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四校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化学理科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
联考化学(理科)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4页,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与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Na—23;S—32;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形成的溶液其导电能力一定强
B.浓度相同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形成的溶液,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较弱
C.BaSO4不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为弱电解质
D.电解质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2..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N2(g) +3H2(g) 2NH3(g) △H<0,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A.化学键的键能越大,说明物质所含的能量越高
B.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C.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放出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 (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中和热)
C.S(s)+O2(g)===SO2(g)ΔH=-296.8 kJ·mol-1 (反应热)
D.2NO2===O2+2NOΔH=+116.2kJ·mol-1 (反应热)
6.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4NH 3(g)+6NO(g)5N2(g)+6H2O(g)△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6∶5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7.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8.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0. 8 mol/(L·s)D.υ(D)=1 mol/(L·s)
9.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体系的压强
C.正、逆反应的速率D.反应物的转化率
10.已知H2(g)+Br2(l)===2HBr(g);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
436 a 369
需要吸收的能量/k J
A.404 B.260 C.230 D.200
11.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12.将H 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24分。
全对得4分,只选一
个且正确
得2分,错选得0分)
13.已知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 + H+,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A.加水B.加少量浓盐酸C.升温D.增大压强
14.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ClO H+ + Cl- + O2-
B.熔融状态下:NaHSO4=Na+ + HSO4-
C.Al(OH)3的酸式电离:Al(OH)3H+ + AlO2- + H2O
D.H 2CO32H++CO32-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有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自发进行
C.熵值增加的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吸热反应必须进行加热才能进行
16.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值越大,说明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大
B.K值越大,说明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很容易发生
C.K值越大,说明这个反应能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D.K值越大,说明这个反应进行进行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A、B、C的浓度之比为1︰2︰1,且保持不变
D.A的消耗速率与C的生成速率相等
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
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
应A(g)+x B(g)2C(g),
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
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
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
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 min~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三.填空题:
19.(8分)(1)下列物质中:
①H2O ②CaCO3③Cu ④HClO ⑤SO3⑥NaCl ⑦C2H5OH ⑧S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已知:2H2O H3O+ + OH-,在液氨中也存在与水类似的自偶电离平衡,试写出
其电离方程式:
20.(14分)(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 △H1=-394 kJ·mol-1
2H2(g)+O2(g)=2H2O(l) △H2=-572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H3=-260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 (g)反应的焓变:
△H=_____ 。
(3) 4.6 g酒精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5.4 g水和4.48 L CO2(产
物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并放出140 kJ热量,写出表示酒精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
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
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
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
大”、“偏小’、“无影响”)
③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
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1.(8分)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平衡常数K=64×10-4。
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采用耐高温的陶瓷发动机,以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温度
B.为了避免上述反应,不使用空气,改用纯氧气
C.在排气管中安装高效催化剂,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D.将燃油车改换成电动车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
将
一定量的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不同的压强P1、P2(P1>
P2)下达到平衡,请画出N2的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见上图,不同压强下的曲线要有相应的标识)
22.(8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
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
时问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下列措施中能使(2)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3.(8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金属消
失的时
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 0.10 丝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0.5 50 20 35 50
3 0.10 丝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0.8 50 20 3
5 200
5 0.10 粉末0.8 50 20 3
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30 44 40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一组实验序号即可,下同);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四.计算题
24.(6分)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B各1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B(g)C(g),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原的60%,求
(1)计算A的转化率;
(2)求该反应在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2013~2014四校联考理科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D D C C A B D D A A 13 14 15 16 17 18 AC
BC
BC
CD
BC
BD
19.(8分,每空2分)
(1)②⑥;①④;⑤⑦ (2)2NH 3NH 4+ + NH 2- 20.(14分)
(1)NO 2(g) +CO(g)=CO 2(g)+NO(g) △H= -234 k J/mol (2分,单位错扣1分) (2)△H= +226 k J/mol (2分,单位错扣1分)
(3)CH 3CH 2OH(l)+3O 2(g)=2CO 2(g)+3H 2O(l) △H= -1400 k J/mol
(2分,单位或状态错扣1分) (4)① 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隔热,防止热量散失(2分) ② 偏小(1分) ③ 不相等(1分); 放出的热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所用物质越
多,放出热量越多。
(2分) 相等(1分)
21.(8分)
(1)0.05mol/(L ·min )或0.05mol ·L -1
·min -1(2分,单位错扣1分) (2)CD (2分) (3)AC (2分) (4)(2分,变化趋势错,不给分;无相应标识,扣1分) 22.(每空2分) (1)C ; (2)K=
)
()()
()(23223H c CO c O H c OH CH c ;增大 (3)C
23.(8分)
(1)金属状态(1分);1和2(1分) (2)1和3、4、6、8或2和5(1分)
(3)温度(2分);6和7或8和9(1分)
(4)金属用量及硫酸体积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导致溶液温度变化相近。
(2
分,可酌情给分)
24.解:(1)设平衡时A 物质的量的改变量为x A (g )+ B (g ) C (g )
n (始)(mol ) 1 1 0 △n (mol ) x x x n (平)(mol ) 1-x 1-x x (2分)
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
2x
= 60% x=0.8mol
A 的转化率=1
8
.0×100%=80% (2分) (2)K=
)()()(B c A c c c =L
mol L mol L
mol /2.0/2.0/8.0 =20L/mol
(2分,无单位不扣分,用物质的量直接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