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13.2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雨林为土壤提供有机质,也对土壤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日晒水冲,减少了水土流 失。森林的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也有所不同。在 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则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在城市中能起到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等作 用。
1.读“甲、乙两图”,完成(1)~(3)题。
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读出答案。(2)森林锐减主要是人类活动所为。(3)、(4)、(5)主 要考查森林的环境功能。(6)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 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物循环旺盛,植 物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残体很快被分解,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 吸收以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 答案:(1)亚 北美 (2)农牧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3)多样性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4)永续 生长量(更新量) (5)净化空气 吸烟除尘 涵养水源 保护农田 减弱噪声 美化环境 (6)①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一般很贫瘠;②雨林生长迅速;③雨林生长所 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方法归纳:原理型综合题的解答技巧 答好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准确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等相关的地理 理论。具体步骤如下:(1)感知情境,明确核心,在阅读、分析、比较试题情境材料 的基础上,通过筛选、认定、归纳、概括出情境材料的核心,明确试题解答的关键所 在;(2)根据核心信息展开联想,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扩展,建立起以核 心信息为中心的事物间的联系,发现和挖掘出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为解决问题提 供理论依据;(3)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指导下综合分析试题情境,在更高的层面上理 解、分析材料,明确试题来龙去脉,将复杂的情境分解、还原到基本模式;(4)针对 问题特点,选择、优化解题策略与方法,组织材料,完成答案。
第 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 林为例
森林资源及现状
基础导学
热带雨林
雨林的开发和前途
想一想:森林有哪些环境功能?
核心突破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 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图甲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欧洲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人为 原因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对原始林有破坏但森林仍有更 新机会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森林逐渐减少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雨林锐减
破 坏 及 后 果
生态功能
最丰富的物种库(“生物基因库”);动物天然 栖息地(“绿色宾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蓄水池”);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胶合 剂”);过滤尘埃,吸收噪声(“消音器”);吸 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净化
环境效应等。第(1)题,据图知该植被高大,生态系统层次分明,应为雨林生态系统,
故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非洲等。第(2)题,B、C、D三项均误解了雨林对水循
环的正确影响。第(3)题,认真阅读选项是关键。
答案:(1)A (2)A (3)B
森林锐减的原因、危害和保护
1.森林破坏原因及后果
自然原因
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带来森林面积的变化
2.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 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 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就不可 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剂”);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
难
塞、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
2.雨林的保护 (1)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 ①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 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面 临毁灭性威胁,还会使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 不超过其__________。 (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 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净化器”__________。 B.天然“吸尘器”__________。 C.天然“蓄水池”__________。 D.天然“绿色卫士”__________。 E.天然“消声器”__________(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在雨林中有机物在地表很快分解, 这对雨林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 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该地区虽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原 理的掌握程度,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解题思路:(1)D处的植被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效益。(2)A处 位于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对流雨。(3)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另一部 分来自海陆间大循环。(4)热带雨林被毁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水分蒸 发减少,从而降水量减少。(5)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降 低,地表径流增多。 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 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2)A处 对流雨 (3)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 (4)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 水量减少。 (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 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热点考向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案例】 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 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 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
(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哪些? (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 解析: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其说是人类没有善待自然,倒不如说是人类没有善待自己。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答案:(1)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①②③④⑤(①②可互换) (2)20 (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水利和城镇建设;④开辟大 型农牧场。 (5)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 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 区的机会。
(3)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知识有森林资源的分布、热带雨林的全球
1.读“甲、乙两图”,完成(1)~(3)题。
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读出答案。(2)森林锐减主要是人类活动所为。(3)、(4)、(5)主 要考查森林的环境功能。(6)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 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物循环旺盛,植 物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残体很快被分解,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 吸收以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 答案:(1)亚 北美 (2)农牧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3)多样性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4)永续 生长量(更新量) (5)净化空气 吸烟除尘 涵养水源 保护农田 减弱噪声 美化环境 (6)①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一般很贫瘠;②雨林生长迅速;③雨林生长所 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方法归纳:原理型综合题的解答技巧 答好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准确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等相关的地理 理论。具体步骤如下:(1)感知情境,明确核心,在阅读、分析、比较试题情境材料 的基础上,通过筛选、认定、归纳、概括出情境材料的核心,明确试题解答的关键所 在;(2)根据核心信息展开联想,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扩展,建立起以核 心信息为中心的事物间的联系,发现和挖掘出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为解决问题提 供理论依据;(3)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指导下综合分析试题情境,在更高的层面上理 解、分析材料,明确试题来龙去脉,将复杂的情境分解、还原到基本模式;(4)针对 问题特点,选择、优化解题策略与方法,组织材料,完成答案。
第 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 林为例
森林资源及现状
基础导学
热带雨林
雨林的开发和前途
想一想:森林有哪些环境功能?
核心突破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 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图甲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欧洲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人为 原因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对原始林有破坏但森林仍有更 新机会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森林逐渐减少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雨林锐减
破 坏 及 后 果
生态功能
最丰富的物种库(“生物基因库”);动物天然 栖息地(“绿色宾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蓄水池”);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胶合 剂”);过滤尘埃,吸收噪声(“消音器”);吸 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净化
环境效应等。第(1)题,据图知该植被高大,生态系统层次分明,应为雨林生态系统,
故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非洲等。第(2)题,B、C、D三项均误解了雨林对水循
环的正确影响。第(3)题,认真阅读选项是关键。
答案:(1)A (2)A (3)B
森林锐减的原因、危害和保护
1.森林破坏原因及后果
自然原因
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带来森林面积的变化
2.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 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 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就不可 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剂”);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
难
塞、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
2.雨林的保护 (1)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 ①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 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面 临毁灭性威胁,还会使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 不超过其__________。 (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 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净化器”__________。 B.天然“吸尘器”__________。 C.天然“蓄水池”__________。 D.天然“绿色卫士”__________。 E.天然“消声器”__________(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在雨林中有机物在地表很快分解, 这对雨林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 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该地区虽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原 理的掌握程度,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解题思路:(1)D处的植被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效益。(2)A处 位于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对流雨。(3)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另一部 分来自海陆间大循环。(4)热带雨林被毁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水分蒸 发减少,从而降水量减少。(5)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降 低,地表径流增多。 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 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2)A处 对流雨 (3)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 (4)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 水量减少。 (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 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热点考向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案例】 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 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 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
(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哪些? (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 解析: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其说是人类没有善待自然,倒不如说是人类没有善待自己。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答案:(1)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①②③④⑤(①②可互换) (2)20 (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水利和城镇建设;④开辟大 型农牧场。 (5)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 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 区的机会。
(3)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知识有森林资源的分布、热带雨林的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