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 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
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是20°
2.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
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3.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桌面上方离桌面1m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O点上,若平面镜绕O 点匀速转动一圈时间为24s,则反射点在桌面上移动√3m所需时间为
A.1s B.2s C.3s D.4s
4.一个雨后的晚上天放晴后,路上有小水潭,人在月光下行走,为避免踩到水潭里,要对路面作出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不论迎着月光还是背着月光走总是发亮处是水潭
5.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A.0°B.10°C.20°D.180°
6.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7.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

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
屏上该物体的像将()
A.变小B.不变C.变大D.以上均可能
8.下列关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有了光的反射,人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一束平行光射在平面镜上,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
D.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光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二、填空题
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这时光的反射角是_______.
10.如图所示,有两个一体的平面镜,其夹角为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 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AB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最后射出的光线CD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
11.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___;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选填“S点”、“S点下方”或“S点上方”)
1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
13.日食是由于光沿_____传播形成的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是太阳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14.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影子的形成属于______,这时是______(选项“早晨”、“中午”、“下午”)
三、作图题
15.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16.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题
17.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
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
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
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C.小孔太大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________(选填“正”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晴朗夏日的树下,小华惊喜地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经与同学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太阳经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成的像。

但圆形光斑的大小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作业:测量一根电线杆的长度.小明看着高高的电线杆和手中的米尺犯了难:这可怎么办?请你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小明想出一个办法,说明操作步骤,并写出用到的物理知识及电线杆长度的数学表达式。

五、综合题
20.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________(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岛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 m.
(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________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若月光走________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
21.21.探究“小孔成像”。

器材:大小略有差异的硬纸盒2只,薄白纸一小块,胶水,剪刀,缝衣针。

制作方法:将两纸盒套在一起,如图所示,将外面纸盒A的底部粘牢,中心用针扎一小孔(直径约1mm),纸盒B底部剪去,用半透明的薄白纸贴牢,作为成像光屏。

使用:将小孔对着光源,眼睛在B盒右端观察薄纸屏,不断调节B盒在A盒中的位置,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景物清晰的像。

实验后回答问题: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小孔成的是________的像。

(填“正立”或“倒立”)
(2)拉动B盒,使光屏与小孔的距离增大,屏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_。

(3)若用针扎两个小孔,你可以观察到________个像。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C 6.A 7.C 8.ACD
9.50°上升50°
10.90°0°
11.S点下方S点上方
12.HD HB
13.直线反射虚
14.光的直线传播早晨
15.见下图
16.
17.垂直漫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18.C倒实使蜡烛与小孔距离近一些树叶间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19.步骤:①找一根木棍,将它竖直插入土里,用米尺测出木棍的高度,记为h,测出影子的长度,记为L;
②再用米尺测量电线杆影子的长度,记为L′;
③由于木棍和木棍影子形成的三角形与电线杆和电线杆影子形成的三角形是相似的,所以对应的边长是成比例的。

表达式:利用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和有关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的数学知识可推导。

设电线杆的长度为h′,则
''
h L
h L
=⇒电线杆长度的数学表达式
'
'
L
h h
L
=.
20.km/s 1.44×1011亮暗
21.光沿直线传播倒立变大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