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预算编制 】新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新
公
路工程概预算定额探析
新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的通告(交通部网站 2007 年 10 月
31 日):现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JTG/T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JTG/TB06—02—200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JTG/TB06—03—2007),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原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2 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规定》(公设技字〔2000〕285 号)、《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和《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交工发〔1992〕65 号)、《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公路发〔1996〕610 号)同时废止。
对于参与公路工程造价的人来说,1996 编制办法和1992 概算、预算定额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新的编制办法和概算、预算定额究竟有多少差别,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如何来调整老工作思路也是一个问题。
交通部近期推出了2007 新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虽然定额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质检评定标准等一些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技术和规范更新频率的加快,新工艺、新机械
设备的运用,现行的 92 定额有些方面已经滞后,因此在保证定额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适度范围内进行定额更新,能够更好的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
第一部分:新旧《编制办法》简要对比分析
一、费用项目组成的变化:
1、把原 96 编制办法中施工技术装备费取消;计划利润变为利润, 而且由原来的 4%提高到 7%;
2、取费标准工程类别增加了与商品砼和外购构件相对应的构造物 III;
3、其他工程费(原其他直接费)费用项目做了调整和增加,比如:将现行编制办法的高原施工增加费、沿海地区工程施工增加费和新增的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统一归纳为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4、间接费[新间接费合并原现场经费(除工地转移)与原间接费, 同时增加规费]。
规费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
间接费中将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费统一划入规费内(第一次在公路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办法中提出规费的概
念);
5、增加了竣(交)工验收试验费,将《96 编制办法》中单列的勘察设计费归入前期工作费中等;增加了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
新增了联合试运转和生产人员培训费。
6、预备费用中的基本预备费增加了:投保的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和保险合同发生的工程保险费用。
7、设备购置费中,增加了进口设备的细目和费用计算方法。
8、修订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内容和标准。
9、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
在 96 编制办法中,高原地区施工增费系指在海拔高度 2000m 以上地区施工,由于受气候、气压的影响, 致使人工、机械效率降低而增加的费用。
在 2007 的编制办法中,高原施工增加费的费率从海拔 1500m 以上开始计取;对一些海拔高度做了细化,比如将原来的2001m-3000m,分开细化为两个档:2001m
-2500m 和 2501m-3000m;等等
10、行车干扰。
费率有很大下调,同时增加了施工期平均每昼夜双向行车次数范围划分档。
原最大 1000 以上,现增加 1000-2000, 直至5000 以上,共增加 5 个档,由原来的 3 个增加到 8 个。
二、费用基数的变化
1、费用名称含义的变化
原 96 编制办法中规定:
a、直接费——即工、料、机费,指按本办法规定计算的工程所
在地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
b、直接工程费——指直接费与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之和。
2007 新编制办法中规定:
a、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组成。
b、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2、计算基数的增加
原 96 编制办法中,主要有两种计算基数:
定额直接费——定额直接费是计算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的基数。
定额直接工程费——定额直接工程费是计算间接费的基数。
2007 新编制办法中,有多种计算基数:
a、以直接工程费(即工、料、机费)为基数的:其他工程费中的:冬季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临时设施、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等。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中的沿海地区工程施工增加费。
b、以人工费为基数:比如规费、辅助生产间接费
c、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为基数的: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中的高原地区和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
d、以直接费为基数:企业管理费;
