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髋部骨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重点介绍术后谵妄
定义
谵妄:是一种老年人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伴有注意 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 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是老年人髋部骨折较常见和 重要的术后并发症。
术后谵妄危害: 导致死亡率增加; 康复延迟; 并发症增多; 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等; 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股骨颈骨折治疗(一)
(1)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适用于稳定的股骨颈骨折,如GardenⅠ、Ⅱ型骨折。
注意事项
应注意在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由于骨皮 质变薄,特别是在大粗隆及股骨干皮质交界区,由于 螺钉钉孔的存在使本来已非常薄弱的骨质很容易在再 次暴力时发生钉下骨折。
对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空心螺钉,可改用 动力髋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隐形出血
评价患者的出血量主要是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 量,往往忽略了无法看见的隐形出血,隐性失血可占 总失血量的60%。
Erskine等认为隐性失血的主要原因是由围手 术期血液大量进入组织间室及积留在关节腔内而造成 的。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
对于低分子肝素使用时机也可影响失血量。预防性使 用低分子肝素欧洲国家习惯术前使用,美国的预防方 式是术后使用。
决定因素
决定骨折处内固定系统强度的可变因素有骨骼质量、 骨折块的几何形状、复位情况、内固定设计和内固定 位置。
DHS的优势(一)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近10年来常见的一种治 疗手段,具有滑动加压功能,从而增加了骨折部的稳定 性,促进骨折愈合。
优势(二)
DHS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因此对骨折端的固定更加 稳定。即使内侧骨皮质粉碎性骨折亦能通过髓内钉的 支持作用对抗该处的应力,可有效防止髋内翻畸形的 发生。
术后谵妄表现
文献报道临床上主要的表现包括:
持续的兴奋状态、激越、言语增多、亢奋、定向力障 碍等。
DSM-Ⅳ诊断标准
术后谵妄诊断标准近年来的研究多采用DSM-Ⅳ谵 妄诊断标准 :
(1) 意识障碍( 即对环境认识的清晰度降低), 伴有注意的集中、持久或变换目标能力减低;
(2)认知改变( 如记忆缺陷、定向不全、言语障 碍),或出现知觉障碍,而又不能用已有的痴呆解释 ;
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术式。
外固定架
外固定架固定术:
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但存在针道感染,影响 关节活动等缺点,适用于开发性骨折,髓内钉!!!
伤肢功能锻炼(一)
早期: 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断端不稳定,应指导并协 助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 并逐渐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
并发症预防
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时间长,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 指导患者多喝水,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适当抬高床头,骨
突处垫上充气圈,每隔2小时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1次, 多吃富含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帮助病人作患肢肌肉按摩每 天4次,每次10~15分钟,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 炎、褥疮、便秘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仔细观 察和及时治疗现存病。
目前早期倾向手术!
随着内固定材料、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围手 术期治疗技术的改进,对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主张尽 早(公认为24-48小时内)地进行外科治疗,术后给 予正规的康复训练,以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非手术治疗
指征: ①存在多种并发症,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短期
牵引术后护理(一)
(1)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至 40°。
(2)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 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 效。治疗期间应做到“三不”,即不盘腿、不负重、 不侧卧。
护理(二)
(3)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 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 精滴孔2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 燥。
治疗(二)
(2)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适用于股骨颈 基底型骨折。
治疗(三)
(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GardenⅢ、Ⅳ型骨折,因为骨折移位大,骨折周围血 运破坏明显,内固定有不尽人意之处,愈合率低。
注意事项
对完全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推荐采用全髋置换术。
对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为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对 患者机体的冲击,可考虑用人工股骨头半髋置换术。
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的病因可分为骨性因素 与非骨性因素。
1.骨性因素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病可分为2 个亚型: 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常见原因(二)
2.非骨性因素主要与老年生理病理特征有关。老年患 者由于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如关节炎致关节活动受 限、肌力下降及脊柱退变所致的肌张力改变,在身体 稳定性出现异常时,保护性体位不能在瞬间完成,应力 过度集中在髋部,引起骨折。
注意事项
但因为其骨质疏松,维持稳定是手术需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如何加强内固定系统对骨折断端的把持强度是 骨科医师始终探讨的问题。
手术选择
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包括DHS、Gamma钉、股骨近 端髓内钉(PFN)、外固定架固定术等。
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后股骨头一侧内固定把持力不足是 常发生的问题,它可引起切割导致螺钉自顶端脱出或 自原钉道脱出导致内固定的失败。
。 股骨颈头颈部骨折:骨折线起自股骨头下缘,向下至
股骨颈中部。 股骨颈中部骨折:骨折线通过股骨颈中段。 股骨头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转子之间。
分型(二)
2.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型: 股骨颈外展骨折:两折端呈外展关系关系,颈干角加
大。 股骨颈内收骨折:两折端呈内收关系,颈干角变小,
骨折远端向上移位。
逆粗隆间型骨折
逆粗隆间型骨折应用DHS固定时因近端拉力螺钉 不能对骨折进行固定和加压,失败率可达20%~56% 。
DHS还适合吗?
