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空表

合集下载

word导学案

word导学案

第6课设计页面教师寄语:在word2000中尽情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常用的纸张类型,掌握设置页面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页面的基本设置,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设置等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养成规范使用的好习惯。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一、设计版面1、常用的纸张类型,并举例A4大小_________,16开大小___________,A3与A4关系。

2、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将新建文件名名为“学号姓名.doc”3、设置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详见教材P26 图6-1。

[加油站]:页面设置影响整个文档的板式,一般来说应当在开始编排一篇文章之前就进行页面设置,以使该文档符合实际要求。

二、用图片美化封面1、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并合理布局,详见教材。

2、探究嵌入式与其环绕方式的区别。

三、用艺术字设计标题1、用艺术字设计标题,详见教材。

2、用艺术字设计刊号、时间、出版社等杂志元素。

3、思考艺术字设计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模仿教材设计封面。

2、提高要求:自已设计封面。

第7课编辑文字【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2、技能目标:掌握字体、段落设置,学会运用符号、首字下沉的美化文档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页面合理布局的能力。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一、设置文字,编辑段落,图文混排,详见教材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将新建文件名名为“学号姓名编辑文字.doc”2、设置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3、从班级博客中选择一篇文章,分别用普通粘贴和选择性粘贴完成,比较它们的区别。

4、在一张页面,合理设置文字,设置行距。

5、设计标题,合理布局插图,详见教材第6课。

二、设置项目符号,运用“首字下沉”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1《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重)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难)【预习检测】听写:【文学常识】一【文体常识】一【字词积累】“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芜湖(wG 摧枯拉朽(1)溃退(ku i)荻港(d i)锐不可当(d a ng)泄气(xi。

)要塞(s d i )签(qi a n)订歼(ji a n)灭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整体感知】2.分别找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找出两则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合作探究】1.默读勾画消息一,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表达了怎样的新闻主题?2.消息二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军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3.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如: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上)第1页共2页八年级语文(上)第1课巩固练习1.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芜(w S)湖摧枯(g⑴拉朽B溃(ku i)退繁他川昌・・・・C获(hu o)港锐不可当(d a ng)D歼(ji G n)灭要塞(s G i)• ・・・2.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下面是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和标题扣的很紧,是标题的拓展和具体化。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课题
- 课题: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
- 导学案类型:表格式
- 字数要求:800字以上
二、目标
本导学案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份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的导学资源,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和自主研究社会科学知识。

三、导学格式
本导学案采用表格格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四、注意事项
- 学生应按照表格中的步骤来进行研究和复社会科学知识。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自主安排研究时间。

-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请教。

五、总结
本导学案为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研究计划
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科学知识。

通过自主研究和复,学生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构成和功能。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字数:191)。

七年级上英语人教新目标版Unit5导学案

七年级上英语人教新目标版Unit5导学案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SectionA1a---2c (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一、Vocabularies:1. Words: have, ball, tennis, volleyball, basketball, ping-pong, bat, do/does,2. Phrases: soccer ball, tennis ball, ping-pong bat, ping-pong ball, baseball bat,二、Main sentences:1.--Do you /they have a TV? -- Yes, I / they do. /No, I / they don't.2.--Does he /she have a soccer ball?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 oesn’t.三、学习动词have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使用do和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的构成以及简单回答。

【课前预习】一、预习活动1a, 翻译下列词组(每空一词):1.英式足球2.网球3.乒乓球拍4.棒球拍5.乒乓球6.有一个排球二、预习1c和2c,完成下列句子。

1. -- you have a (乒乓球拍)? --Yes, I .2. -- you (有)a ping-pong ball? --No, I .3. -- Jane have a (网球)?--Yes, .4. -- he have a (排球)?--No, .三、预习之后的疑问是【学习过程】一、幻灯片展示引出本节课的新单词,并教读这些单词。

二、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Then check the answers. (Activity 1a)三、Listening tasks and pair work:1.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hear.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you have heard.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2a)3. Listen and match the pictures in 2a with the balls. (2b)4. pair work:看2b中的物品,利用下面的句型进行对话比赛。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全章 分课时)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全章 分课时)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光源光的传播1.通过实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重点),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重难点)。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

4.知道光能传递能量和信息。

5.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1.请找出三种以上能发光的物体(光源),。

2.晚上在家关上电灯,用蜡烛或手电筒作光源,做几个手影在墙上看一看。

3.通过各种手段查有关日食、月食形成原因方面的资料。

4.晚上看到车灯和电筒的光射出去是直的,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是传播的。

5.看图4-1-1、2、3可知,光从空气射到镜面上时要发生射;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进入玻璃时要发生射,但光在均匀玻璃中传播路径是(直、弯)的;光射进密度不均匀的糖水时的路径是(直、弯)的。

