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事件后应思考留人之要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小平”事件后应思考留人之要等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第10期
新闻事件:日前,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
文章引发公众关注。

文章称,西安某航天科研机构处于“关键岗位”的员工张小平被一家民营
企业以百万年薪挖走。

当天,张小平原单位发布情况说明,承认在劳动仲裁材料中措辞失当,
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就本事件而言,张小平的跳槽属于正常的人才流动,这种流动不但可以带动企业间的良
性竞争,同时也能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但对于此类关乎核心技术的涉密人才,应该更加严格
要求自身,心中须有正确的是非观,任何选择更需合乎法规。

同时企业也不能凭此设限,妨碍
人才的正常流动。

近些年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给出的待遇、福利条件也越来越优厚,切实的竞争力使得国有企业留人能力日益弱化,在“感情牌”和“身份牌”已渐趋疲态的
今天,国有企业若想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张小平”事件无疑再次令警钟敲响,对沉疴旧病的改革早已刻不容缓。

改革,要直面自身问题。

在舆情的裹挟下,此次事件的发酵使企业站在被动的境地,但制
度的改革绝非一日之功,要敢于直面问题所在,在观念上重视人才,在制度上保障人才。

要加
快用人制度改革,真正与市场接轨,建立科学、规范、有弹性、敢晒在阳光下的薪酬评价体系,切实地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不是终结,我们期待着人才观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深入制度改革,让“千里马”能够食饱力足,驰骋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使其才华释放出最大的光彩,令个人价值得到尊重,为社会进步襄以动力。

(据央视新闻)※
新闻事件:9月初,《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一文在微信朋友
圈刷屏。

文中称,一位阿里P7员工王某因患急性髓性白血病而离世,背后的原因是其居住的房子甲醛超标。

而该员工居住的房子,正是号称提供高品质租住产品的公司——自如。

甲醛风波下,别让房客不自如
文/胡印斌
舆论的暴风雨下,拥有40万间房屋、100万房客的自如,已然很难淡定自如。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房价持续走高,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进城青年仍
将被动或主动面临长租。

这时,且不说舒适宽裕,至少也应该保证这些用来出租的房屋能够承
载一个个年轻、健康的生命。

从室内甲醛污染这件事看,至少目前相当一部分房屋的空气质量难以让人信任。

或许,普
遍的室内甲醛超标不会让人人得病,但总归会损害健康。

与突发疾病相比,这样的“潜伏”其
实一样可怕。

因此,强化对城市出租房屋的监管刻不容缓。

一方面,将所有拟出租的房屋纳入管理,即
便不能做到逐户调查,也要保证适当比例的抽查,要明确将空气质量作为安全管理的必选项目,而不是仅局限于消防检查等。

另一方面,也要延伸管理链条,溯及建设、家装上游产业,有关各方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从板材、家具、油漆、涂料,到窗帘、被褥等,举凡涉及甲醛释放,都要明确职能与责任。

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装修材料,加强室内污染物监测。

目前,公众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防范甲醛意识,法律制定与政府行政还要跟得上民众的诉求。

(据《光明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