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近十年古诗词鉴赏真题版
2023年高考真题江苏高考(语文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2023·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提到桃花源,很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常常聚拢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始终就在我们的心中 ,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安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解析】选D。
名闻遐迩:名声传播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
指名声传播于一个时期。
从语境来看,瓦尔登湖的名气应当是很大,不是强调某一段时间的名气大。
闻风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 形容行动快速。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闻风而至”重点在“快”,“纷至沓来”形容人多。
从上文“聚拢”可知,应中选用“纷至沓来”。
栖居:指栖息、居住。
杂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从上文语境可知选D。
2.(2023·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在南方,芭蕉栽植简洁,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 ,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掩盖面积大,吸取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凉快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解析】选A。
可承受分组组合法。
第③句开头有一个词“因此”,应当连接在解释“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后面,很明显①的意思是解释芭蕉的优点。
第④句开头“在旁边配上几竿竹”是指在什么旁边呢?明显是②所描写的画面,因此②④相连。
第⑤句是风光的总写,所以应当放在最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真题《寄和州刘使君》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真题《寄和州刘使君》
(2018·江苏卷·T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刘使君
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答案】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
自然山水。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这是考查对诗歌的分
析概括能力。作答区域在诗歌的一二两联,“闲向春风倒酒瓶”是当春把酒,突出“闲”字;
“送客特过沙口堰”,送客特意绕道沙口堰,目的是下一句中的上水心亭“看花”。原因结
合诗歌注解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而刘禹锡当时是被贬和州,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得寄情
山水。作答时本题要对刘禹锡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了解。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
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作答时要结合
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
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
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历年⾼考语⽂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是历年⾼考语⽂必考题型,考⽣需要重视该题型,并强化训练,下⾯店铺给⼤家带来历年⾼考语⽂诗歌鉴赏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语⽂诗歌鉴赏题(全国卷Ⅰ) 1.阅读下⾯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名颇盛,因恃才傲物,⽽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低不同⽅位的动作,采⽤细节描写,以蜂、雀、⽇、风、花、叶作衬托。
(2)这⾸诗有什么含意?采⽤了什么表现⼿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托物⾔志,写⾃⼰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赏识,施展才能。
2.阅读下⾯这⾸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路暗迷⼈百种花。
棋罢不知⼈换世②,酒阑③⽆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持范仲淹新政⽽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进⼭砍柴,见两童⼦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间。
③酒阑:酒尽. (1)这⾸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答; (2)你认为这⾸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11页)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精选试题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南师附中期初检测、海安高级中学3月线上考试、丹阳市下学期期初考试、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3月检测、南京十三中下学期期初考试、无锡市天一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盐城市阜宁中学网上教学模拟测试、新沂市润新学校第二次线上考试、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而成南师附中期初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9.试分析“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在全诗的作用。
(5分)10.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6分)【分析】(9)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答。
(10)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
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解答】(9)“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意思是“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
从内容看,有对比,屈原和楚王的对比,理解时抓住“词赋悬日月”、“台榭空山丘”,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再结合后文“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可以看出诗人对待功名富贵和对诗文的态度。
从结构上看,和下文“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相呼应。
(10)“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是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推崇、也可以看出诗人鄙视功名富贵;“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表现诗人对当时人们对功名富贵追求的嘲讽。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精选试题汇编(11页)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精选试题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南师附中期初检测、海安高级中学3月线上考试、丹阳市下学期期初考试、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3月检测、南京十三中下学期期初考试、无锡市天一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盐城市阜宁中学网上教学模拟测试、新沂市润新学校第二次线上考试、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而成南师附中期初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9.试分析“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在全诗的作用。
(5分)10.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6分)【分析】(9)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答。
(10)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
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解答】(9)“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意思是“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
从内容看,有对比,屈原和楚王的对比,理解时抓住“词赋悬日月”、“台榭空山丘”,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再结合后文“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可以看出诗人对待功名富贵和对诗文的态度。
从结构上看,和下文“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相呼应。
贵;“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表现诗人对当时人们对功名富贵追求的嘲讽。
联系作者的经历,再结合诗中提到的屈原,诗人这里也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愤恨之情。
江苏省吴江区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诗歌鉴赏

江苏省吴江区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诗歌鉴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 (5分)在下面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含标点符号)。
音大体可分为乐音与噪音:振动起来是有规律的、单纯的,是乐音;①。
这种分类强调的不仅仅是音的客观物理属性,②。
举个简单例子:中午我在睡觉,邻居家的小孩就开始大声弹钢琴。
钢琴曲很动听,对他而言是乐音。
但是,动听的钢琴曲打扰了我,让我困倦,厌恶,所以对我而言就是噪音。
可见,③,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会因不同的人而发生改变。
二、诗歌鉴赏 (共7题;共59分)2. (10分) (2017高二上·寿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始闻秋风①(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③眄④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
②拳毛:蜷曲的马毛。
③雕:猛禽。
④眄(miǎn):斜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 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 . “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 . 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 . 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E .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
[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8.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
”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5分)9.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答案8.(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
(2)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
(3)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
(3个要点中,答对1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9.这首诗主要抒写思归、伤老、厌战之情。
⑴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
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
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⑵“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
⑶尾联把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答对1 点给2分,3点共6分)子夜歌·三更月① [宋]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②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注】①本调又名《忆秦娥》。
相传创始于李白。
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
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
②何许,为何这样。
8.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9.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2011 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 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10 年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答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答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 年全国卷Ⅱ)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高考真题特训(2008—2017)
三、古诗鉴赏(8分) 2008年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2009年
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2010年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2011年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2012年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2013年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2014年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3分)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2015年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2016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广
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无言。
射
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
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10.本词上阙选取了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2017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