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共21张PPT)

平
个体和群体水平
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红细胞
白细胞 问题探讨:
• 1、图1和图2各 是什么细胞?请说 出细胞的名称?
• 2、它们分别生活 草履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 何异同点?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分类
A.O2、C02、血红蛋白、H+ B.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 盐水?
生理盐水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 以是血浆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如果低于或高于0.9%,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造 成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3、淋巴:
淋巴细胞等
淋巴
淋巴 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1
2 3
构建模型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 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浆
淋 巴 循 环
双向渗透
淋巴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个体和群体水平
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红细胞
白细胞 问题探讨:
• 1、图1和图2各 是什么细胞?请说 出细胞的名称?
• 2、它们分别生活 草履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 何异同点?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分类
A.O2、C02、血红蛋白、H+ B.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 盐水?
生理盐水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 以是血浆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如果低于或高于0.9%,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造 成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3、淋巴:
淋巴细胞等
淋巴
淋巴 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1
2 3
构建模型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 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浆
淋 巴 循 环
双向渗透
淋巴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6张PPT)

,对
D.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3解)析直】1接.细参胞与外内液环包境括的血系浆统、有淋四巴个、;组织液,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作用;
②表示用2.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考点七 五
1.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考点三
1.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 况如下:
细胞生活的环境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与
细胞 外液 理化 特性
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温度: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与汗腺等活动有
关)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的媒介
2.
内环境的概念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来的。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都是专用名词。需要注意的是:(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ppt

淋巴
细 胞 内 液
小结: 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消化道 D液体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血浆、组织液、 (1)A、B、C和D 液体分别为________ 细胞内液、淋巴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毛细血管 结 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 。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通要 过 肾、皮肤、肺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
-——→2NaHCO
肾脏排出
3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 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的结果。
四. 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图1-3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
细胞内液
水分,一切能透过 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组织液
水分,一切 能透过毛细 血管的物质
淋巴
锁骨下静脉
血浆
2.内环境: 1) 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 组成: 包括: 血浆—血细胞内环境 组织液—大多数细胞内环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 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协助 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钙对血液凝固有没有影响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 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先用标签“甲”和“乙”对两支试管进行编号。 加等量生理盐水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 “乙”试管中_______.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并轻轻震 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不凝固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乙”试管 中的血液_______。 凝固 钙与血液凝固有关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69张PPT)

(3)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血浆蛋白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离子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Na+和Cl-)有关
尽管血浆中蛋白质质量高于无机盐,但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Na+、Cl-,其原因是 __单__位__体__积__中__N_a_+_、__C_l_-__的__微__粒__数__量__远__高于 _蛋__白__质_。 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会 _降__低___,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_升__高__,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_增__加_ ,导致组织水肿。
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18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怎样 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的 三条途径
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 呼吸系统的呼气,
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 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血小板 数量最少 凝血作用
血浆是血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2.组织液: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细胞间隙 组织
脚磨出水泡中成分主要是组织液
3.淋巴: 又叫淋巴液,主要存在于淋巴管中,混悬有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等,可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于这些细胞来 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
3、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推测哪些器官和系统参与了体温的维持?
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使产热=散热,以保持细胞外液体温稳定。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管 淋巴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Cl -,K+,Ca2+,HCO3-和HPO 2-的量较多 4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 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细胞 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不
存在部位 和组织 血管中 血液 一般组织 间隙
同
点
与细胞 的关系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化学 成分 含量 有所 差异 详见 课本 P4 页
组织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相同点
都属于细 胞外液, 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 境,基本 的化学成 分相同。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呼吸运动排出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2NaHCO3
肾脏排出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 体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的结果。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 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协助 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钙对血液凝固有没有影响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 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先用标签“甲”和“乙”对两支试管进行编号。 加等量生理盐水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 “乙”试管中_______.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并轻轻震 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不凝固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乙”试管 中的血液_______。 凝固 钙与血液凝固有关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 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图1-2
血浆的主要成分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
细胞 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 外液
是 境 环
不
存在部位 和组织 组织 细胞同来自点 相同点都属
与细胞的关 化学成 系 分
于 , 共同构成人 体 , 基本 相同。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 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
3)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水分,一切 能透过毛细 血管的物质
水分,一切能透过 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淋巴
锁骨下静脉
血浆
2.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细胞
讨论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1.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 的液体
2)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图1-1
包括: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拓展
1、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离子 化合物。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存 在于细胞外 2、细胞内液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核液等 3、体液之间的含量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血 + 浆 + 淋巴 > 4、不属于体液的液体:消化液、泪液、汗液、 尿液等
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5内环境中不含 ( )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6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 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7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分 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 骨软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C 白化病 D 肌无力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淋巴
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消化道 D液体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1)C和D 液体分别为 细胞内液、淋巴 。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毛细血管 结 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 。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通要 过 肾、皮肤、肺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稳态与健康
稳 态 与 环 境
稳 态
生 产 和 生 活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与 生态环境
群体水平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各是 什么细胞?请说出细 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 什么样的环境中?两 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 同?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图1-3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外 界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食物 O2 CO2 废物
消化系统 循 环 系 统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内 液
毛细血管壁在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 子透出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毛细血管受过敏反应 的影响通透性增加时,原来应留在血管中的血液中的血液大分 子蛋白质也能透出细胞间隙,组织液的浓度就会增加,渗透压 提高,水渗出增多,导致组织液有所增加。
4.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C A 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
《稳态与环境》编写的主线
主线: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 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性)的 维持 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 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 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 个方面 。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机 体 细 胞+内 环境 和系 结统 构的 组 成 环 境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系统内的 相互作用 自我调节 系统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 质微粒的数目。微粒数目越多,即溶液浓 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 越高。 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对。如H2CO3/NaHCO3、 NaH2PO4/NaHPO4等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 ℃左右。
练习:
1.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C A 血液 B 血清 C 淋巴 D 原尿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C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 牛奶喝进胃中 C 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 造成局部 B 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 C 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