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民族的扩散及对世界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欧民族的迁徙及对世界的影响
概要:在世界上古史中我们常常看见“印欧民族”这个词,他主导了很多大国的崛起,但他确切是指的哪一类人呢?这个种族活动范围又在哪里呢?他又有什么特点,对世界又有哪些影响呢?这些将在本文一一解答。

关键词:印欧民族
(一)印欧民族的定义
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一波极特殊的浪潮——“印欧民族”的现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印欧民族”这个名词,仍然没有确切的定义,德国的部分学者曾提出“印度和日耳曼语系共同融合的民族就是印欧语系”。

但是各个学者之间又存在不同的意见。

现今,有学者认为,没有所谓“印欧民族”的称谓,他们是一群在公元前20世纪(约在新石器时代)生活于欧亚平原(或从德国到西伯利亚之间)的民族,他们有共同生活方式,发展出许多相似的文明。

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印欧民族”指的是所有使用印欧语言与文化的民族,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除了那些讲菲诺攸格里克(Finno一Ugrian)语族语言(包括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最北端的拉普兰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或巴斯克语的民族之外。

除此之外,印度和伊朗地区的大多数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

这些观点虽然不能确定当时有独立的种族或国家,但却影射一个不争的事实——欧洲人和居住于伊朗地区的人,他们曾共同属于这个社会。

我认为将上述两个概念整合起来,“印欧民族”即公元前20世纪,生活在亚欧平原,使用印欧语言与文化的民族。

(二)生活习惯
印欧人的故乡可能是位于黑海和里海以北,今天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的草原地带。

最早的印欧人大约在公元前4500-前2500年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

他们主要靠放牧牛羊来维持生计,同时也种植少量的大麦和粟。

他们还猎取马——在东到匈牙利、西抵蒙古的广阔的欧亚大草原上这是很平常的动物。

由于印欧人可以近距离的观察马,并了解这种动物的习性,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印欧人开始驯养马。

最初,马可能是人们的食物,但很快,印欧人就学会了骑马。

到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有关青铜冶炼的知识以及使用车轮的技术向北传播到印欧人的家乡,印
欧人设计出两轮和四轮的马车及马拉战车。

早期的印欧语中不仅有牛、绵羊、山羊、马这些词汇,还有轮子、轮轴、柄、挽具、毂、和车辖这样的词汇,这是他们从美索不达米亚人那里学到这些技术的例证。

驯养马的本领极大地提高了印欧人的实力,在有了马和轮式交通工具之后,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俄罗斯南部的草原地带,他们以放牧牲畜为生。

马还促使他们发展了运输工具的技术,较之牛、驴和人力,新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运输速度和效率。

(三)活动范围
大约四千年前,原始的印欧民族住在黑海东部、北部草原(或土耳其)与里海。

后来他们陆续向四方迁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向:
1.东南方向,代表地区是印度和伊朗。

伊朗:如印欧民族的一个分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进入伊朗高原建立米底(Media)王国,甚至后来的波斯帝国亦是。

印度:早期吠陀时代的祖先也是雅利安人。

2.西南方向,代表地区是希腊、意大利与西班牙,中欧。

如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900年的青铜器时代出现了“地区烟火筒文明”(莱茵河多瑙河、波希米亚文明)。

3.西北方向,代表地区是斯堪地那维亚半岛。

4.往北进入东欧与俄罗斯。

综合以上4点,可以得知在广阔的印欧平原上都有印欧民族的影子。

无论到什么地方,这些印欧民族都努力吸收当地文化,不过在语言和宗教方面还是以印欧语和印欧宗教较占优势。

根据史料,我们得知印度语、伊朗语、希腊语、日耳曼方言、意大利克尔特语、斯拉夫方言、波罗的海方言及古老的土耳其方言等,都存在着许多相近的特点。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地区无一不受到了印欧民族的影响,或者说印欧民族可能是其祖先。

(四)民族思想特点
首先,印欧民族相信宇宙间有许多天神(此即所谓的“多神论”),与埃及一样,印欧民族对自然的崇拜不遗余力。

依据杜梅泽勒(G. Dumézil)的说法,印欧民族拥有非常多的神话。

对于神祇的命名,他们以大自然现象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这对他们的文化有很深远的影响。

