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卷B卷 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
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

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准则。

A.教育公正
B.全面发展
C.和谐发展
D.终身教育
3、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

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

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4、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5、初中生冯某经常夜不归宿,其父母放任不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应由公安机关对冯某父母()。

A.予以拘留
B.予以罚款
C.予以训诫
D.予以劝诫
6、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 尊重学生的理念
B. 终身学习的意识
C. 教学管理的能力
D. 课程开发的能力
7、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一一西藏
D.太原--山西
8、有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段老师,特别重视外出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其他老师取经,观摩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说明段老师具有()。

A.模仿其他老师的意识
B.关心学生的意识
C.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
D.追求进步的意识
9、“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1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11、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天路》
D.《我的祖国》
12、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A. 巴士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麦哲伦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13、下列关于教育平等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D.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在非户口所在地入学
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下列有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职责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供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1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离质置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B.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C.建立多祥的评价标准
D.树立终结性平均理念
16、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7、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

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18、下列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是()。

A.齐白石
B.吴冠中
C.徐悲鸿
D.黄宾虹
19、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B.《墙上的斑点》是一部意识流小说,
C.《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
D.《百年孤独》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20、邱老师再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致的,巨贪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了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
2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
一步
22、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3、古人有称名、称字、称官职、称籍贯以及称谥号等习惯。

有些诗文中称岳飞为“岳武穆”,“武穆”是()。

A.籍贯
B.表字
C.谥号
D.官职
24、“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
25、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江雪》。

其作者是()。

A.王维
B.韩愈
C.柳宗元
D.李商隐
2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
27、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28、下列对古代年龄别称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 “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B.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C. “花甲”指六十岁
D. “古稀”指七十岁
29、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2、影视产品挤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

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并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文学是否己成为夕阳?
没错,如果文字知识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当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

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窝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今人同样可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图、插头?
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

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出却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棵树也可能有上千种表达,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

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觉化之外还有文字的思辨化。

钱先生提到的是: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路,所谓“白马非马”,具体的白马黑马或可入图,抽象的“马”却不可入图;即便拿出一个万马图,但“动物”“生命”“物质”“有”等更高等级的相关概念,精神远行的诸多秒门,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其不会滑入幼儿化啊?
可见有了这两条,写作者大可放下心来,即便撞上屏幕上的声色爆炸,汉语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也并非多余。

恰恰相反,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问题: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文学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B
3、C
4、A
5、C
6、B
7、B
8、D
9、B
10、B
11、A
12、D
13、D
14、A
15、D
16、B
17、B
18、C
19、D
20、A
21、D
22、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23、C
24、D
25、C
26、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27、A
28、A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

2、(1)指的是文学有影视产品所表现不出来的领域: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文学在实处还有虚,是实外有虚,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的。

(2)图像作为影视产品的主要呈现方式,他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还原如真,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但是图像并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因为有些东西图像无法画出来、拍摄出来。

文字具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那便是意识的非图景化和文字的思辨化。

一方面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出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

另一方面,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蹈。

对于很多概念,精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

总之,文字的感觉承担和思辨负载是影视镜头所短的。

所以说文字与图像互为基因,互为隐形推手。

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到时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