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
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单选题(共45题)
1、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的是()。
A.古代雕塑欣赏
B.剪纸创作
C.标志设计
D.装帧书籍
【答案】 B
2、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品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三鱼纹彩陶盆》
C.《舞蹈纹彩陶盆》
D.《鹳鱼石斧彩陶缸》
【答案】 C
3、李老师为《美术与环保》一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开展美术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一目标所属的目标维度是
A.过程与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与技能
D.空间与想象
【答案】 B
4、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作用的是()。
A.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B.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C.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D.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答案】 B
5、()是阶段性评价、考试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A.教学设计
B.学科核心素养
C.教学评价
D.学业质量水平
【答案】 D
6、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
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有想象力了!”
【答案】 B
7、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有()。
A.拉斐尔
B.安格尔
C.德拉克洛瓦
D.米开朗基罗
【答案】 B
8、教学评价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鉴定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
C.激励促进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 C
9、()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A.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
C.教学方式
D.教学理念
【答案】 A
1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的鉴赏程序是()。
A.描述、观察、评价和创作
B.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C.鉴赏,联系,比较和解释
D.鉴赏、构思、创作和展评
【答案】 B
11、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A.后印象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答案】 B
12、下列不是教师评价美术作业注意点的是()。
A.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是作业评价的重心
B.有弹性和灵活性,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学生的过去与现在
C.激励方法,在班上讲评环节中对美术作业表扬激励,对较差的同学,应纵向评价,看到其进步,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
D.学生绘画技法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完成作业
【答案】 D
13、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14、版画是通过制版来印制作品的一种绘画样式,制版的材料和方式有多种。
依据印刷方式,最常见的类型是()。
A.凸印版画
B.凹印版画
C.平印版画
D.漏印版画
【答案】 A
15、教师在进行“水墨画”(1课时)教学中,不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A.讲解中国画的审美理想
B.介绍水墨画的艺术特征
C.示范中国画的笔法与墨法
D.讲授文房四宝的品鉴方法
【答案】 D
16、下列建筑与设计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流水别墅赖特
B.悉尼海上歌剧院格罗佩斯
C.香山饭店贝聿铭
D.朗香教堂柯布西耶
【答案】 B
17、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穷神变、测幽微”体现了美术社会功能中的()。
A.审美功能
B.欣赏功能
C.认识功能
D.教育功能
【答案】 C
18、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个模块的课程的能力。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C
19、包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让全班其他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技术等方面为“小老师”打分,这种评价方法是()。
A.自我评价
B.同伴评价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20、谢老师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拍照,在肯定学生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A.选拔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过程性评价
【答案】 C
21、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
A.造型能力
B.创新能力
C.审美趣味
D.形象思维能力
【答案】 D
22、写意山水画技法的一般步骤是()。
A.“勾”“皴”“染”“描”
B.“勾”“皴”“染”“点”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答案】 B
23、以下关于表现性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A.对学生的作业成绩的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
B.将学习态度纳入评价项目中
C.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美术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D.表现性评价是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案】 A
24、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艺术风格属于()。
A.俄国巡回展览画派
B.法国巴比松画派
C.意大利威尼斯画派
D.法国现实主义画派
【答案】 A
25、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生“用美术及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这一表述所体现的理念是()。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强调创新精神。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C.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D.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答案】 B
26、现代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原理为学生创设优化环境的准备过程。
A.学习论和教学论
B.教学目标
C.教学实施
D.教学设计
【答案】 A
27、微电影在《标准》中属于()。
A.电影·电视模块
B.网络·摄影模块
C.电脑·设计模块
D.摄影·摄像模块
【答案】 D
28、因使用油质颜料而得名,色彩丰富,能体现色调层次、光线、质感和空间感.能真实生动地描绘一切有形事物的是()。
A.中国画
B.油画
C.水彩画
D.版画
【答案】 B
2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画中白描的主要技法是()。
A.皴擦
B.渲染
C.勾勒
D.点虱
【答案】 C
30、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人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A.《程氏墨苑》
B.《芥子园画传》
C.《顾氏画谱》
D.《十竹斋画谱》
【答案】 B
31、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的是( )。
A.烧制陶艺
B.风景写生
C.参观美术馆
D.雕塑翻模
【答案】 C
32、《蒙娜丽莎》属于()。
A.国画
B.油画
C.版画
D.水粉画
【答案】 B
3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习学分管理,修习36课时可以获得()学分。
A.1
B.2
C.3
D.4
【答案】 B
