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诗歌吧,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9)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思想与智慧,进一步理解古人的生活和时代背景。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欣赏。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
诗中运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描写了宏阔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的特写和抒情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博大而慷慨的志向。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说要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实现更大的成就。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中通过描写夜晚的自然风景和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深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全诗只有四句,却把思乡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形容了月光的明亮,并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篇以明月为线索,勾勒出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问答形式展开,通过把酒问青天,诗人表达了曾对自然界里的奥秘的追问。
接着,诗人又借答话的方式,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欣赏价值。
高中阶段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在审美上得到熏陶和启示。
下面是对几首经典古诗词进行鉴赏,希望能够为高中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首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明月照亮了整个床前的景象,给人以宁静、清朗的感觉。
诗人眺望明月,才觉得似乎有霜降临,与月光共照。
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制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给人以思乡之愁。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登鹳雀楼的描述,表达了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意愿。
诗人用“依山尽、入海流”一句简洁而具体地描绘了白日和黄河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广阔而无穷的想象空间。
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决心,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进一步超越自我,不断向前。
整首诗给人以壮志豪情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3.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雄浑激昂、豪放悲壮的诗风展现了杜甫的彷徨和苦闷。
诗人通过对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寒冷、凄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给人以凄美、辽阔的感觉。
最后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达了诗人的艰辛心境和对逆境的坚持。
整首诗给人以慷慨悲愤之感。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结合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等多种元素,融汇了文学、音乐和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一片瑰宝”。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鉴赏古诗词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登高》作者: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杜甫的名篇,它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人的追求和不断超越的精神内涵。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揭示出自然的壮美和长河的宏伟,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则是作者对追求进步、不断创新的推崇与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博大精深,字句间别具情味、意境深远,传达了作者的抱负和理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晚间的宁静月色为象征,表达了饱含思乡之情的感受。
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一代名句,既表现出明月的美丽,又形象地暗示出作者的思念之心。
后文“舉頭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表达出作者心头思乡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表现美感和审美价值。
三、《悯农》鐮声何处秋塞近,人事如今都走遍。
只有馀杭——塘上月,波心愁听《戍鼓》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以及生活状况的艰苦,表现出了对农民的同情关怀。
诗中通过突出“鐮声”“馀杭——塘上月”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爱之情。
同时,诗中的“人事如今都走遍”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暗示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担心。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代表作,以形象的雨景描绘出春天丰收的景象,表现出了作者惊喜的心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Ⅰ.文言文部分★ 《兰亭集序》王羲之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赤壁赋》苏轼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1.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鸿门宴》司马迁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和感悟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
下面介绍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并进行简要鉴赏,以期能够对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奔放畅达而著称。
《静夜思》是他的代表之作,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中诗人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简短,句式清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2.《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情激昂、壮美雄浑而著称。
《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边塞壮丽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景象,展示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
诗词简练,语言雄浑有力,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边塞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花间一壶酒》- 李清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词作以唱和男女之事、沉醉花鸟之境为主。
《花间一壶酒》是她的代表之作,通过酒和月、酒和影的对照,表达了词人内心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和渴望。
词中错落有致地描绘了花、酒、月、影,以及主人公独酌无相亲的情景,展现了词人的个性特点。
古诗词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解诗词的表面含义。
通过理解词句和上下文的关联,了解诗词表达的基本意思。
2.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
如对比、象征、夸张、拟人等,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3.体会诗词的意境。
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从而进一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之高中14篇,含重点注释与赏析!
