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散文——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锣⿎喧天,⽼远就能听见吹⿎⼿们在卖⼒的吹奏敲打着,这是家乡的红⽩事必备的。

⼦孙后代们,那些辈分⼩的⼈都得带下头孝,他们被称为孝⼦。

⽽外⼈客⼈都会带⼀个圈,这是⽐下头孝短上很多的。

每当这个时候,卖纱布的⼈就开⼼了,因为这个时候会卖出去⼤批的纱布,虽然纱布并不像布匹那么贵,但抵不住薄利多销。

⼤门⼝会贴上⽩纸⿊字的对联,这是去世⼈家专⽤的,以此告诉⼈们这家的⼈去世了。

当然,在摆放灵堂的那个房间也会贴上⼀副⽩纸⿊字的对联,以此来告诉⼈们这⾥是灵堂所在地。

灵堂的桌⼦上会贴上⼀张垂向地⾯的⽩⾊纸张,上⾯⼯整的⼀个“奠”字告诉⼈们,要跪在这⾥祭奠去世之⼈。

当然如果逝者的先⼈没有享受过同等的待遇,也就是说当时没有请众亲好友前来祭奠的话,就会再加⼀个桌⼦上⾯同样会贴⼀张⼤⽩纸,上⾯写着“祭”,以此来告诉⼈们要给先⼈补上祭奠⼤礼。

桌⼦被称为贡桌,最前⾯的⼀排中间是⾹炉两边是蜡烛,⾹是不能断的烧完了就得续上,烛是不能灭的因为它叫“长明灯”。

当然这蜡烛和⾹是不能被代替的,⾹必须冒真烟蜡烛要⽤来点⾹烧纸。

再往后是贡品,伟⼤⽽灵巧的妇⼥们做出了各种动物和花⼉样式的花馍,摆满了贡桌,再往后是⼏重门门上有各种神仙图案,最⾥⾯是逝者的照⽚,再后边就是⼀张很⼤的阻挡前后的布匹,这张布后⾯是放棺材的地⽅,农村的⽕葬还没有完全实⾏,去世的⼈是安详的躺在棺材⾥的。

我们这⾥的规矩是五天或者七天下葬,当然很多时候是七天下葬。

前五天更多的是做各项准备,告知亲朋好友、购买各种⽤品、挖坑做坟墓。

第五天下午是请主的.时候,孝⼦们会拿着哭过,挨个到⽼祖宗的坟头上将列祖列宗请回来。

第六天是正式的祭奠⽇,农村⼈⼀般不会开什么追悼会,从早上起来所有的⼉⼦⼥⼉孙⼦孙⼥都要进献饭,之后是亲朋好友们上⾹烧纸。

在亲朋好友中有⼀群特殊的⼈,被称为“外家”(我们那边念wei,jia),也就是逝者的舅舅家孩⼦的舅舅家和孙⼦孙⼥的舅舅家。

如果去世者为男性,那么其舅舅家在第⼀尊位,如果是⼥性,就是孩⼦的舅舅家在第⼀尊位(也就是逝者的娘家)。

“外家”来参加葬礼是需要专车接送的,下了车需要孝⼦去迎接,当然⿎号队是少不了的,每次吃饭孝⼦同样要和⿎号队⼀起去请“外家”们上⾹烧纸然后吃饭。

到了晚上是遗体告别,这也是亲朋好友们见逝者最后⼀⾯了。

⼈们排着长长的队舞⼀个跟在⼀个后⾯,进⼊那狭窄的放棺材的地⽅,去向逝者三鞠躬以此告别。

之后是点曲⼦,这是吹⿎⼿们赚外快的时候,不管是歌曲、戏曲还是纯⾳乐任所有亲朋好友点,会唱的就唱不会唱的就换,吹⿎⼿也不是万能的,⼤家互相理解只为让去世者开⼼。

漫漫长夜在这个时候就过去了⼀⼤半,守夜的⼈继续守夜,不守夜的⼈找个地⽅稍稍合上⼀会⼉眼。

过了午夜以后,孝⼦⼥婿们还有重要的事情---盖棺材。

这个盖棺材是彻底的把棺材盖封住,在此之前需要把逝者的⾝体摆放的端端正正,好让其睡的舒服。

现在封棺材盖应该是⽤特制胶粘着的,以前是⽤铁钉钉住的,时代在发展⼈类在进步,这样的棺材就显得美观多了。

第七天是下葬的⽇⼦,风⽔先⽣已经算好了⼏点钟起灵(⼀般不会超过⼋点),⼈们在那个点之前要做好⼀切准备,到了时间⾸先是将棺材抬起来⾸尾相换,等灵车来了,吹⿎⼿放鞭炮的,孝⼦孝⼥,挑花圈举悼帐的⼈们都到位以后,⼈们就会将棺材抬上灵车,向着墓地进发。

孝⼦在前,拄着哭棍拉着哭绳,跟着前⾯的引路⼈,随着车⼦启动⼀步步的向前⾛。

孝⼥⼉媳妇们在后,盯着纱布捂着⾯⽬哭丧。

伟⼤的⽼祖宗们创造出的哭丧确实实⽤,那感天动地的哭声令闻着伤⼼见者落泪。

当然前去墓地的路上,是村民们玩乐的时候他们可不会被这感天动地的哭声所吓退。

每当这个时候孝⼦们可是要受罪的,要是遇到调⽪⼀点的引路⼈就会让你三步⼀跪五步⼀拜,开灵车的驾驶员也会忽快忽慢有时直接停着不⾛,之后就是村民们给孝⼦摸锅底⿊,要钱买吃的。

平时再难缠的⼈,到了做孝⼦的这⼀天也得乖乖就范。

就这样,⾛⾛停停停停⾛⾛,有时⼀两个⼩时,有时四五个⼩时,终于到了墓地。

接下来就是正式下葬了,村⾥⼈不会偷懒,所有⼈齐上⼿将棺材⼩⼼的放⼊那个做的像个⼩窑洞的墓道,然后是封门。

有的地⽅会做⼀个⼩门⽤来封门,有的地⽅是直接⽤砖把门封起来。

接下来才是村民们出⼒的时候,每⼈拿⼀把铁锨将坟墓两边的⼟铲起来⾸先把墓道前⾯的那个⼤坑填起来,之后是在墓道上⾯⽤⼟垒起来⼀个坟堆,这样埋葬仪式就彻底结束了。

回去以后就是接灵牌,⼤⼉媳妇跪在半道上等着送卖的队舞回来,将逝者的照⽚浓重的接过来,双⼿拿着带回到灵前摆在贡桌之上。

接下来是慰劳所有⼈,像昨天⼀样⼤厨会做很多可⼝的菜肴,分为菜和吃馍菜两种,先吃⼋个或⼗⼆个菜,之后就是五个或六个吃馍的菜。

吃完以后是拆棚,为了防⽌下⾬,或者毒辣的太阳,有红⽩事的⼈家⼀般都会搭设⼀个很⼤的棚,⾥⾯摆设很多桌⼦凳⼦,所有⼈吃饭坐席也都是在这⾥。

好了,这就是家乡的葬礼,⾏⽂略短,并不能详细的讲述每⼀个细节,只是将其记录下来,不让⾃⼰忘记⽼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