34、既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又曾担任西泠印社首位社长的艺术家是()。
A.吴昌硕
B.赵之谦
C.任伯年
D.虚谷
【答案】 A
35、下列对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为
A.酒剂的溶媒为酒,酊剂的溶媒为规定浓度的乙醇
B.酒剂.酊剂中常常加入防腐剂
C.酒剂多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复方制剂
D.酒剂应检查乙醇含量和甲醇含量
E.含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相当于原药材20g
【答案】 A
3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完整的美术课程结构?()
A.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
B.课程、教学、评价和维持
C.目标、内容、评价和维持
D.课程、教学、组织和评价
【答案】 A
37、《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巩固性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答案】 D
38、炮制后能缓和其苦寒之性,止呕作用增强的是
A.盐黄连
B.姜黄连
C.酒黄连
D.吴茱萸制黄连
E.醋黄连
【答案】 B
39、在前一笔墨色不太干时,趁势再补充上另一笔,使其融合渗化,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画中是()。
A.积墨法
B.宿墨法
D.焦墨法
【答案】 C
40、()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之一。
A.乔托
B.达·芬奇
C.波提切利
D.哈尔斯
【答案】 A
41、韩老师引导学生赏析凡.高的作品《星月夜》后,安排拓展学习活动。
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A.评述作品写实技巧
B.个性化临摹
C.校园风景写生
D.写鉴赏报告
【答案】 A
42、金老师上《环保时钟设计》时,在调查、设计、制作后,让同学、老师或家长对作品写“评语小条”,进行展示评价。
这种评价属于()。
A.质性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答案】 A
4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写意花鸟创作》一课的课堂作业是()。
A.分组欣赏《芥子园画谱》
B.参照笔墨用法尝试表现
C.拷贝白描花鸟画作品
D.独立撰写鉴赏心得体会
【答案】 B
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欣赏的特点的是()
A.多层性
B.统一性
C.直观性
D.差异性
【答案】 B
45、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A.自评、他评、教师评、座谈
B.教师评、学生评、家长都参与
C.他评、自评、教师评、校长参与
D.校长、教师、学生、家长
【答案】 D
大题(共12题)
一、案例:陶老师准备上摄影创作课,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摄影器材供学生使用。
于是,他改上摄影鉴赏课。
在教学中,讲解了布列松等大师的摄影作品及其艺术风格。
有些同学听课后跃跃欲试,也想实践操作。
然而陶老师告诉学生,大师的艺术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而且需要专业的摄影器材,目前我们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问题:对陶老师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2分)。
并谈一谈如何在条件欠缺的学校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8分)。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需要对两个问题分别进行回答。
第一个问题考察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评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对教学环境与教学实施建议角度进行回答。
二、案例:葛老师在上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星月夜》,并提问这两件作品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接下来葛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之后每个人写出自己的鉴赏报告,但是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写了喜欢或不喜欢某作品,并没有达到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
问题:分析此课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美术鉴赏模块的课程设计的理解,需要考生评价该课的优点和缺点。
固此题目分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作答,同时缺点还需要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让其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
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教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教学活动?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利弊的分析,以及对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
固此题目分为两方面作答,答题时一定要区分开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四、案例:《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英文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中国(2)“china”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瓷器。
(3)有谁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吗总结:中国有着9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地
陶瓷艺术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瓷文化。
说明:由China这个单词,我们发现,“陶瓷”竟然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可见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加上马可·波罗的故事,已经大大地吸引了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祖国艺术瑰宝的好奇心。
本节课的导入方法合理吗为什么
【答案】英语单词的导人是合理的,因为教学中的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进入课程。
导入只要适合本堂课程内容,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和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五、案例:王老师在上《行书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
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
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
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他第五名的成绩。
(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将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案】(1)①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王老师挑出三幅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这当中体现的就是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②等级计分法。
王老师给写得最好但听课不认真的学生第五名的成绩,显示王老师还采用了等级评分法这样的评价方式。
③综合性评价的方式。
王老师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状态,综合各个方面给出最终评价,体现了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2)①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不合适的。
②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题干中“写得最好的学生”就专业技能来说理应被评为第一名,但老师却综合其听课不认真的表现给了他第五名的成绩,显然老师在评价这位学生时更侧重于学生的缺点与不足。
而忽了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一评价理念。