所以,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6.看图4-1-4、5,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于的结果。

7.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能在真空中传播吗?(能、不能),光在真空传播速度最快,为 m/s。

8.看图4-1-7可知,光传播的是和。

一、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1:将激光束沿黑板面射出,观察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不是)直线。

照教材P56图4-1-1图(a),当光射到镜面上时,会被到空气中,在空气中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不是)直的。

实验2:照教材P56图4-1-2实验,光斜射到玻璃面时,一部分光发生,一部分光发生,但光射入玻璃后,传播路径是。

实验3:照教材P57图4-1-3实验,看到的光路现象是:光路,这是因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

交流与讨论:9.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10.光遇到不透明介质时,发生;遇到透明介质时,会同时发生。

11.声音传播要靠介质,光在传播时也需要介质吗?能在真空中传播吗?(举例说明)解释现象:图4-1-4小孔成像:人头部的光线斜向下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上形成头的(实像、黑影),而脚部的光线斜向上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上形成脚的(实像、黑影),墙上的像是(倒、正)立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是由 组成的。

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

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 ,因此,气体具有 。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

6nm= 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

课堂达标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 组成的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 ,那么0.4nm=__________m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 .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 .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导学案【知识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2、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3、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具体操作步骤;4、能对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判断5、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一些典型的氧化反应进行分类【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的选择【知识归纳】一、空气的组成:(1)法国的化学家 ________ 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结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占空气体积的1/5(2)下图为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观察并完成下列各题。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b、红磷的量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⑥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进水量少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分析: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成分及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①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海水、食盐、 _________ 等②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氮气、氧气、水、_________ 等③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氮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模板:导学目标:1. 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主题,并和学生讨论一下相关的问题,引入学习的内容。

2. 概念解释(10分钟)为学生简要解释本课重要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可以通过举例或图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可以通过示范、实例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或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本课的核心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关的资源或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和拓展。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本课的相关作业,可以是巩固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外拓展阅读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导学反思:在导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下一步,我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导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导学案: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唯有创造,才有快乐。

愿你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品尝成功的甘甜。

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增强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3.学会比较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空气中不同成分的用途,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预习导学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习题:1.空气有多种成分组成是一种;工业上我们可以用空气制取氧气,首先通过,使空气液化,然后根据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不同,采用的方法让首先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的。

2.氧气的用途主要有(如:病人急救)和(如:钢铁冶炼)。

3.氮气的用途有、、。

4.稀有气体包括,可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

5.空气质量报告包括、、、、几项,其中首要污染物是指、、、中的一种;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

课堂展示知识点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过渡引入:不仅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

同时空气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活动任务一:看书总结出①分离空气的方法②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③为什么氮气常用作食品充气包装;知识点二:关注空气质量过渡引入:空气中各成分相对保持稳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得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增加,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关注空气质量是我们每位公民的责任。

活动任务二:测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1)分别请几个小组的同学,到操场上、教室里各采集一瓶气体。

(2)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归纳总结:1.描述你从教室和操场上取空气样品的方法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依据是。

问题提升:1.如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2.怎样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你认为本实验与上节课所进行实验有何不同之处?活动任务三:看书总结4.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几项?5.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活动任务四:讨论1.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拓展延伸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枕头”。