e、以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为基数:建设项目管理费。
包括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工程定额测定费、设计文件审查费。
(其中的竣(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费,以金额计,不以基数计算。
);以及联合试运转费。
三、费率水平的变化
各项费率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以下调为多
1、其他工程费费率(%)
冬季施工增加费:下调最大的人工土方均下调 70%左右;
下调幅度最低的技术复杂大桥均下调 30%
雨季施工增加费:下调最大的人工石方均下调 71%左右;
下调幅度最低的高级路面均下调 40%;
夜间施工增加费:除新增的类别构造物 III 提高 40%外,其余下降 30%(原统一是 0.5%)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有升有降,绝大多数上调。
其他在此不做详述,略
2、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
除增加了 300000 以上的档外,按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各档费率均有上调,最大幅度是 200001 以上的档,原来是 0.14%,上调到
0.43%,调整幅度达 207%;调整最小的是 500W 的档,由原来的 1.68
上调到 3.48,也有上浮 108%。
四、项目模板的变化
原 96 编制办法中,概、预算项目表分路线工程概、预算项目表和独立桥梁工程概、预算项目表两种项目模板
新 2007 编制办法中,按照公路国际、国内招标文件清单范本进行细化,不再分独立桥梁和路线两种。
具体见项目表,不再详述
五、其他几个主要变化
1、人工费计算中的年有效施工天数提高。
原 96 年编制办法为 225 天;2007 新编制办法增加为 240 天,变为:人工费(元/工日)=[基本薪水(元/月)+地区生活补贴(元/月)+薪水性津贴(元/月)]*(1+14%)*12 月/240(工日);
2、96 编制办法中,生产工人基本薪水标准,按薪水区类别进行划分;
2007 新编制办法中,生产工人基本薪水按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最低薪水标准的 1.2 倍计算。
表现得更加灵活,一般情况下
这种方式计算的人工费,要比原金额提高很多,有的一倍左右。
3、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和工程监理费这次有很大幅度的上调,并说明此两项费用均为实施建设项目管理的费用,执行时可根据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监理单位所实际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统筹使用。
这样的调整以后,费率提高的同时,建设单位也有了很大的
灵活性。
第二部分:新旧《定额》简要对比分析
1、定额项目增减情况
2、定额总体水平变化
3、定额内容变化(新工艺、材料、技术、设备)
1、定额项目增减情况
1、路基工程:定额子目共增加 70 项,增幅 20%
2、路面工程:定额子目共增加 213 项,增幅 47%
3、隧道工程:定额子目共增加 203 项,增幅 363%
4、桥涵工程:定额子目共增加 507 项,增幅 39%
5、防护工程:定额子目共增加 69 项,增幅 79%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定额子目共增加 710 项,增幅 1164%,是此次定额数量增幅最大的一章
7、8、9 三章基本变化不大。
增减主要体现在:
(1)路基工程,主要增加了控制爆破等内容,中央分隔带排水;以及
强夯、粉喷桩、堆载及真空预压等处理软基的新定额项。
(2)路面工程:面层增加了沥青玛蹄脂(SMA);厂拌基层混合料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铺筑;水泥砼自卸汽车运输等
(3)隧道工程:原 92 定额中隧道工程有 12 项,2007 新定额中增加到32 项。
主要增加了超前支护、防排水的止水带,纵横向排水管, 斜井开挖、出渣、通风消防、探测及监控报警设施等。
(4)桥涵工程,增加了地下连续墙(原建筑工程中有);打钢管桩;悬索桥;斜拉桥斜拉索、锚锭锚固系统等;拱桥增加了钢管拱(现在用在天桥上的较多),辅助设施增加了施工塔吊、电梯等。
另钢结构工程上增加较多;
(5)防护工程:增加了喷射砼护坡、锚杆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等内容。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六章由原来的‘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变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这是此次增加量最大的一章。
除原有的交通工程外,增加了安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光缆、电缆敷设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配管、配线等工程等内容,细目也更加详细。
比
如说安全中,增加了人手孔、收费岛、计算机等;通讯增加了程控交换设备;绿化增加了栽植、浇水、苗木运输等。
2、定额水平主要变化
(1)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桥涵工程的人工和机械消耗量大幅减少, 也就是说,这部分定额的定额水平有提高。
例如:路基工程的‘人工挖运’,人工由原来的245/1000m3,降到181
/1000m3,下降幅达 60%多;路面工程的‘人工摊铺 15cm 砂砾’人工下降40%多;‘厂拌稳定砂砾15cm’人工下降27%。
而桥涵工程中,一般项目的人工都减少了 33%--50%左右,机械也有减少。
(2)路面工程中,沥青的消耗量降低很大,2007 定额路面工程沥青的消耗,只有 92 预算定额的 67%左右。
油石比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例如沥青碎石粗粒式为 3.57%,沥青碎石中粒式为 3.81%;沥青砼粗粒式4.38%,沥青砼中粒式 4.71%,等。
这种下降主要跟近年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越来越粗有关。
原 92 定额的路面工程沥青消耗量较大。
(3)桥涵工程部分,主要对回旋钻机项目做了调整,92 定额的这部分定额较高,这次下调。
砼、钢筋工程中的人工、电焊条和电焊机的消耗量都做了大幅度的下调,钢筋定额中人工的消耗量下降 50%左右。
桥涵工程中的构件运输定额做了大幅度的下调,降低幅度超过 50%。
另,此次仍未增加桥、台背填料的定额项目。
(4)防护工程中的人工施工的项目,人工消耗量下降了 30%-50% 左右。
(5)隧道工程。
这是此次定额修订主要改动的部分。
