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用橡皮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爱用橡皮怎么办?
作者:钱如俊
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6年第1期
钱如俊
孩子爱用橡皮怎么办?
江苏扬州一读者来信咨询:亲戚家小孩有一个习惯,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业,稍有不如意
的地方就会马上用橡皮擦掉,没错也擦,不好看也擦,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时间就在擦来擦
去中没有了,作业都没法按时完成。
用什么办法来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答:这种情况心理学上称为“橡皮综合征”。
橡皮综合征不是一种病,不存在智力问题,
只是一种不良心理现象。
造成橡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心理压力大,过于追求完美。
家长
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孩子样样做到最好,有些孩子担心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于是把注意力
集中在某一点,希望展示最好的自己。
建议家长采取以下对策:
1.不要苛求孩子。
小孩写作业感觉很费劲时,家长不要在旁边提过多要求,应该给予更多
的宽容。
2.传递自信能量。
不要给小孩定太高的目标,让孩子“跳一跳”能够“摘桃子”,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慢慢自信起来。
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说:“你能够做好这件事情”。
“其实你已
经做得很好了,不擦掉也可以了。
”
3.正确认识错误。
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难得的学习资源。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收集错题,编“错题集”,有针对性地复习,确保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4.鼓励摆脱橡皮。
全国著名教育工作者詹文龄在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当校长时,曾要求全校
学生,一律不用橡皮。
孩子们刚开始不适应,后来慢慢习惯了。
因为不能用橡皮,孩子们不得
不克服各种马虎的坏习惯,写作业非常专心,错误率大大下降;还养成了想好了再写的良好习惯,对自己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5.适度脱敏训练。
当孩子作业本保持干净或少用甚至不用橡皮时,可以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告诉孩子过多地使用橡皮会浪费时间,使作业本更脏,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等。
孩子一考试就紧张怎么办?
江苏南通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女儿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平时成绩还算不错,就是害怕考试。
尤其是遇到期末等大考,就会手心出汗、身体颤抖,经常发挥失常。
怎样帮她克服害
怕考试的心理呢?
答:这种考试恐惧征在中等生中出现较多,主要原因是来自父母的压力,比如有些家长在
考前立下奖惩规矩,导致孩子焦虑。
此外也有来自孩子自身和老师的压力,有些孩子好胜心强,而实际能力与追求的目标又相差甚远,有些老师考前过度强调考试的重要性等,都会加剧孩子
临考的心理压力。
克服“考试恐惧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坦诚面对。
明明白白告诉孩子:人在完成某项任务前,适度的紧张情绪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必要心理准备,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心理反应,无需如临大敌。
2.自我暗示。
引导孩子对自己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复习时我已经下了功夫,一定会考好的。
”“只要我尽力去做了,就是一种成功。
”“别紧张,这次考试不一定太难。
”
3.减压放松。
父母要合理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在考试前,让孩子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来,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数字。
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情绪就会镇静下来。
4.注意转移。
答题时焦虑、紧张的心理会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记忆力的减退,易题变成难题,熟题变成生题。
家长可指导孩子在考试遇到难题时,不要一味地苦想下去浪费时间,应运用“转移战术”暂时跳过该题做后面的题目,等情绪稳定后,或者记忆恢复后再回过头来做那道题。
让孩子明白,那些使自己担忧、烦躁、焦虑的因素,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改变观念,把考试作为对自己的挑战与超越,就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及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出版《追寻生命课堂》等教研专著。
)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刘建淑3146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