rta 蛋白抗体IgG 阳性率对临床诊断NPC 的意义,该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11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以年龄为基础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共纳入健康体检者资料1179例,均为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检查中包括血清EB 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体检者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3.4)岁,男性657例,女性522例。

我们根据患者年龄进行资料分组研究,以10岁为组距将受检者分为5个组,分别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

各组基础资料如下:21~30岁组:212例,男性120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26±2.9)岁;31~40岁组:241例,男性135例,女性106例,平均年龄34.1岁;41~50岁组:318例,男性167例,女性151例,平均年龄44.6岁;51~60岁组:239例,男性122例,女性117例,平均年龄55.2岁;61~70岁组:169例,男性113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4.7岁。

1.2检测方法血清EB 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包括血清EB 病毒核抗原1(NA1)IgA 与EB 病毒Rta 蛋白抗体IgG 。

211240319_lncRNA_NEAT1通过抑制miR-let-7a激活BZW2促进喉乳头状瘤细

211240319_lncRNA_NEAT1通过抑制miR-let-7a激活BZW2促进喉乳头状瘤细

局解手术学杂志http ://2023,32(5)J REG ANAT OPER SURG lncRNA NEAT1通过抑制miR -let -7a 激活BZW2促进喉乳头状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逃逸张波,王松,阿依恒·曲库尔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核富集转录本1(lncRNA NEAT1)对喉乳头状瘤(LP )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逃逸的调控作用和机制。

方法 培养人喉乳头状瘤细胞Hs840.T ,将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s )作为对照。

将Hs840.T 分为lncRNA NEAT1过表达载体(pcDNA -NEAT1)组、pcDNA -NEAT1阴性对照(pcDNA -NC )组、沉默lncRNA NEAT1的小干扰RNA 载体(siNEAT1)组、siNEAT1的阴性对照(siNC )组、miR -let -7a 的模拟物(mimic )组、mimic 阴性对照(mimic -NC )组、miR -let -7a 抑制剂(inhibitor )组、inhibitor 阴性对照(inhibitor -NC )组、沉默碱性亮氨酸拉链和W2结构域2(BZW2)的小干扰RNA 载体(siBZW2)组、siBZW2的阴性对照(siBZW2-NC )组、pcDNA -NEAT1联合siBZW2给药(pcDNA -NEAT1+siBZW2)组、pcDNA -NEAT1联合siBZW2-NC 给药(pcDNA -NEAT1+siBZW2-NC )组。

qRT -PCR 检测各组中lncRNA NEAT1及其预测靶分子miR -let -7a 的表达。

Western blot 和qRT -PCR 检测BZW2的表达。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s840.T 中lncRNA NEAT1和miR -let -7a 以及miR -let -7a 和BZW2的靶向关系。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鼻咽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认识也愈发深入。

准确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情况。

一、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该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对应不同分期进行详细介绍。

1. T分期T分期反映了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T1至T4四个等级。

- T1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黏膜的其中一个侧面。

- T2期:原发肿瘤扩展至鼻咽黏膜两个侧面,但仍未突破鼻咽黏膜。

- T3期:原发肿瘤突破鼻咽黏膜,侵犯邻近结构,如鼻腔、筛窦或蝶窦等。

- T4期:原发肿瘤侵犯颅基底,涉及颈动脉、蝶窦、颅骨底或眼眶等。

T分期的提升代表了原发肿瘤的扩散范围和侵犯程度的增加。

2. N分期N分期反映了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至N3四个等级。

-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

- N2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小于6cm,或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小于6cm。

- N3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大于6cm。

N分期的提升代表了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或扩散。

3. M分期M分期反映了鼻咽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

-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骼和肝脏等。

M分期的提升代表了鼻咽癌已经向其他部位扩散。

二、鼻咽癌的预后鼻咽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下面将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个方面介绍鼻咽癌的预后情况。

1. 分期与预后分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早期分期(如T1、T2期)的鼻咽癌预后较好,治愈率较高;而晚期分期(如T3、T4期)的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差,治愈率较低。

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 Corresponding author.Tel:+86-591-83928767, E-mail: chenchuanben2010@
URL: /arts.asp?id=5545
张 扬 帆 等 :CircRNA在 鼻 咽 癌 中 的 研 宂 进 展
Keyword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ircRNA;biomarker;early diagnosis;targeted therapy
收稿日期:2020-12-16
接收日期:2021-03-03
福建师范大学校创新团队(批准号:IRTL1703)资助的课题
*通讯作者。Tel: 0591-83928767, E-mail: chenchuanben2010@
China, 2Department o fRadiation Onc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Fujian Cancer Hospital, Fuzhou 350014, China)
Abstract
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 important member o f head and neck car被修剪,以产生稳定的环
状结构;(4) R N A 结合蛋白或反式因子驱动的环化机
制(RBP or trans-factor driven circularization): R N A 结
通 常 在 不 同 的 组 织 和 发 育 阶 段 特 异 表 达 ,可 作 为 诊
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标。
1.1 C irc R N A 的 形 成 机 制 及生物学功能