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之高中14篇,含重点注释与赏析!高中必背诗文14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⑧。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⑪。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⑫。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⑬。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⑮。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⑰。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⑱。
【注】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已:停止。
②青:靛青,一种染料,从蓝草中取得。
蓝:草名,也叫蓼(liǎo)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③中(zhònɡ)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通“煣”,使弯曲。
规:圆规。
④虽有槁(ɡǎo)暴(pù):即使又晒干了。
有:通“又”。
槁暴:晒干。
槁:枯。
暴:晒。
复:再。
挺:直。
⑤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⑥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⑦“君子博学”一句: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检查、省察。
参(cān):验、检查。
一说,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省(xǐnɡ):省察。
乎:相当于“于”。
⑧须臾:片刻,一会儿。
跂(qì):提起脚后跟。
博见:见得广。
⑨见者远: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⑩假:借助,利用。
舆:车。
利足:脚走得快。
致:到达。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大江东去》唐代:陈子昂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峡北入天山。
江陵何困汉将之,楚天遥远空波浩。
–《登幽州台歌》此诗的主题是怀古咏史,颂扬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神追求和民族气魄。
诗人通过大江东去、浪淘沙的景象,来烘托古人的“风流人物”形象,表达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民族传统。
诗中写出了故垒西边、三峡北入天山等重要地点,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江陵困汉、楚天遥远等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和历史感染力。
《清平调·村居》唐代: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秋风吹冷,战衣已衰老。
衰草连天,晚砧送客闲相劝。
–《菩萨蛮·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此诗所画村庄,四时美景,生动形象。
诗人根据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情形,生发了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神往之情。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在田园细节的精细描写中表现出家乡和故乡的万千情思。
通过辛辣痛快的文字,展现了作者深沉而复杂的人生感悟。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毒蛇遇雄风,雏鹤飞翔壮丽处。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惊涛骇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行路难·其一》此诗运用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气势磅礴、壮观雄阔的景象。
以金戈铁马为象征描写,描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和拼搏的辉煌历史和英雄荣光。
诗人通过对毒蛇、雏鹤、山河、身世、惊涛、骇浪等精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热爱祖国、赞美时代和理想人生的精神追求。
《浣溪沙·北国风光》唐代:文征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浣溪沙·北国风光》此诗描绘了中国北方严寒季节的神秘幽美。
通过对冬季北国的景色和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于神秘自然和美丽风景的沉迷和赞美。
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
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古诗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特别容易的拿分点,平常我们背诵的时候还要注意去赏析其中的含义与道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_高中古诗文鉴赏,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考必背古诗文(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
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
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但《关雎》究竟如何呢?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一、内容综述古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关注。
其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把握以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古代诗人词人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主旨,更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我们将就古诗词鉴赏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考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内容包括对诗词主题的解读、艺术手法的分析、诗人的生平背景与创作背景的了解等方面。
也将涉及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要素,这些要素的深入理解是理解诗歌内在韵味的关键。
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1. 简述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鉴赏不仅是考察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素材,对于写作等语文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鉴赏不仅是一项考试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语文能力的必要环节。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知识点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能力。
2.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备考古诗词鉴赏时,学生们普遍面临着时间紧张、知识点繁杂、难以理解等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学生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
梳理和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避免盲目学习。
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多读多背,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寄托了古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鉴赏古诗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下面将介绍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并进行简要的鉴赏。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被誉为古诗中的绝世之作。
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通过简单的描写,表达了李白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他看到窗外的明月,不禁使他想起故乡,远在天涯的他感到思乡之苦。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流亡诗人的境遇和寄托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抒情的言辞,使读者产生联想和共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以其雄浑壮丽的气势而闻名于世。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美的景色和宽广的视野,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诗中的“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一个人志向高远,追求卓越的心态,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己。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雄健的行文,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启迪。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悲凉的离别情怀而为人称道。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草木的生命变化,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的无常。