这些天神的名字和许多宗教词汇曾出现在印欧文化所及的各个地区。

下面是一些例子:
古印度人尊奉的天神是戴欧斯(Dyaus),希腊文称他为宙斯(Zeus),拉丁文称他为朱彼得(Jupitter),古斯堪地那维亚文则称之为泰尔(Tyr)。

这些名字事实上指的是同一个
字,只是各地称呼不同罢了。

古代的北欧人也相信有一群掌管万物生育、生长的神(如尼欧德与芙瑞雅)。

这些神有一个通称,叫做vaner,这个字与拉丁文中代表生育之神的字Venus(维纳斯)相近。

梵语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宇叫Vani为“欲望”之意。

有些印欧神话也很明显有相近之处。

在有关古代北欧诸神的故事中,有些与两三千午前印度流传下来的神话非常相似。

其中最明显的是那些关于长生不老仙丹与诸神对抗浑沌妖魔的神话故事。

其次,他们将世界看成善与恶无休无止相互对抗的场所,因此印欧民族才会经常试图“预测”世界未来的前途。

我们可以说,希腊哲学源自印欧文化并非偶然。

印度、希腊与古代北欧的神话明显都有一种以哲学或“思索”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的倾向。

印欧人希望能够“洞察”世界的历史。

第三,对印欧人而言,视觉乃是最重要的感官。

印度、希腊、波斯与条顿民族的文学都以宏大的宇宙观(cosmicvision)为特色。

此外,印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制作描绘诸神以及神话事件的图画和雕刻。

第四,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

他们相信历史就像四季一样会不断循环。

因此历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不过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中有不同的文明兴亡消长罢了。

第五,印度教与佛教都强调万物皆有神性(此即“泛神论”),并主张人悟道后就可以成佛。

为了要悟道,人必须深深自省或打坐冥想。

因此,在东方,清净无为、退隐山林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理想。

同样的,在古代的希腊,许多人也相信禁欲苦修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可以使灵魂得救。

中世纪僧侣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就是受到希腊罗马观念的影响。

此外,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或“生命轮回”的观念。

(五)政治影响
随着印欧人在俄罗斯南部生活的繁盛,他们的人口也膨胀起来,迫使他们不得不向渺无人烟、更加贫瘠的草原地带迁移,有时甚至完全跨越了这片大草原。

于是,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最古老的印欧人社会开始瓦解,人们骑上马,带着其他动物向着新的土地进发。

印欧人从他们的家园走出来,离开草原,向各文明中心发起进攻进入更广阔的世界,促进了古代文明的融合。

印欧人断断续续的迁移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1000年。

与其他早期迁移的民族一样,这并非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而是连续不断、逐渐累加的过程,小规模的群体在新的土地上定居下来,然后这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向外迁移的基地,最终造成了印欧
人的扩张以及不同种族群体的出现。

这一次印欧种人的大迁徙,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都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埃及、巴比伦、亚述以及腓尼基统治的世界几乎存在了三千年,河谷地区古老的民族已年老力竭。

当一个雄心勃勃的民族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时,这些古老民族的命运已宣告终结。

于是,印欧平原上开始了一轮政治格局的变动。

起初,他们在里海沿岸定居了数个世纪。

不过后来他们寻找新的定居点。

其中一些人到达中亚,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里他们居于环绕伊朗高原的群山之中。

另一些人则向西而行,占据了欧洲平原。

其中一支雅利安人在拜火教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的引导下,他们离开山区,顺着Indus河而下到达海边。

另一些人则居于西亚山区,建立起半独立的米底王朝和波斯王朝,这两个名字取自希腊历史。

公元前七世纪,米底人建立自己的国家——Media,国王大流士,统一了所有的波斯部落,并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从而波斯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这样,印欧民族以这种征服方式,在其中扩散了自己的语言和生产方式,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印欧民族的足迹撒播到印欧平原这块广阔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中仍然存在不少印欧民族影响的痕迹,这些也让我们真正的记住了他们。

总之,历史真是奇妙的东西,一个民族竟然会对世界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在印欧平原上,没有什么没有受到印欧民族影响,从语言到文字,从风俗到习惯,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正是民族的迁徙带来了文化的扩散、文明的进步,而印欧也正在其中慢慢发展、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西洋上古史》刘增泉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
3. 《世界古代史上》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