人乳铁蛋白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人乳铁蛋白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e c t o f l a c t o f e r r i n o n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d C N E c e l l s i n v i t r o . Me t h -
【 K e y w o r d s 】 h u m a n l a c t o f e r r i n ;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M o d e m O n e o l o g y 2 0 1 0, 1 8 ( O 1 ) : 0 0 1 5— 0 0 1 7
2 1 4 0 0 2 , C h i n a ; Y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T r a n s g e n i c A n i m a l 0 n a ; T h e NO . 2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S u z h o u U n i v e  ̄ i t y , J i a n g s u S u z h o u 2 1 5 0 0 0 , C h i n a . ,J i a n g s u Y a n g z h o u 2 2 5 0 0 9 , C h i —
L I z h i —s h u , Q I U Z h i —q i n , Y A N G Hu a n , C HE N G Y o n g

MiRNAlet-7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MiRNAlet-7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MiRNAlet-7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摘要:目的:研究miRNAlet-7a在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间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68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NAlet-7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et-7a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let-7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18/168),其在癌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14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iRNAlet-7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ER、p53、ki67、He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t-7a在不同组织学分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结论:let-7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证明作为抑癌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检测miRNAlet-7a的表达有望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MiRNAlet-7a;原位杂交;乳腺癌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抗药与一些内源性miRNA有关[2],miRNAlet-7是一类抑癌基因在人类大部分恶性肿瘤中低表达。

let-7a是let-7家族的重要一员,本研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let-7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et-7a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168例,所有病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3.5岁。

所有标本均经4%甲醛溶液固定,规范取材,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

所有病例均由两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病理医师阅片,经光镜明确诊断,临床病理资料完整。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CNE1为鼻咽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NE2、HNE1、HNE2、HNE3、HONE1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5一8F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一1亚株,具有高转移、高成瘤能力;6- 10B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1亚株,具有高成瘤潜能,不转移特性;C666-1为长期携带EB病毒基因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HK-1为携带EB病毒基因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NP69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于1XKsFMkeratinoeyte serum-free medium,KSFM培养基、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呈现鳞状上皮样、贴壁生长,具有正常鼻咽上皮的中,37℃、5%CO2特性;CNE11癌组织来源病人王某某,女, 58 岁,, 籍贯吉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住院号:年8月13日患者因头痛耳鸣、鼻衄等症状来院就诊;临床检查鼻咽部有菜花样肿物, 肿瘤已侵犯颅底和颅神经Ⅲ, Ⅳ , ⅨⅫ , 双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为鼻咽癌;X 光诊断为鼻咽后壁软组织肿物符合鼻咽癌, 颅底象见左侧翼状突外板可疑骨质破坏,鼻咽部肿物作活检, 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鳞癌;培养过程在第12代时培养后的6个月,在上皮样细胞培养中发现有少量梭形细胞;在有的培养瓶中, 梭形细胞逐渐增加;在接种少量细胞的培养瓶中,有的全为上皮样细胞, 有的全为梭形细胞;选择全为上皮样的细胞传代, 称CNE细胞株;全为梭形的细胞传代, 称CNF细胞株;CNE细胞株容易形成空泡,不传代的老细胞, 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有些细胞的胞浆突出,然后脱落成死细胞, 还有多核巨细胞;在这二株细胞,特别是CNF细胞的单层或多层细胞上有很多圆形细胞, 核大,浆少;在培养液中也有大量圆的脱落细胞;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细胞仍能贴瓶, 生长出原来的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将CNE , CNF细胞和这二株细胞的脱落细胞培养成单层后, 不传代, 每周换液二次, 继续培养7 个月,未能得到类淋巴母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未见到肿瘤组织培养中常见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特性CNE-22组织来源和培养方法组织取自鼻咽癌Ⅳ期患者, 林XX,63岁, 男性, 广东籍, 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鼻咽炎,但同时负压吸引的鼻咽脱落细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病人血清的E B 病毒抗体和鼻咽脱落细胞的EBNA检测,病人血清的各种抗EB病毒抗体的滴度分别为: VCA/IgG 1: 320 , EA IgG 1: 160, VCA/IgA 1: 40, EA/IgA<1 : 5 , 抗EBNA抗体为1:160;鼻咽脱落细胞中发现成团的癌细胞呈EBNA阳性细胞株的EB病毒抗原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检查CNE- 2细胞中各种EB病毒抗原;体外培养第3代细胞可见EB NA阳性, 胞核呈颗粒状明亮的荧光,细胞传至第11代后进行多次检查, EBNA均呈阴性;经IudR 或巴豆油、丁酸激活的细胞, 检查EA 、VCA 也呈阴性;将细胞与类淋巴母细胞株HK-1共同培养, 观察EB 病毒对上皮细胞的再感染,6天后上皮细胞的EBNA 仍呈阴性;HNE1、HNE2,HNE3和HONE13组织细胞培养及建株肿瘤组织取自4倒男性鼻咽癌初诊患者,分别命名为HNE1、HNE2,HNE3和HONE1,其中HNE1和HONE1为EBV 阳性,HNE2和HNE3为EBV 阴性;病理诊断均为低分化鳞癌;EBV 抗原及EBV 基因组分析EBNA 检测结果发现.HNE 1和HONE 1细胞30代以前均为EBNA 阳性,HNE 2和HNE 3则为阴性;晚代HNE1和HONE1细胞的EBNA 也逐渐转为阴性,而从HONE1第5代细胞中克隆出来的CL40亚株的EBNA 则非常稳定,传至52代其EBNA 阳性率仍高达85—90%,VCA 结果示HNE1、HNE2、HNE3,均为EA /VCA 朗性.HONE 细胞中只有%为阳性;1 人体鼻咽癌上皮样细胞株和梭形细胞株的建立[J]. 中国科学,1978,01:113-118+121-124.2 谷淑燕,赵文平,曾毅,唐慰平,赵明伦,邓惠华,李昆. 从低分化鼻咽癌病人建立鼻咽癌上皮细胞株[J]. 癌症,1983,02:70-72+129-130.3 祝和成,姚开泰,李桂源等,4株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06,17(2),103-107.。