同时,由于DHS抗旋转强度较低,对大粗隆外侧皮质 的完整性要求较高,因此Ⅳ型、逆粗隆间型骨折应用 DHS内固定时,需慎重使用。
由于DHS头颈部只有1枚螺钉固定头钉切割发生脱钉 的可能性较大,对骨质严重疏松螺钉把持不足的患者 也应谨慎使用。
分型(三)
3.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 GardenⅠ型为不完全骨折型。 Garden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 GardenⅢ型为完全骨折并有部分移位。 GardenⅣ型为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分型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
1.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Jensen分型:
伤肢锻炼(二)
中期: 局部疼痛消失,肿胀基本消退,骨折断端初步稳定,
骨痂开始生长,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膝关节 伸屈拉牵引锤运动,以及髋、膝、踝关节间的协同运 动,折除牵引后,根据医嘱扶双拐做患肢不负重锻炼 ;
伤肢锻炼(三)
后期: 局部软组织已恢复正常,骨折部有大量骨痂生长,断 端较稳定,可下床用双拐患肢逐渐负重,待骨折进入 骨化塑形期,骨折达临床愈合,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 由双拐改成单拐或酌情弃拐步行。但练功时应循序渐 进,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应以不加剧疼痛 、病人尚能忍受为度,同时要保证病人安全。
(3)在短时间内发生的( 一般数小时或数天), 并在1d内有所波动;
(4)从病史、体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看,意识紊 乱的原因是患者全身医疗状况的直接生理后果。
(4)行皮牵引的应随时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 或脱落,定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发红或破溃。
(5)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 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等情况。
积极手术治疗
如病人健康状况允许,能耐受麻醉和手术治疗,尽量 采取手术治疗。
目的:减少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选择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多伴有其他内科疾病,骨折后 若不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原有合并症加重,甚 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张采取骨牵引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缺点
由于移位骨折难以复位,并需长期卧床,致使肺炎、 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伤残率及病 死率增高。国外学者将老年髋部骨折形象的称为“古 稀老人的最后一次打击”。
内难以纠正; ②GardenⅠ型及部分Ⅱ型股骨颈骨折; ③Evans-JensenⅠ型及部分无移位的Ⅱ型; ④伤前丧失活动能力,长期卧床不起或存在严重意
识障碍。 ⑤预计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保守治疗一般采取卧
床持续骨牵引或穿防旋丁字鞋。
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突然外伤致伤下肢,局部疼痛,患肢畸 形、缩短,功能障碍,使老人不知所措,悲痛万分, 心理失去了平衡,担心以后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 。
同时由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脑萎缩、卒中、帕金森病 、眼部疾患等引起的头晕、视听障碍、平衡力下降等 ,也是老年人跌倒发生骨折的常见原因。
诊断(一)
(一)病史 不同程度的外伤病史,老年人滑到、扭伤等较轻微暴
力,因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都可造成髋部骨 折,有些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的外伤病史。
诊断(二)
老年人髋部骨折
引言
随着我国日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出现髋部骨折更 是越来越多。老年人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自我能力 随之下降,一旦不慎被撞倒或者意外摔倒,再加上年龄 较大后出现的骨质疏松,整个身体的重量几乎都集中在 了髋部,这时髋部骨折的现象就会频繁出现了。
常见原因(一)
据统计,90%的髋部骨折发生在50岁以上的患者, 60岁以上者每增加5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成倍增 长。粗隆间骨折的平均发生年龄较股骨骨折发生率高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此时,病人情绪波动较大,常出现表情紧张、恐怖、 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有的出现攻击和对抗行为,有的 甚至行为反常。
此时,护士应多关心和体贴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安置病人于安静的病室,医护人员的各种医疗护理 操作要轻柔。
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暗示病人已脱离危险,使病 人有安全感,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病人安静下来 ,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鼓励。
、类型及移位等情况。CT及MRI检查能在横断面上 了解骨折程度及移位情况,特别是三维成像技术能显 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对手术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股骨颈骨折骨折 分型(一)
(一)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方位和骨折移位程度有三 种分型方法。
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和股骨颈的交界处
(二)症状与体征 髋部明显疼痛、肿胀,髋部皮下可见瘀血斑,大转子
处压痛及叩击痛,下肢短缩、外旋、内收等畸形,股 骨纵向叩击痛。老年患者特别是患有脑血管疾病者, 因基础性疾病的影响,骨折疼痛可能不甚明显,主诉 不清,故严格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非常必要。
诊断(三)
(三)影像学检查 常规髋部X线片检查可清晰显示骨折情况,包括部位
I型: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
Ⅱ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骨折呈内翻移位。
Ⅲa型:小粗隆游离,骨折呈内翻移位。
分型(二)
Ⅲb型:粗隆间骨折加大粗隆骨折,大粗隆成为单独 骨折块。
Ⅳ型: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 折。
Ⅴ型:逆粗隆间骨折,骨折线起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 上方走行,到达小粗隆上方。
于洋等认为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DVT形成的高发期 是术后24h内,术前、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虽然预 防DVT有效,但增加失血量,术后12h或24h 使用低分子肝素,降低了出血风险,亦能预防DVT 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 位于关节外,周围有大量肌肉附着,有充沛的血液供应,
加上其本身为松质骨,愈合不是重要的问题。
Gamma钉或PFN的优势(一)
Gamma钉或PFN集中了DHS和髓内钉的优点,通过 髓内钉和拉力螺钉的结合固定既有DHS螺钉固定股骨 颈的优点又有髓内钉中心固定减小受力力臂的优点, 同时,头颈部2枚螺钉固定减少了头钉切割的发生。
优势(二)
Gamma钉或PFN为半闭合手术,对骨折端不显露,与 DHS固定术相比手术切口相对小、术中出血量少、手 术时间短及固定牢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股骨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