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十五教案资料
高三语文复习 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案

《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目标:1.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难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疑难预设:掌握鉴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复习“古诗词鉴赏”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复习诗歌的风格和流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口头提问,明确答案,并板书。
风格: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
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
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
诗歌的流派在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
同一流派诗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
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则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
但同一流派的诗人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目标明讲1.了解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修辞手法【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2.【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规律探秘】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鉴赏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
3. 古典诗词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鉴赏法:分析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词,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一首古典诗词,交流分享。
第二章: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
2. 掌握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简洁、含蓄、富有音乐性等。
2. 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古典诗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鉴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鉴赏法:分析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词,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一首古典诗词,交流分享。
第三章: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意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意象特点。
2. 掌握古典诗词的意境创设方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 教案

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福建省龙海市白水中学陈亚龙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典例1]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①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
(1)比较这首诗中的第一、二句,说说“泉声”和“鸡鸣”表现的内容有何差异?答:(2)结合本诗的第三、四句内容,简析诗中山农的性格特征。
答:[典例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上“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典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4分)②“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4分)[典例4]昭君怨①郑域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横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注]①昭君怨,词牌名。
(1)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上片写了它的那些方面?(2)这首词下片主要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典例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6分)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高考真题演练】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见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历风雨磨练。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读懂和理解。
“表达含蓄蕴藉”错误。
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十分直接,并不含蓄。
2.(1) C 【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古代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包括韵律、节奏、意象、修辞等。
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4.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抒情性、含蓄性、音乐性等。
2.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如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咏物诗等,掌握各类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古代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学习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修辞等基本形式和技巧,并能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4.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背景、把握情感、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等。
5. 经典古代诗歌鉴赏: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深入理解和领悟其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形式和技巧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古代诗歌,让学生具体感受和理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诗歌鉴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诗歌鉴赏练习: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或改写: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改写,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形式和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一、《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基本概念与术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论、赞、跋等。
2. 使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古典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3. 古典诗词的特点【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论、赞、跋等。
2. 讲解古典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古代诗歌的分类、词的起源和发展、赋的特点等。
3. 分析古典诗词的特点,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辨别不同类型的古典诗词,并分析其特点。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二章: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2. 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如平水韵、仄声韵、押韵等。
2. 讲解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方法,如听觉感受、节奏变化、韵律美等。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辨别古典诗词中的韵律与节奏,并进行鉴赏。
4. 分析经典诗词案例,让学生体会韵律与节奏在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性。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三章: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2. 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如意境的定义、修辞的手法等。
2. 讲解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方法,如感受意境、分析修辞效果等。
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2.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教学过程:1、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
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
比拟与比喻不同:(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2)比喻中喻体(作比的事物)都要出现,比拟中(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
”(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4)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案名称: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形式: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2.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3. 诗词的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
4. 诗词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等。
5. 诗词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基本形式、修辞手法、意象、情感和主旨等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鉴赏给出的诗词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诗词的基本形式:介绍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规律和区别。
2. 诗词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词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的意象:讲解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概念,分析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诗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理解情感对诗词的影响。
5. 诗词的主旨:讲解诗词主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词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续):6. 诗词鉴赏实践:a.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独立鉴赏,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
b.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c.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和技巧。
7. 诗词创作指导:a. 讲解诗词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b.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鉴赏概说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流派。
2. 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2.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象、情感等。
3. 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意境、修辞、风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2. 难点:如何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古典诗词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分析:分析经典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古典诗词鉴赏心得。