irf7分子量

irf7分子量

irf7分子量摘要:1.引言2.IRF7 蛋白的作用和功能3.IRF7 蛋白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4.IRF7 蛋白与病毒感染的关系5.IRF7 蛋白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6.总结正文:IRF7(干扰素调节因子7)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关于IRF7 的研究在免疫学、病毒学和肿瘤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对IRF7 蛋白的作用、功能以及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RF7 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对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

它通过结合特异性的DNA 序列,激活或抑制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IRF7 蛋白能诱导产生干扰素-α(IFN-α),进而激活JAK-STAT 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

同时,IRF7 蛋白还能调节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功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IRF7 在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IRF7 蛋白能诱导产生IFN-α,激活JAK-STAT 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免疫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

此外,IRF7 蛋白还能调节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功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病毒感染是IRF7 研究的重点领域。

研究发现,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都与IRF7 的表达和功能异常有关。

例如,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病毒感染均可导致IRF7 的表达水平上调,进而影响宿主免疫应答。

此外,研究还发现,IRF7 蛋白在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治疗潜力。

例如,IFN-α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就是通过激活IRF7 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

近年来,IRF7 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发现,IRF7 在多种癌症中具有促肿瘤作用。

例如,IRF7 能诱导产生IFN-α,激活JAK-STAT 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全身热疗对鼻咽癌的影响

全身热疗对鼻咽癌的影响
讨 论
椎 弓根 的 准 确 定 位 及 螺 钉 的 正 确 植 人 是 手 术 成 败 的 关 键 , 弓根 螺钉 植 入 不 椎 正确会导致撑开复位不 良, 往往起 不到 固 定作用 , 而易损 伤脊髓 和神 经根 , 发 反 或 生断钉 , 故需 要正 确选 择进钉 点 , 合理 把 握 进 钉 方 向 和 深 度 。 在 椎 弓 根 内侧 0 2 . 0 3 m是脊髓 【 .c . 3以下椎 弓根 内侧 紧靠

