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的后殖民解读与挪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stcolonial Interpretation and Appropriations of
The Tempest
作者: 王虹;焦敏
作者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出版物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3-9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莎士比亚;《暴风雨》;加勒比海作家;挪用;后殖民主义
摘要: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后殖民批评中被看作是殖民主义寓言,其中普洛士帕罗和卡力班分别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象征。
这个批评视角的形成与加勒比海地区原殖民地作家对《暴风雨》所进行的解读和挪用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
文章一方面从加勒比海地区作家莱明、雷塔马、塞萨尔等人的作品中,看殖民地作家在反抗殖民主义、寻找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如何对《暴风雨》和西方学者的研究加以挪用,另一方面回到莎士比亚原著,寻找使挪用成为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