5. 总结:归纳古典诗词鉴赏的要点,布置作业。
第二章:唐诗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掌握唐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唐诗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唐诗的兴起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唐诗的主要流派:初唐四杰、盛唐气象、中唐风华、晚唐衰飒等。
3. 唐诗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象、情感等。
4. 唐诗的艺术风格:豪放、婉约、清新、凝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难点:唐诗的艺术风格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唐诗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唐诗的兴起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3. 分析:分析经典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编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三、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高三总复习语文专题15《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清溪行①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时所作。
(1)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时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的忧思哀伤之情。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 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定义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诗歌的类型及特点2. 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4. 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的情感类型及特点诗歌的情感共鸣与体验5. 诗歌的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结构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鉴赏。
2. 教学难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特点、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诗歌鉴赏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的语言鉴赏3. 第三课时:诗歌的形象鉴赏4. 第四课时:诗歌的情感鉴赏5. 第五课时:诗歌的手法鉴赏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诗歌鉴赏练习:布置诗歌鉴赏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古代诗歌教材,提供丰富的诗歌作品和鉴赏指导。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诗歌作品和鉴赏要点。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诗歌作品和鉴赏观点,拓展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建议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言此意彼〞类诗歌“寄托〞辨明之法教学过程一.由《石灰吟》导入投影显示: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假设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为官清正,不畏强暴。
这是他17岁时写的一首咏赞石灰的诗。
前两句说的是采石头和烧石头,三四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将清白长留人间的心愿。
问:诗人仅是为了写石头吗?明确:不是。
句句写石头,却又句句在写诗人自己。
借对石灰的咏赞寄托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诗人把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在另一形象上,借物抒情,托物咏志,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寄托〞。
用这一手法写成的诗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言〞与“意〞之间有的容易有线索可寻,有的那么不易找到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创作和鉴赏的规律,吟咏咀嚼,辨明寄托,体察其中的寓意。
今天,我们就如何辨明这类诗作中的“寄托〞作一探讨。
投影显示:辨明寄托体察寓意二.鉴赏举例1.出示第一例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初唐四杰〞:卢照邻、王勃〔《腾王阁序》〕、杨炯、洛宾王。
同学概述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这首诗写荷花幽香四溢,圆叶覆盖。
一般说,这荷花应该怡然自得,独得其乐了。
但后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它“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一个“恐〞字,写出了荷花的心中的忧伤,它怕秋风来得早,又怕自己凋零不为人知。
荷花本不会“忧伤〞,看来诗人在这里是有所寄托的。
但他究竟要“寄托〞什么呢?请看一段介绍,然后再作回答:卢照邻曾在邓王府任职,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服用丹药,手脚痉挛,几成废人。
[屏显]问:诗人在荷花这一意象上寄托什么?提示:借荷花抒怀,“言〞在荷花,而“意〞在自己,寄托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
学生归纳方法:从这首诗的赏析中,你觉得要辨明诗中寄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联系诗人身世,由表及里,从而洞察诗中寄托的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朝乐府
南朝乐府:现实主义诗歌, 主要表现爱情生活。代表作 《采莲曲》。
北朝乐府:浪漫主义诗歌。 主要表现北国风光和战争生活。 代表作《木兰诗》《敕勒歌》。
唐初现实主义诗人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 府之任蜀川)》杨炯、骆宾 王,卢照邻。 贺知章:《回乡偶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与高适(作品 《燕歌行》《别董大》)并称 “高岑”。
李白
身世: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 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 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望 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 主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山水田园诗派(现实主义)
孟浩然: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 《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与 王维并称“王孟”。
王维: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世称王右丞, 其诗“诗中有画”,代表作有:《使至塞 上》《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鹿 柴》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脍炙人 口。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彩凤 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为其名句。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宋代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主要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 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著有《剑南诗稿》。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诚斋体”。 作品有《晓出净慈寺出林子方》。 文天祥: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代表作 《正气歌》《过零汀洋》。
2008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第十五课时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诗史
起源
人类的劳动与生 活。一般把《诗经》作 为中国诗歌史的起点。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 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 “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 “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诗宋词:宋诗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 部,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 “三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 “诗史”。
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 诗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圣”。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 表作《新乐府》《长恨歌》《琵琶 行》《钱塘湖春行》等。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等人 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许多针砭 时弊的诗歌。
《古诗十九首》:汉代作品,南朝萧统收 入《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行》《迢 迢牵牛星》。
“三曹”:曹操(《观沧海》《龟虽寿》 等)、曹植(《白马篇》《七步诗》)、 曹丕(《燕歌行》)。建安诗人。
陶渊明
生世:名潜,字元亮。自名五 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做过 彭泽令,后世亦以此称之。 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 《咏荆轲》。 成就:田园诗鼻祖。
宋五代婉约词人
李煜:南唐后主,写失国后的哀情。有《虞美 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 潺)。
晏殊: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柳永:原名三变,世称“柳屯田”,第一个专 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铃霖》等。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其词善用白描 手法。有《漱玉词》,代表作《如梦令》(常记 溪亭日暮)《声声慢》等。 姜夔:南宋词人,号白石道人,代表作《扬州 慢》。
宋豪放派词人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代表词为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 坡乐府》。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人。 其词表现力图国家统一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 悲愤。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永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明月别 枝惊鹊)等。与苏轼并称“苏辛”。
中晚唐诗人
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代表作《游子 吟》。
刘禹锡:字梦得。其诗多向民歌学习,代表 作《石头城》《乌衣巷》《竹枝词》。
李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 特,语言峭丽凝炼。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等诗。
中晚唐诗人
杜牧:字牧之,号杜樊川。善用绝句讽咏 史事,作品有《赤壁》《过华清宫绝句》 《江南春绝句》《山行》等。
元代曲作家
马致远:元戏剧作家。散曲有《天净 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睢景臣:其《高祖还乡》以大胆辛辣 之笔嘲弄封建帝王的尊严。 张养浩:元散曲作家,著有《云庄休 居自适小乐府》。代表作有《山坡羊 潼关怀古》
明清诗人
于谦:明代诗人。代表作《石灰吟》。
吴伟业:明末清初著名诗人。诗风清丽, 代表作《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即为其中名句。
龚自珍:清末诗人。代表作有《己亥杂 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其名句。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吴伟业、龚自珍等
身世:名平,战国时楚人,
屈 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世称“三闾大夫”。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
原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汉魏诗歌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集和 创作乐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孔 雀东南飞》《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