数学导学案九年级答案

数学导学案九年级答案

数学导学案九年级答案【篇一:九年级数学金榜学案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b.c.y= d.2.抛物线y=(x+3)2-2的对称轴是( )a.直线x=3b.直线x=-3c.直线x=-2d.直线x=23.抛物线y=x2-2x-1的顶点坐标是( )a .(1,-1) b.(-1,2) c.(-1,-2) d.(1,-2)4. 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a.-1<x<3 b.x<-1 c. x>3 d.x<-1或x>35.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它的对称轴过点(-1,0),那么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一个正根可能是( ) 6.一个圆锥形的冰淇淋纸筒,其底面直径为,母线长为,围成这样的冰淇淋纸筒所需纸片的面积是()a. b. c. d.7.如图,实线部分是半径为9m的两条等弧组成的游泳池,若每条弧所在的圆都经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游泳池的周长为( )8.将直径为60cm的圆形铁皮,做成三个相同的圆锥容器的侧面(不浪费材料,不计接缝处的材料损耗),那么每个圆锥容器的底面半径为()a.10cm b.20cmc.30cmd.40cm9.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为10.如图,点c、d是以线段ab为公共弦的两条圆弧的中点,ab=4,点e、f分别是线段cd,ab上的动点,设af=x, ae2-fe2=y,则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函数﹣2,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若抛物线与轴没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3.抛物线 y= 的开口向 .14.把抛物线y=-2(x+2)2-1先沿y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x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15. 函数y=ax2-ax+3x+1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写出a所有可能的值________________.16. 如果⊙a和⊙b相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8cm和2cm,那么圆心距ab为 cm.18.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若弦ab的长为8cm.则圆环的面积为________cm2.19.如图是某风景区的一个圆拱形门,路面ab宽为2m,净高cd 为5m,则圆拱形门所在圆的半径为m.20.如图,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21. (本小题10分)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2,1),且过点(-4,3 );(2)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3,0)和(2,0),且它经过点(1,4).22. (本小题8分)已知二次函数y=x2+bx+2的图像经过点(-1,6)(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3)画出图像的草图,观察图像,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23.(本小题10分)已知:抛物线y =x2+ax+a﹣2.(1)求证:不论a取何值时,抛物线y=x2+ax+a﹣2与x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a(x1,0),b(x2,0),且x1 、x2的平方和为3,求a的值.24.(本小题9分)如图,p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 pc 切⊙o于点c,弦cd⊥ab,垂足为点e,若,.求:(1)⊙o的半径;(2)cd的长;(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5.(本小题9分)近日某小区计划在中央花园内建造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安装一个花形柱子oa, o恰好在水面中心,oa为1.25m,安置在柱子顶端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且在过oa的任一平面上抛物线路径如图所示.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设计成水流在到oa距离lm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2.25m.(1)请求出其中一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为多少m 才能使喷出水流不致落到池上?26.(本小题12分)李老师在与同学进行“蚂蚁怎样爬最近”的课题研究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重要条件分别求出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的长.(1)如图1,正方体的棱长为5cm一只蚂蚁欲从正方体底面上的点a沿着正方体表面爬到点c1处;(2)如图2,圆锥的母线长为4cm,底面半径r= cm,一只蚂蚁欲从圆锥的底面上的点a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一周回到点a;(3)如图3,是一个没有上盖的圆柱形食品盒,一只蚂蚁在盒外表面的a处,它想吃到盒内表面对侧中点b处的食物,已知盒高10cm,底面圆周长为32cm,a距下底面3cm..27.(本小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最低点为m,且s△amb=(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说明这条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ax2 怎样平移得到的;(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着射线ab以2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结束;①在运动过程中,p、q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它的最小值;②当pq取得最小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 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b3.d4.a5.b .6. d7.d8.a9. c 10.c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1 12.a<-113.下 14.y=-2(x-1)2+1 15.0、1、9(少写一个扣1分)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21. (本小题10分)(1)设y=a(x+2)2+1 1分a=0.54分∴y=0.5(x+2)2+15分(2)设y=a(x+3)(x-2)1分a=-14分∴y=-(x+3)(x-2)5分22. (本小题8分)(1)b=-32分(2)(1,0)(2,0)4分(3)草图略6分(要求仅画出大致形状即可)∴x>2或x<-18分23.(本小题10分)(1)△=a2-4(a-2)2分=(a-2)2+44分∴不论a取何值时,抛物线y=x2+ax+a﹣2与x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5分(2)x1 +x2=-a1分x1 .x2=a-22分x1 2+x22=(x1 +x2)2-2 x1 .x23分=a2-2a+4=3∴a=15分24.(本小题9分)(1)切线得oc⊥pc1分设半径为r(r+1)2=r2+32分r=13分(2)ce= 2分cd= 3分(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3分25.(本小题9分)(1) y= -(x-1)2+2.254分(2)(x-1)2=2.25x1=2.5 或 x2= -0.5 (舍)8分答:半径至少为2.5米时9分26.(本小题12分)(1)展开图略 5 4分(2)展开图略 4 8分(3)展开图略 20 12分27.(1)y= (x-1)2- 2分向右1个单位长度,向下个单位长度3分(2)①pq2=(2-2t)2+t2=5(t- )2+ 5分存在,当t= 时,最小值 ??????? ?6分②10当ab∥qr时y=- 时(x-1)2- =- 8分x1= 或 x2=当x1= 时,说明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9分当x2= 时,pbrq为平行四边形,舍.10分20当br∥pq时与x2= 的情况相同,故此时不存在梯形.11分【篇二: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s=txt>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弥补方案。

自导式教案空白表(模板)

自导式教案空白表(模板)
第一单:预学指导单
第二单:预学效果检测单
第三单:课堂巩固训练单
第四单课后作业单
小老师展示题目,其余学生完成,评议。
三、
探究新知 精准释难
独立思考、填写、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独立思考、填写、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通过交流明白:
四、
精准练习
小老师组织,先让学生逐题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交流时重点说思考的过程。
五、
全课总结
说收获、自我评价。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四单”
个性化修改
西师版教材X年级X册第X单元《XX》一案四单
学校班级
X小学校X年级X组
备课人
课题名称
百分数(例1,例2)
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草稿纸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谈话导入
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课题
二、
预学效
果检测
拿出自主整理单,在小组内交流、完善、派代表汇报。