统科学 的复位 、 固定 力 学 原 理 , 不 加 重 既 脊 髓 的进 一 步损 伤 , 达 到 硬 膜 囊 前 方 的 又 充分减压 , 为神经恢复提供了 良好的局部 条件 。 胸腰段 骨折 即使 复位 , 暂时椎体高度 和生理 曲度得 到不 同程度恢 复 , 但前 中柱 骨折 , 骨小梁破 坏 , 充填 于椎体 腔 隙内 的 血肿很难 骨化 , 在骨化和后路植骨融合 以 前, 过早的负重 可使 椎体 高度丢 失 , 增加 后突畸形 , 因此建议适 当延长半卧位及下 地负重时间为 8~1 2周 , 必要时配合前路 减压植骨 及钉板 内固定 , 增加脊柱的稳定
性。
参 考 文 献
l 罗亚平 , 沈强. 增强椎 弓根螺钉 系统对脊柱 稳定性 的研究进展. 实用骨科 杂志 ,0 3 9 2 0 ,
( :6 . 3) 2 3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 专业 2 1 年 第 9 期 ( 2 00 第1 卷总 第2 , )8 3期 4 1
重要结构 。 A F系统虽 是坚 强 内固定 , 却是 暂 时 的, 横突 间植 骨融合才能保证脊柱长期有 效 的稳定性 , 达到生物性永久 固定 。钛金 材料制成 的椎 弓根 螺钉 系统 与不锈 钢相 比具有更好 的螺钉界 面结合 , 组织相容性 好, 可减 少螺钉 的扭 转应 力 , 强螺 钉 的 增 固定能力 J 。胸腰 椎损 伤无 论是压 缩骨 折或脱位 , 多使脊髓前方受压致伤 , F系 A

Annexin A7与α-enolase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Annexin A7与α-enolase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Annexin A7与α-enolase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和南部中国地区。

虽然治疗方法已经不断进步,但是其复发率和转移率仍然比较高。

因此,寻找治疗和预后的新靶点,以及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鼻咽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Annexin A7和α-enolase是两种蛋白质,已经被证实在很多癌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关于它们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究。

因此,本研究选择研究其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选择40例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组织进行Annexin A7和α-enolase的免疫组化检测。

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这两种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变化。

最后,基于这些数据,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究这两种蛋白质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生存预后和作用机制。

三、研究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能够得出如下的结果:1. Annexin A7和α-enolase在高癌家系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2. Annexin A7和α-enolase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互相相关。

3. Annexin A7和α-enolase高表达与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4. Annexin A7和α-enolase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等机制促进高癌家系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

四、结论本研究将为深入了解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同时也将为制定更有效的治疗和预后策略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选择题检测卷03(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检测提升卷

选择题检测卷03(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检测提升卷

2023届高三年级生物选择题检测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 TP中的氮元素都存在于碱基中B、人体血浆中含有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C、碳链是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基本骨架D、构成血红蛋白的某些氨基酸中含有硫、铁等元素1、D[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A、T、G、C)组成,只有碱基含氮。

ATP由子核糖、3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A)组成,也只有碱基含氮,A正确;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动植物都具有单糖。

其中果糖可由植物的蔗糖经过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参与人体生命活动。

半乳糖是乳糖的组成成分。

因此,人体血浆中含有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且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外界吸收来的果糖还可以参与糖原的合成,B正确。

淀粉、蛋白质等属于大分子物质,其单体(葡萄糖、氨基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形成,甘油和脂肪酸等有机物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某些氨基酸(如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中含有硫,但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不含铁,D错误。

