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波市慈溪市初中毕业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宁波市慈溪市初中毕业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模拟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艾青经典语录
(1)自私和贪婪相结合,会fū______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
(2)个人的痛苦与快乐,必须róng_____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中。
(3)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miǎn_____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二、句子默写
2.读下面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晚春》韩愈)
(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
(《约客》赵师秀)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王维)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5)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居室自然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中华少年,我们要勇于担当。
复兴路上,我们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但是我们不要灰心,要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陆游)。
三、选择题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我国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汉字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
小文对一些名人故居的对联特别感兴趣,他发现一些名人故居对联是后人对宅主的全面评价,或褒或贬,自有其道,从中可以追寻到时代和人生的轨迹,于是他经常会抄下一些名人故居的对联。
下面的对联中高度评价杜甫的是()A.A B.B C.C D.D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①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
母问其故。
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
向②吾见之,恐去③母而死也。
”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母曰:“无忧。
吾闻有阴德④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
注释:①尝:曾经。
②向:刚才。
③去:离开。
④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
⑤治:治理,管理。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恐/去母而死也。
B.忧而/不食
C.蛇/今安在
D.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5.解释加点的词。
(1)故( ) (2)对( ) (3)及( )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短文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了幼时的孙叔敖的形象?读罢此文,请你谈谈孙叔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广饶县某中学七年级拟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课外阅读调查表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浓厚13% 有计划11% 写得怎样10% 每读必做0%
一般48% 有时有计划32% 怎么写的14% 凭兴趣做24%
无兴趣39% 没有计划57% 写了什么76% 从不做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情况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两个结果。
(2)关于读书,有许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3)读书能让我们明理。
请探究七年级《传统文化》第11课“老吾老以及他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他人之幼”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怎样的道理?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请你描述首联和颔联的画面。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七、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
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
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
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
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
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
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
【选段二】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
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统。
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
我与你擒他。
”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
上便飞。
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
大众不知,以为走了。
如来笑云:”大众休言。
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
孙大圣忍不住抢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
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选自《西游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11.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选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12.从选文内容来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
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请你联系整部作品,分别概括孙悟空前两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
14.任务二:以下名著都描述了相关人物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名著人物情节性格
《红星照耀中国》①_____ 酒宴上,有客人在桌底下开枪,他面不改色。
勇
敢无畏
《儒林外史》王冕②___________ 孝顺懂事
《简·爱》简·爱③___________ 自尊自强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
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
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
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②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16.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7.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九、语言表达
18.“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是牺牲时不满19岁的烈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
烈士牺牲快要3年了,但英雄们从不会被忘记,爱国也从不是一句口号。
又是一年清明时,有人这样做了:
【材料链接】
2021年4月2日凌晨四点,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固原弘文中学2000余名师生从固原市区出发,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道路,上陡坡、跨水坑,徒步前往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为烈士敬献花圈、擦拭墓碑。
随后,再徒步回校,往返54公里,返回学校时已是深夜22点。
2023年4月1日凌晨五点,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固原弘文中学2000余名师徒步108里再次走上征程。
这项行动从1995年开始,已经坚持了28年,风雨无阻……
这事一经媒体报道,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的网友看到孩子们满身泥水,脚丫被磨出水泡,就认为这种方式太辛苦,也影响学习,质疑这项活动是否值得推崇。
有的网友则对这项活动大加赞赏,认为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了力量。
请谈谈你对这项活动的看法。
(要求:100字以内)
十、作文
19.题目: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孵融冕
2.草树知春不久归青草池塘处处蛙明月来相照独怆然而涕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C
4.B 5.原因,缘故回答等到6.我听说暗中德于人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所以你不会死的。
7.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
孙叔敖是一个天真、幼稚,极富有爱心的人。
8.示例:(1)①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
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②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示例: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3)①主张孝敬老人,爱护幼小的孝悌之礼;②主张把家庭里的孝悌关系推广到家族、乡里、陌生人、全社会,让全社会形成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
9.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10.C
11.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12.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桀骜不驯)、贪图功名、执迷不悟、狡猾(“精明”)13.⑴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絮叨而负气离开;伤人性命却不受教诲,闻指责就发怒、不遂意就出走,表明孙悟空行为莽撞、冲动,佛心未定,还需教诲。
⑵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写下贬书驱逐离开;打死妖魔却被错怪逐走,满心委屈却不得不离开,表明孙悟空虽征途艰险但忠诚护师,虽屡遭惩处却不忘师恩。
14.贺龙母亲让他辍学去给间壁人家放牛,他欣然应允。
接受舅妈的安排,孤身离开盖茨海德去洛伍德学校生活、学习。
15.“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16.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
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17.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
18.我认为此项活动值得推崇。
①从历史的角度,有利于使学生们牢记历史,不忘烈士们的功绩。
②从教育的角度,有利于教育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国效力。
③从情感的角度,有利于学生们感同身受。
很多英雄单纯的只是因为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所以挺身而出。
他们的勇敢和热血值得我们去歌颂。
(言之有理即可)
19.参考例文
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记住,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这些年,这句话时常在我耳畔响起。
我一直把这句话埋藏在心底,暗处努力,可以说,正是这句话,才让我不断努力,不断突破自己,走向成功之顶峰。
儿时,我的学习成绩就不错,在班上就算得上出类拔萃,一次次考试的“胜利战果”,一张张让人眼红的奖状,这些可以引以为豪的东西,渐渐将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孩童变得骄傲起来,不可一世。
正当我沉醉在这自我享受的境界的时候,一次考试,因为我长期缺乏复习,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呆住了,往日那成绩顶尖的杨尖终于因为骄傲自大而被拖向了“深渊”。
我懊恼,我愤怒,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又更加恐惧失败,正当我迷茫时,妈妈,
是您的一句话让我重拾信心,我的奋斗之火又重新被您点燃。
那天,我一个人呆坐在墙角,手中拿着那张81分的试卷,我无地自容,妈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记住,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这一点成绩没什么,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有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我,才能让你更完美。
”我望着母亲您那鼓励的眼神,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断突破自己。
我努力了!我又努力了!
又一次考试,我再次直插云霄,又迎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可是,我不再骄傲,因为我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一定要更努力!
每当我面对困难、徘徊不前时,耳畔总会想起那句话,“记住,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陪我一路向前、披荆斩棘,用信念和力量铺就出前行的道路。
“记住,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也已成为我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不断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