而且老师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也没能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所以,王老师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六、请按所提供的教材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5)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6)对教案中的主要教学环节做出说明。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干内容,课程内容是文化衫的设计制作,确定教学设计围绕的重点知识,活动建议是开展体验活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课时完整,恰当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合理设计教学,以及要出现三个提问,环节上要有设计说明。
考生要按要求、分步骤设计教学。
七、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教学周,陶老师利用美术鉴赏课进行党史教育。
他首先展示中国画作品《八女投江》,然后详细地介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要求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努力学习,面向未来..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问题:对陶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案】
八、在《灯具制作》一课的结课环节,小林同学拿出自己制作的灯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介绍。
大家看了他的作品一致表示看不出来是灯具。
小林竭力解释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见大家依然质疑,十分气恼,欲将其毁掉。
张老师见状,连忙举起小林的作品说:“我看还不错”。
但是小林的作品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建议,从优点、问题、建议三方面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答案】优点:老师采用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是可取的。
问题:(1)没有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学生对小林的态度说明他们只是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
(2)老师的评价不够中肯。
张老师“我看还不错”的评价语不够真诚,有些敷衍的感觉,不能让小林感受到自己作品的价值。
建议:(1)不要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要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3)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九、在《远古的呼唤——面具》一课中,胡老师在示范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后,让学生根据文学剧本自由选择角色制作面具。
学生做完面具之后,胡老师邀请几位面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说明自己作品的创意并简单表演。
老师与台上学生一起喝彩,尽情释放激情;享受创作的乐趣。
结课时,胡老师向其他学生说:“他们做得太棒了!可你们为什么这么不用心呢’’问题:请从问题与建议两方面对胡老师的教学评价行为进行分析。
【答案】问题:(1)材料中胡老师在学生做完面具后,邀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而并没有给其他学生展示的机会,并且对做得不好的学生加以指责,胡老师没有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没有傲到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极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胡老师只以面具做得好坏为评判标准作出评价,只评价美术作业,评价
方式太过单一,没有做到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没有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建议:(1)胡老师应该在美术课堂中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
(2)胡老师应该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不仅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一十、案例:刘老师给同学们上的第一节课是“书法常识”。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了解书法吗知道有哪些书体”学生回答后,刘老师给学生介绍了书法的字体、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学生认真听刘老师讲课。
最后10分钟,刘老师拿出隶书宇帖和材料,请学生临写,作为本课的学习评价环节。
问题:你认为刘老师的教学评价合理吗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不合理。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评价,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
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本节课是书法常识的第1节课,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进行了欣赏活动.而对于一节以欣赏活动为主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本节课的主要评价应该在学会欣赏书法作品及对书法知识的掌握上。
(2)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
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而刘老师只是把临帖作业作为评价,不符合课标的要求。
一十一、在《木版刻画》一课的评价环节,陈老师将全班同学的作品展示出来,要求同学们选出三幅最喜欢的作品。
同学们大都不顾作品的质量,纷纷选择了自己好朋友的作品。
有同学质疑说:“小明的画也算优秀还不如他上次的呢!”可是,陈老师觉得应该鼓励学生,把选出的所有作品都归为优秀。
问题: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从优点、问题、建议三个方面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答案】优点:(1)陈老师能够运用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在评价环节,将全班同学的作品展示出来。
(2)能够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陈老师让同学选出喜欢的作品,这体现出他鼓励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3)陈老师把选出的所有作品都归为优秀,能够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问题:(1)未能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陈老师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评选来评优,而没有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不能够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未能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陈老师对于同学的质疑,没有作出解释,
也没有帮助小明找到问题所在,未能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发展。
建议:(1)应该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应该对各个学生的作品优缺点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在评价过程中,应该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各方面的发展,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有学生质疑小明的作品的时候,要说明评优的原因,并且也要使小明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一十二、李老师在上高中绘画《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一课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运用点、线、面的造型元素来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和描绘物象,并提出了评价要求:(1)评价方式以小组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进行点评:(2)评价内容为组员责任心、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流能力。
问题:对李老师"评价要求”的方式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