2、存在于高尔基体膜上的GM130蛋白具有维持高尔基体结构稳定和捕获来自内质网的囊泡的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细胞器,其周围的囊泡可以来自内质网和自身产生B、若GM130蛋白结构异常,则会影响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发送C、若GM130蛋白结构异常,则会影响来自内质网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D、若GM130蛋白异常出现在线粒体外膜上,则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很可能会与线粒体外膜融合2、B[解析]高尔基体是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将其运送到胞外,因此高尔基体周围的囊泡可来自内质网和自身产生,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若GM130蛋白结构异常,不会影响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GM130蛋白具有维持高尔基体的结构和捕获来自内质网的囊泡的功能,故结构异常会影响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发送,高尔基体也无法与来自内质网的囊泡融合,C正确;若GM130蛋白在线粒体外膜上出现,则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很可能会被线粒体膜上的GM130蛋白捕获,即囊泡运送到线粒体,与线粒体外膜融合,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 的增加 而增加 。 在5 0 n m o l / L表达 水平 最高。细胞计数 和 M r r结果显示过表达 l e t 一 7后 能显著抑 制细 胞增殖( P < 0 . 0 5 ) , 划痕 实验证 明 1 e t . 7可显著抑制鼻咽癌 细胞 迁移 ( P < 0 . 0 5 ) 。细胞 周期结果 显示过表达
癌细胞增殖 , 其机 制之 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 节 因子 c . my c及 C D K 6等基 因的表达使 鼻咽 癌细胞
阻滞 G 0 - G 1 期。
关键词
l e t . 7 :细胞增殖 :细胞 周期 ; 鼻咽癌
中图分类号 : R 7 3 9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9 6 6 4 ( 2 0 1 5 ) 0 3 . 0 0 0 1 . 0 7
J u n . 2 0 1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著 ・
l e t . 7对 鼻 咽 癌 细胞 增 殖 及 迁 移 的影 响
郑 明奋 张学辉 邹苑斌 张沈华 黄 杰波
( 广 东 省第 二人 民医院耳 鼻咽 喉头颈 外科 , 广东 广州 5 1 0 3 1 7 )
摘要
目的 : 探讨 l e t . 7 过表 达对人 鼻咽癌细胞增殖和 迁移 的影响 。方 法 : 化 学合成 1 e t . 7模拟 物 , 瞬
0 . O 5 。过表 达 l e t . 7后 , c — my c 、 C D K 6的 mR N A水平分别下调 6 1 . 8 9 %和 5 8 . 2 1 %( P < O . 0 5 ) 。We s t e n r b l o t t i n g 过表达 l e t 一 7后 c . m y c 及C D K 6蛋 白表 达水平 亦下调 ( P < 0 . 0 5 ) 。结论 : 过表 达 l e t 一 7基 因可显著抑 制鼻咽
时转染鼻咽癌 细胞 , 用 荧光定量 P C R法检测转染后 l e t . 7在 鼻咽 癌细胞 中的表 达。细胞计 数和 四 甲基偶
氮唑蓝( M. r r ) 法分析 转染 l e t . 7 模拟物后 对鼻咽癌 细胞增 殖的影 响 。划痕 实验 验证过表 达 l e t 一 7对鼻咽
癌细胞迁移能力 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 1 e t . 7对 细胞周期 的影响 , 荧光定量 P C R技 术及 W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 检 测细胞周期相 关调控 因子的差异性表达 。结果 : 1 e t . 7模拟 物可在鼻 咽癌 细胞 中表 达 , 且 随 着其
Ef fe c t o f l e t ・ 7 mi c r o RNA o n c e l l p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d mi g r a t i o n i n n a s o pha r y n g e a l
c ar c i no ma c e l l s
l e t . 7后 C N E . 2细胞 使 G . G 。 期 比例 由 6 8 . 2 3 %4 - 2 . 0 3 %升 高到 8 2 . 9 0 %± 1 . 9 8 %( P< 0 . 0 5 ) , S期 比 例 由
2 2 . 0 7 %± 1 . 1 4 % 降低 到 5 . 8 0 %士 0 . 8 7 %( P < 0 . 0 5 ) . G , , M 期 比例 由 8 . 8 6 %± 1 . 1 0 %升 高 到 l 1 . 4 6 %± 1 . 6 0 %, P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3 1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l e t 一 7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o n t h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mi g r a t i o n o f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N P C) c e l l s . Me t h o d s : l e t 一 7 m i m i c s w e r e c h e m i c a l l y s y n t h e s i z e d a n d i n s t a n t l y
t r a n s f e c t e d i n t o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C NE 一 2 c e i l s .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l e t 一 7 i n t h e N PC c e i l s wa s q u a n t i i f e d b y r e a 1 . t i me RT . P CR. T h e e f f e c t o f o v e r — e x p r e s s e d l e t - 7 mi mi c s o n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wa s a n a l y z e d b y c e l l c o u n t i n g nd a Mt i T a s s a y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S c r a t c h t e s t wa s p e f r o r me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e f f e c t o f o v e r — e x p r e s s e d l e t 一 7 o n NP C c e l 1 mi g r a t i o n . Ce l l c y c l e wa s e v lu a a t e d b y l f o w c y t o me t r y .’ r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RNA a n d p r o t e i n l e v e l s o f c e l l c y c l e r e g u l a t o r s w e r e e x a mi n e d b y r e 1. a t i me R T — P C R a n d We s t e n r b l o t i t n g . Re s u l t s :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l e t 一 7 mi mi c s wa s f o u n d i n NPC c e l l s a n d i n c r e a s e d i n a d o s e . d e p e n d e n t ma n n e r , r e a c h i n g a h i g h e s t 1 e v e l a t 5 0 n mo l / L .C e l l
第4 3卷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广 州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A 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r r Y
Vo 1 . 4 3 No . 3
Z h e n g Mi n g f e n , Z h a n g X u e h u i , Z o u Y u a n b i n , Z h a n g S h e n h u a , H u a n g J i e b o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 H e a d a n dⅣ e 以S u r g e r y ,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P r o v i n c i a l H o s p i t a l f o G u a n g d o n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