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2017-2018学年度期中复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过关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2017-2018学年度期中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过关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来一直造
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灵渠
3.下列各项不属于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B.所设中央机构都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C.都是短命王朝D.都开凿过运河
4.某学者在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起身
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这一制度
A.奠定了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注重品行和出身
D.促进了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
5.如下图所示的一部电视剧再现了唐朝某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
之所以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
6.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奖
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普能覆舟。
”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
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
了( )
A.道家的“自然无为”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D.法家的“以法治国”
8.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
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主要是A.唐太宗崇尚节俭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修建大规模工程容易亡国D.当时民族关系融洽
9.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
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推行科举,重用贤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0.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
A.中外交往
B.建筑艺术
C.唐蕃友好
D.民族关系
11.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藏有30万片古书雕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雕版印刷
品是唐代印刷的()
A.《金刚经》
B.《道德经》
C.《大唐西域记》
D.《全唐诗》
12.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①唐末统治腐朽,宦官专权②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④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3.在外国很多地方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体现了唐朝在我国历代王朝中的地位,繁荣兴盛,宽容开放。
从唐朝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措施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①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②知人善任,重视人才
③对外开放,加强交流④精简机构,提倡节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4.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
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人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
这艘船再现的是()
A.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15.日本奈良的招提寺、我国陕西西安的空海纪念碑都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
值的物质遗存。
他们体现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D.清朝的经济繁荣
16.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B.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1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的这句话表明他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列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
18.下图中的方框处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最恰当的应该填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安史之乱
D.唐玄宗前期
1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与
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
A.大泽乡起义
B.楚汉之争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20.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A.终结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军事力量
C.瓦解了唐王朝的统治
D.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年开始修建的_______(工程的名称)。
(2)写出图中A、B两城当时的名称:
(3)想一想: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应依次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技术创新】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国家?
(2)请根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材料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除了材料中的这位公主外,唐朝还将哪位公主嫁到吐蕃?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太宗认识到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从谏如流…太宗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选用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太宗十分注重法治,认为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1)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的对外政策,太宗统治时期体现对外交往史实的是出现了盛世局
面。
(2)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治国措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指出促进唐朝兴盛的因素。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太宗认识到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从谏如流…太宗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选用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太宗十分注重法治,认为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1)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的对外政策,太
宗统治时期体现对外交往史实的是出现了盛世局
面。
(2)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治国措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指出促进唐朝兴盛的因素。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材料四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南宋)王应麟撰、章太炎重订《三字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的效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在起义中黄巢提出了哪一口号?
(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什么?“五代”建立的地区在哪儿?
(5)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