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江西期中) 当今世界出现的问题、危机和挑战固然与全人类人口过多且增长较快、各种利益矛盾趋于尖锐、人们相互间信任严重不足等因素有关,但从根本上说与人类思想的混乱即价值观多元化有关,而人类思想混乱关键在于哲学思想的滞后。
这一现状告诉我们()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维
②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分)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讲到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
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A .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化奥妙
B . 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C . 揭示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 . 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A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C . 我在故我思
D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4.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月考)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这一观点()
A . 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 .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 . 承认了运动而否认静止
D . 承认了静止而否认运动
5. (2分) (2015高二上·福建期中) 下图漫画《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反映了()。
A . 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B . 意识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 意识活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决定客观事物
D .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6. (2分) (2018高二下·湖南期中) 下边漫画可以表达的人生哲理是()
①实践是基础,要积极参加实践
②真理是客观的,要积极追求并坚持真理
③万物皆变,做人做事应与时俱进
④认识具有主体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 (2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
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角度看材料佐证了()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8. (2分)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和“路”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道”和“路”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③“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9.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末) 糖分摄入过多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无糖饮料更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部分科学家对此说法提出质疑,认为饮用者会下意识地把无糖饮料当作低热量饮品,从而放开胃口吃更多其他食物,导致体重上升,增大患上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科学家对原观念提出质疑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对立面转化
③错误的观点对人们的实践不具有支配作用
④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助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0. (2分)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厉害了,我的‘人民’!” 2017年3月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不断刷新收视纪录,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 对于我们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永远没有剧终!人民的名义反腐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 .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C . 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社会的变革
D . 矛盾双方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1. (4分)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各级人大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进行宪法宣誓。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旨在()
①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应依法履职
②确保全社会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③彰显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④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职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
从唯物史观看,推进依宪治国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2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2017年11月11日,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党的十九大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完善“城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养老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基层政权和社区服务、双拥优抚安置”六大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
年全州民政工作主要指标居全省、全国自治州前列。
从哲学上看,强调改善民生是因为()
A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D .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二、材料题 (共2题;共30分)
13. (15分) (2016高二上·遵义期中) 材料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秘密所在。
历史上很多古老的文化都因为丧失了创新能力而丧失了生命力,最终不得不面临消失的结局。
如:玛雅文明、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但都消失了。
古老的中国文化,今天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北京大学张祥龙先生在其著作《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这时还意识不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的危险,而去奢谈‘中国文化的世纪’的话,是危险的不智。
清末人们意识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生存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而且就其文化含义而言,今日变局之险恶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先生的文章博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严肃的思考如何延续中华传通文化的命脉,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严肃问题。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体了。
科学方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作用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
在当代中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什么途径来创新中国文化?
(2)
阅读材料二,说明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时代精神之精华?
(3)
除科学发展观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那些?
14. (15分) (2019高三上·玉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同时,世界经济也在进行着深刻调整。
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冲击,如何化解风险,寻求进一步发展?美国祭出了“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大旗,大搞单边主义,使得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导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挑战加剧。
与此相反,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则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
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这次受到表彰的改革先锋,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他们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奋斗在改革开放一线,引领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1)结合材料一并从“价值观”的角度,评析中美两国面对世界变局所做出的选择。
(2)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先锋引领。
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阐释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3)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思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三条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12-1、
二、材料题 (共2题;共30分)
13-1、
13-2、
13-3、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