对照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现行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交工发[1992]65 号) 和计价办法已是很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
交通部新定额针对近年来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进步提出的要求,集中增加了辅助工程措施、防排水、辅助坑道等定额子目内容,完善了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和二衬砼等定额子目内容。
除增加定额子目外,同时对现有定额消耗量也进行了相应修改调整, 主要集中在开挖和支护定额子目消耗量调整。
按2004 年的隧道技术规范对围岩类别的划分做了调整,将围岩分为六级,即 I-VI 级。
开挖项目的变化较大,主要是新奥法的人工、机械有大幅的下调;矿山法施工的未做大的调整。
个别喷射砼消耗衬砌的砼消耗量偏小。
下面选择几点,对隧道工程分析:
a、新定额消耗量水平
根据隧道工程实例,以相同的人工、材料单价和取费标准分别按现有92 定额和新定额编制预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连拱隧道比现有定额降低 18%;
分离式双洞比现有定额降低 23%,
单洞隧道比现有定额降低 19%。
总的来说:新定额总体比现行定额的工料机消耗水平降低 22%,新定额消耗降低主要表现在人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降低上。
b、工程量反映工程造价,对于不同类型的隧道,不同围岩级别,其工程的资源消耗就不同,造价结果也就不同。
所以,隧道工程量主要以辅助工程措施、开挖、衬砌三个方面体现。
辅助工程措施:是目前隧道设计提出的新理念具体内容的体现,目的是为了施工安全及获得对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开挖或掘进前对Ⅳ、Ⅴ级围岩采取的预支护或加强措施。
隧道的辅助施工措施主要工程项目有: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注浆等。
辅助工程措施的设置,增加了相应的隧道工程造价。
另外,新增的防排水工程也使隧道工程造价有所增加,这部分经分析计算,防排水措施工程造价约占隧道造价的 8%~10%。
隧道开挖
隧道开挖(指暗挖)是先导工作,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一般分全断面法和台阶法两种不同的开挖方法,设计时应计预留变形量和超挖量。
通过对隧道各级围岩的开挖断面工程量指标分析可以看出,隧道围岩级别与开挖断面成正比,即岩石风化程度大,则隧道开挖的断面大。
这部分比较复杂,不能同一而论增加和减少。
洞身衬砌
新奥法就是以充分发挥围岩山体自承载能力为基本原理,以锚喷支护及复合柔性衬砌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隧道工程学理论。
我国目前也已普遍采用新奥法施工,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隧道工程主流施工方法。
新奥法设计理念采用复合式衬砌。
初期支护为隧道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的结构层,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又
为永久衬砌的结构层,初期支护主要工程项目为喷射混凝土、钢筋网(φ6/φ8)、φ25 中空注浆锚杆、φ22 锚杆、型钢钢架(工字钢)、格栅钢
架等。
二次衬砌承受围岩压力并形成隧道净空断面,是隧道工程的重要部分。
隧道工程在不同围岩级别下,其工程数量相差较大,围岩越软弱破碎, 其支护量越大。
两相同长度和相同类型的隧道,地质和长度不同,工程量存在差异及造价水平亦不同。
C、总体:隧道工程现行预算价与合同价对比
通过2007 新定额配2007 新编制办法计算工程造价,与现行96 及92 计价规定下的造价比较。
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由于机械化施工程度和人工费用的提高,新计价规则主要调低定额中人工消耗,调高人工工日单价,调整机械费用,总体分析结果为:大体上 2008 新定额计算造价与现行计价水平低 2%~5%。
以上的分析和比较,隧道工程造价是路基路面的 4 倍多,是桥梁的 1 倍多,由于是钢筋砼结构因此资源消耗高。
但公路隧道主要穿越山岭, 因此隧道与路基相比,可节约 85%以上的土地;而与桥梁相比,也可节约 70%以上土地;由于隧道施工在地下,对地表自然资源毁坏小
(仅在洞口段边仰坡),因此又能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3、定额内容主要变化
2007 概算定额和 2008 新预算定额增加了近几年公路建设中使用较
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项目,如:
路基工程中的软基强夯处理等;
路面工程中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拌和等;摊铺机铺筑混合料;
隧道工程中的机电设备调试及安装;
桥涵工程中的先张法制作钢绞线;斜拉索桥相关定额;
防护工程中的喷射混凝土护坡;锚杆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中的监控收费,通信系统,供电照明系统,光缆、电缆敷设、配管配线工程;绿化工程等。
都是目前公路建设中普遍使用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
在此暂不做详细说明。
路基工程变化:
1、定额计量单位的变化,1992 年预算定额中的人工土方等一些项目定额单位(数量)由原来的100 调整为1000,定额单位的统一对我们以前熟悉 1992 预算定额的人来说,是个不怎么好接受的概念,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要进行换算,尤其是在新定额出版期比较短的时间内编制预算的话;
2、项目计量规则和细目小注的变化,在新定额中,所提出运距超过定额量的数据的调整,从中可以看出交通部有意将定额更加透明化, 便于使用定额;虽然国家很早就鼓励企业建设自身的企业定额体系, 但是从国内情况来说,是个不很现实的事情,企业定额目前只能做为一个内部核算用的体系,不能在投标中用的,如果在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使用企业定额的话,那在合同履行过程的变更和合同管
理,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所以现在还是必须以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作为行业推荐性标准来进行使用;
另外一个地方也是变化不小的,就是约定的范围,定额约定的运输距离就是 15 公里以内,以外的项目要执行市场的价格。
感谢阅读
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 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 企业诊断方案, 制度参考模板等
欢迎您下载, 均可自由编辑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