生命如草木一般,有枯有荣,有离别有相聚,而时间却在不停的流逝。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悲伤的抗拒。
这首诗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不禁对人生的短暂而珍贵产生共鸣。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古诗词的鉴赏是一个提高语言能力和审美修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了解古代社会的人情百态。
通过对意象、语言和情感的分析和理解,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典型题目及其答案。
一、题目:鉴赏李白的《静夜思》
二、答案: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短诗。
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句,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抬头望月的情景。
诗中的“霜”字运用得巧妙,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思乡的深切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形象描写和抽象思考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三、题目:鉴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二、答案: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题壁诗,寓意深刻,意境高远。
诗人以登高远望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长河的感悟。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寓言人的追求和理想。
诗中的“千里目”和“一层楼”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表达了人们不断追求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表现手法上,王之涣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诗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和启示作用。
以上是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典型题目及其答案,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掌握,学生也可以提高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篇1:古诗词鉴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
第一句写枯荷。
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
昔李古诗词鉴赏篇2:古诗词鉴赏集锦一、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语文高中古诗词鉴赏
语文高中古诗词鉴赏古鉴赏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题目,这类题讲究的是要有答题的技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高中古诗词鉴赏(一)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是高洁品格的象征;“”代表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语文高中古诗词鉴赏(二)一、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篇1:山坡羊潼关怀古朝代:元代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鉴赏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阅读答案)【唐】李白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②。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注释】① 金乡:今属山东。
韦八:诗人朋友。
西京,即长安。
天宝八载春天,诗人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②狂风:此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咸阳,地名,在长安附近,此处代指长安。
【参考译文】友从长安来,就要回到长安去了。
临别之际,我心潮起伏就如狂飙吹心,似乎西挂在咸阳树上。
这种惜别之情又尽在不言中,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遇。
朋友已远去,只见那山峰连绵烟雾迷蒙。
【阅读训练】1.第四句中的咸阳借指长安。
为什么不说长安而用咸阳来代替?2.对第三、四两句有人评价为想落天外。
请作简析。
3.第七句中望字重叠,显示诗人_______。
4.末句连山起烟雾以迷蒙之景表现诗人_______.5.默写李白诗句。
【参考答案】1.开头两句已连用了两个长安,后用咸阳是为避免词语的重复过多。
2.人之心怎能离开躯体飘飞至千里之外的长安,挂在京都的树上呢?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自己身虽不能,而心则一路追随,一路相伴。
3.送别友人西去时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
4.送别时的怅惘之情。
5.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唐】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②。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着取宝刀雄④。
【注释】①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
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附近。
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
②行子:指李侍御。
飞蓬:作者自指。
铁骢:战马。
③虏障:阻挡敌人的关塞,指居延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是用这些边远地方,借指遥远的安西。
燕支:即燕支山,也写作焉支山,在今甘肃省境内,这里也是借指遥远的边地安西。
汉代霍去病伐匈奴,大获全胜,乘胜追击,过燕支山千余里,平定边患,胜利归来。
秦城:长安城。
太白:山名,即终南山的太乙峰。
④着取宝刀雄:象征的手法,意思是让宝刀发挥威力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文学知识】高适(702?~765):字达夫,又字仲武,渤海蓨(tio)(今河北省景县)人。
唐边塞诗派的他、代表人物。
与岑参并称高岑。
【参考译文】你这即将远行的人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转战边疆了。
你要到万里外的安西去建功立业,临别时,我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说,然而我这惜别的情怀只能用举杯对饮来表示。
你就要到阻挡敌人的燕支山以外,我却留在太白山东面的长安。
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而贡献力量。
【阅读训练】1.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去之地,标题中点明是:_____,诗中的句子是:_______。
2.送别时,诗人与朋友正在__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
3.表现诗人对朋友惜别之情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人用______、____等诗句来激励朋友。
5.默写高适的诗句。
【参考答案】1.安西虏障燕支北2.饮酒心事一杯中3.心事离魂惆怅4.功名万里外离魂莫惆怅5.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考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语文能力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高考语文中对语文知识的考察有多方面,其中历年来的古诗词鉴赏都是不容忽视的一种题型,下文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常考古诗词鉴赏,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常考古诗词鉴赏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解读: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有时并不是一致的。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有意栽花花不发”是指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人的行为顺应了客观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解读: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该名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3.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
弦解读:面对干旱的天气,种田人焦急万分,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祈雨。
而那些朱门富户却在家中欣赏歌舞,还害怕真的春阴下起雨来使乐器受潮,发不出清脆的声音。
哲理分析: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解读:没有“跬步”的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外的目的地;没有“小流”的汇聚,就不能形成浩瀚的“江海”。
骏马飞奔,也要一步一步地跑;劣马虽然走得慢,但只要不停地走下去,同样能够到达目的地。
哲理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起来不显着却有着重要作用的量变。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