中学导学案模板

中学导学案模板

中学导学案模板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陈启水审核:高介华审批:邱晓华学案编号:02授课人:陈启水授课时间:9.3 姓名:班级:小组:所示。

以上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声停止,这是因为例2 能说明“液体可以A.我们听到雨滴打B.我们听到树枝上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后,发传声”的事例是( 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小鸟的“啾啾”声的说话声吓跑)思路剖析:分析数据来寻找规律,可以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出发,寻找共性与差异。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从表中看出,温度升高时声速变大了,所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另外,表中所给的声速,在空气(气体)中慢,思路剖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需要分析题干中每种情况下声音是通过哪种物质传到耳中的。

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我们听到的鸟鸣也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人听到溪流的流水声也是由空气传播的,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气体能够传声。

水中快要上钩的鱼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鱼听到了岸上人的说话声,这声音必须由水才能传给鱼,故说明液体能传声。

变式练习2: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两个人能在相距不太远的地方用它通话,说明(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水和煤油(液体)中较快,而在冰等(固体)中的最快,这样可归纳出另一条规律: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又比气体中快。

变式练习3: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B.声音是通过钢线传播的五、小结评价回味反思,领悟提高,做到自主评价C.只有钢线和纸盒子组合在一起才能传播声音学完本节课,请在各项后面的“( )”中用“√”或“?”标注你是否掌D.以上说法都不对握。

分析数据,提取规律。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三心俱全察世界一腔热爱悟生活——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导学案【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

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其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重点难点】1.学会观察的方法。

2.学会摄取生活瞬间,丰富写作素材。

【任务群】任务一:圈一圈·从教材获得启示任务二:想一想·跟作家学会观察任务三:看一看·从生活捕捉素材任务四:读一读·从阅读积累语言【学习过程】升入初中,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新见闻。

我们也洋溢着新的喜悦和收获。

班级拟开展“初中印象”话题讨论。

请你先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完成任务吧。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圈一圈·从教材获得启示1.想要写好,先学技巧。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0页《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说一说你的收获。

(1)写作始于我们的,是人们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

(2)写作要从写起,写自己的事情,写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3)平时养成细心、勤于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

(4)写作能提高人的,训练人的,让你变得更睿智。

2.你能从课本这段导写文字中提炼三个关键词,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吗?[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想一想·跟作家学会观察1.阅读下面语段,思考作家是如何观察自然的?语段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角度语段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春》)角度语段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1课课文题目:《沁园春∙雪》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积累∙欣赏《念奴娇·昆仑》毛泽东·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了人世间春天的景色。

玉龙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身上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身鱼腹。

你千年的功劳罪过,究竟是何人曾经予以评说?今天我要对你说昆仑:不要这么高峻,也不要堆这么多的雪。

我想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截呢?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予美洲,一截留给中国。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同样感受到凉爽与火热。

(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到陕北,毛泽东登岷山西望之时。

)【赏析】《念奴娇•昆仑》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导学案第【1】篇〗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重点)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学法指导一:【动词的作用】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学法指导二:【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ǐng)一刹那(chà)慷慨(kǎi)哧地(chī)悄然(qiǎo)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背景介绍《“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40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分子的运动及其特点》 导学案

《分子的运动及其特点》 导学案

《分子的运动及其特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分子运动的概念。

2、掌握分子运动的特点,包括无规则性、永不停息性、与温度的关系等。

3、能够运用分子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知识回顾在学习分子运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三、分子的运动(一)分子运动的实例1、扩散现象在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上面的空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同样,在一个装有清水的容器中滴入一滴墨水,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色。

这些现象表明,气体和液体中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将花粉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花粉颗粒不是分子,但它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反映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分子的运动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它们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可能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变化。

例如,在一个房间里,香水分子会迅速扩散到各个角落,不会按照特定的路线或顺序进行。

(三)分子运动的永不停息性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即使在绝对零度(-27315℃)时,分子的运动也不会完全停止,只是运动变得极其微弱。

四、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一)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越缓慢。

例如,加热一杯水,水中的分子运动速度会加快,水的蒸发速度也会随之加快。

(二)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五、分子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气体的扩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闻到各种气味,如花香、饭菜香等,这都是因为气体分子的扩散。

(二)液体的蒸发和沸腾液体的蒸发和沸腾是液体分子运动的结果。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表格式导学案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表格式导学案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表格式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设计教师:
五、回归拓思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静结合。

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品析第四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3、品读课文二三四段动词的精妙。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

镜头似地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4、“托”字有何表达效果?【答案】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六、板书设计
主题:
“飞天”凌空正面描写跳水精彩瞬间
(特写镜头)侧面描写记者、观众的反映
拼搏、奋进、爱国
七、学案反思
1.详细介绍特写新闻
2.让学生学会侧面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