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含义的历史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金鑫
出版物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9-39页
主题词: 发展变化;先秦时期;左传;单指;词义;庄子;外延;代称;伯乐;历史变化
摘要: <正> “伯乐”这个名称最早在《左传》中出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伯乐同千里马相联使用,但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识马者的通称。

从其词义的发展变化中亦可看出这一点,“伯乐”一词人们最先用之命名某一星辰,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习惯将那颗所谓掌管天马的星称之为伯乐,《晋书·天文志》对此交代得很清楚:“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宋代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一书中讲法亦大同小异。

以后,伯乐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取其主典天马的意思,代称那些擅长识马养马的人,春秋时期的秦人孙阳由于马术高超而被称之为伯乐便是一例。

《庄子马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