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洗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安全《洗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洗澡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澡方法;
2.掌握洗澡的安全卫生知识,营造洁净、健康、安全的洗澡环境;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洗澡的意义
洗澡是人类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可以去除身体表面多余的油脂、细菌和死皮
细胞,使皮肤保持清洁、舒适。
洗澡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健康。
洗澡的常规步骤
1.准备好所需用品,包括:洗澡用的毛巾、肥皂、洗头液、洗澡玩具等;
2.装好适温的水,调节水温确保适合孩子洗澡;
3.把孩子脱衣服,让他/她坐在浴缸边上,先用温水把身体浸湿;
4.接着用肥皂或洗澡液洗头发和身体,要注意清洗耳朵、脸部、腋下、
手指、脚趾等部位;
5.用清水清洗干净,尤其是头发要冲干净;
6.用毛巾轻轻把水分吸干,涂上润肤霜或护肤品。
洗澡的安全注意事项
1.水温要适中,不超过37℃;
2.浸泡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
3.洗澡时,不能单独让孩子在浴缸里玩耍,需要成人陪伴照看;
4.使用安全可靠的浴缸和配件,不能使用破损、锋利或带有毒害物质的
物品;
5.清洗浴缸时,不能使用有毒、刺激性或易燃的清洁剂,应选用环保、
安全的清洁剂;
6.使用洗澡玩具时,要确保无危险因素,清洗和消毒玩具。
洗澡后的卫生习惯
1.洗澡后,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和内衣裤,尤其是季节交替时要注意
保暖;
2.洗澡后,要及时擦拭身体和头发,保持干燥;
3.洗澡后,要洗手、漱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家长应及时清洗更换浴巾、浴帽等洗浴用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实物、课件等方式展示洗澡用品和安全注意事项,引导幼
儿认识和操作;
2.利用手语、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组织幼儿互相交流,鼓励他们分享、提问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和语言能力。
教学注意事项
1.幼儿洗澡需要成年人陪同,要确保安全;
2.避免在室外或温度不适宜的环境下洗澡;
3.让幼儿尽量自己动手,但不要过于强求。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认识了洗澡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澡方法和洗澡的安全卫生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确保幼儿在洗澡和个人卫生方面都能够做到安全、健康、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